卷十一 香事别录上(第2页)
[24]按,当时人有“浅人见林公,罕见深公”的说法。后来逆风家借指赞誉德才超卓的人,谓其名声逆风远播。
奁中香尽
宗超尝露坛【露坛:在平地上用土、石筑起的高台。】祷神,奁中香尽,自然溢满香烟,炉中无火烟自出。(《洪刍香谱》)
[25]露坛:在平地上用土、石筑起的高台。
令公香
荀彧【荀彧:163—212,字文若,颍川郡颍阴县(今河南许昌)人,东汉末年曹操帐下最重要的谋臣之一。】为中书令【中书令:荀彧长期任尚书令,这里应该是尚书令之误。】,好熏香。其坐处常三日香,人称令公【令公:因为荀彧任尚书令,故称“荀令公”。】香,亦曰令君香。(《襄阳记》【《襄阳记》:本名《襄阳耆旧记》,五卷,记载襄阳有关的人文典故,习凿齿撰。习凿齿,东晋史学家,见前“习凿齿”条。】)
[26]荀彧:163—212,字文若,颍川郡颍阴县(今河南许昌)人,东汉末年曹操帐下最重要的谋臣之一。
[27]中书令:荀彧长期任尚书令,这里应该是尚书令之误。
东汉时成立尚书台,国家政务,悉归尚书。尚书令为尚书台的长官,秩千石,领诸曹,主赞奏,总典纪纲,但名义上仍隶属于少府。魏晋以后地位提高,成为三省长官之一。
另附,中书令,西汉为“中书谒者令”简称,武帝时置,由宦者担任,掌收纳尚书奏事、传达皇帝诏令,成帝时改中谒者令。魏晋南北朝为中书省长官之一。三国魏文帝初年分秘书置中书省,掌收纳章奏、草拟及发布皇帝诏令之机要政务。
[28]令公:因为荀彧任尚书令,故称“荀令公”。
[29]《襄阳记》:本名《襄阳耆旧记》,五卷,记载襄阳有关的人文典故,习凿齿撰。习凿齿,东晋史学家,见前“习凿齿”条。
刘季和【刘季和:应为刘和季(参见《太平御览》引《襄阳记》)之误。刘弘(236—306),字和季(一作叔和)。沛国相县(今安徽濉溪)人。西晋名将,大臣,深受百姓爱戴。】爱香
刘季和**香,尝如厕还,辄过香炉上熏。主簿【主簿:官名。汉代以后普遍设置在中央和地方各官署,其职任为掌管文书簿籍及监守印信,在掾史中居于首席的地位。这里是刘弘的下属。】张坦曰:“人言名公【名公:有名望的贵族或达官。】作俗人,不虚也。”季和曰:“荀令君【荀令君:指荀彧,见前“荀彧”条。】至人家坐,席三日香。”坦曰:“丑妇效颦【丑妇效颦:丑妇见西施皱眉之态甚美而模仿,结果人们看见了都赶忙躲避。这里张坦是说刘弘模仿荀彧熏香,不过是东施效颦之举。】,见者必走,公欲坦遁去邪?”季和大笑。(同上)
[30]刘季和:应为刘和季(参见《太平御览》引《襄阳记》)之误。刘弘(236—306),字和季(一作叔和)。沛国相县(今安徽濉溪)人。西晋名将,大臣,深受百姓爱戴。
[31]主簿:官名。汉代以后普遍设置在中央和地方各官署,其职任为掌管文书簿籍及监守印信,在掾史中居于首席的地位。这里是刘弘的下属。
[32]名公:有名望的贵族或达官。
[33]荀令君:指荀彧,见前“荀彧”条。
[34]丑妇效颦:丑妇见西施皱眉之态甚美而模仿,结果人们看见了都赶忙躲避。这里张坦是说刘弘模仿荀彧熏香,不过是东施效颦之举。
媚香
张说【张说:667—730,唐代文学家,诗人,政治家,字道济,一字说之。原籍范阳(今河北涿县),世居河东(今山西永济),徙家洛阳。】携丽正【丽正:绚丽雅正。】文章谒友生【友生:朋友,亦用作师长对门生自称的谦词,此处为朋友之义。】,时正行宫中媚香号“化楼台”,友生焚以待说,说出文置香上曰:吾文享是香无忝【无忝:无愧。】。(《征文玉井》【《征文玉井》:唐笔记,作者不详,征文即验证文才之义,故所记多为文才典故。】)
[35]张说:667—730,唐代文学家,诗人,政治家,字道济,一字说之。原籍范阳(今河北涿县),世居河东(今山西永济),徙家洛阳。
[36]丽正:绚丽雅正。
[37]友生:朋友,亦用作师长对门生自称的谦词,此处为朋友之义。
[38]无忝:无愧。
