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香(第2页)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朱熹的注解或有偏差,但古人佩戴兰草的习俗却并非臆想,尤其是楚地佩戴香草的历史非常久远,不乏文献和考古的例证。
[89]佩帨:佩帨指佩巾。帨:音shuì,佩巾。《诗经·召南·野有死麕》:
“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毛传》:“帨,佩巾也。”
兰畹
既滋兰之九畹【九畹:畹,古代地积单位。说法不一,一说三十亩为一畹,一说十二亩为一畹。后世也以“九畹”代指兰花。(尽管这里的“兰”并非兰花,而是兰草一类。)】兮,又树蕙【蕙:和前面注释明代的“蕙”不同,唐及以前的“蕙”同样指香草,与兰常并称。《南方草木状》:“蕙,一名薰草。”而零陵香又称“薰草”。因此古代学者有以为蕙即零陵香。北宋·邵博《闻见后录》曰:“楚人曰蕙,今零陵香也。唐人但言铃铃香,亦名铃子香,取其花倒悬栋间如小铃也。”如果接受蕙即零陵香,那情况无疑十分复杂,因为零陵香本身即是古代所指最为复杂的植物之一。】之百亩。(《楚辞》)
[90]九畹:畹,古代地积单位。说法不一,一说三十亩为一畹,一说十二亩为一畹。后世也以“九畹”代指兰花。(尽管这里的“兰”并非兰花,而是兰草一类。)
[91]蕙:和前面注释明代的“蕙”不同,唐及以前的“蕙”同样指香草,与兰常并称。《南方草木状》:“蕙,一名薰草。”而零陵香又称“薰草”。因此古代学者有以为蕙即零陵香。北宋·邵博《闻见后录》曰:“楚人曰蕙,今零陵香也。唐人但言铃铃香,亦名铃子香,取其花倒悬栋间如小铃也。”如果接受蕙即零陵香,那情况无疑十分复杂,因为零陵香本身即是古代所指最为复杂的植物之一。
如果不考虑后世的理解,而从早期文献的植物学描述入手,有学者考证,“蕙”可能就是今日的唇形科藿香属植物藿香(Agastacherugosa),注意并非中药中常被称为藿香的唇形科刺蕊草属植物广藿香[Pogostemon(Blah。]
兰操【兰操:操指琴曲,《兰操》又称《猗兰操》、《幽兰操》,相传是孔子所作的琴曲,现在一般认为是汉代的作品。】
孔子自卫反鲁,隐谷之中,见香兰独茂,喟然叹曰:“夫兰当为王者香,今乃独茂,与众草为伍。”乃止车援琴【援琴:持琴;弹琴。】鼓之,自伤不逢时,托辞于幽兰云。(《〈琴操〉【《琴操》:琴曲著录。传为东汉·蔡邕撰(亦有他说)。二卷(有的传本不分卷)。叙述琴的形制、作用,通过四十七个传闻的琴曲故事,为琴曲解题。】序》)
[92]兰操:操指琴曲,《兰操》又称《猗兰操》、《幽兰操》,相传是孔子所作的琴曲,现在一般认为是汉代的作品。
[93]援琴:持琴;弹琴。
[94]《琴操》:琴曲著录。传为东汉·蔡邕撰(亦有他说)。二卷(有的传本不分卷)。叙述琴的形制、作用,通过四十七个传闻的琴曲故事,为琴曲解题。
蘼芜香【蘼芜香:参见前“靡芜”条,难以考证其确指,有川穹(芎藭)、白芷、当归、藁本等不同说法,大概可以确定的是伞形科植物。】
蘼芜香草,一名薇芜,似蛇床【蛇床:亦称别名蛇粟、蛇米、虺床、马床、墙蘼等。一