[39]《征文玉井》:唐笔记,作者不详,征文即验证文才之义,故所记多为文才典故。
玉蕤【玉蕤:玉的精华。道家谓食之可以成仙。】香
柳宗元【柳宗元:773—819,字子厚,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祖籍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出生于长安,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得韩愈【韩愈:768—824,字退之,唐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唐代诗人、文学家、思想家,宪宗、穆宗朝大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之一。】所寄诗,先以蔷薇露灌手,熏玉蕤香,后发读曰:“大雅之文,正当如是。”(《好事集》【《好事集》:唐笔记,作者不详。】)
[40]玉蕤:玉的精华。道家谓食之可以成仙。
[41]柳宗元:773—819,字子厚,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祖籍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出生于长安,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42]韩愈:768—824,字退之,唐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唐代诗人、文学家、思想家,宪宗、穆宗朝大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之一。
[43]《好事集》:唐笔记,作者不详。
桂蠹香
温庭筠【温庭筠: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才思敏悟,被尊为花间派之祖。】有丹瘤枕、桂蠹香【桂蠹香:桂蠹,汉代南方的一种特产。蠹为寄生在桂树上的虫,味辛,可蜜渍作为食物。汉文帝时,南粤王赵陀曾派使者至长安,所献物品中包括桂蠹一器。《汉书》注曰:“此虫食桂,故味辛,而渍之以蠹食之也。”《大业拾遗录》:“隋时始安献桂蠹四瓶,以蜜渍之,柴色,辛得有味,啖之去痰饮之疾。则此物自汉、隋以来,用充珍味矣。”则隋唐之时还有这种做法。】。
[44]温庭筠: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才思敏悟,被尊为花间派之祖。
[45]桂蠹香:桂蠹,汉代南方的一种特产。蠹为寄生在桂树上的虫,味辛,可蜜渍作为食物。汉文帝时,南粤王赵陀曾派使者至长安,所献物品中包括桂蠹一器。《汉书》注曰:“此虫食桂,故味辛,而渍之以蠹食之也。”《大业拾遗录》:“隋时始安献桂蠹四瓶,以蜜渍之,柴色,辛得有味,啖之去痰饮之疾。则此物自汉、隋以来,用充珍味矣。”则隋唐之时还有这种做法。
九和握香【九和握香:握香犹言手握制成的香。九和犹言加工过程。】
郭元振【郭元振:656—713,名震,字元振,魏州贵乡(今河北大名北)人,唐朝名将、宰相。】落梅妆阁【落梅妆阁:梅妆,相传南朝宋武帝女儿寿阳公主有梅花落其额上,拂之不去。后有梅妆。可称梅花妆、落梅妆。】有婢数十人,客至则拖鸳鸯撷【撷:衣襟掖在腰带上以兜东西。】裙衫,一曲终则赏以糖鸡卵,取明其声也。【这里似乎是说糖鸡蛋对嗓子比较好。】宴罢散九和握香。(《叙闻录》【《叙闻录》:唐笔记,作者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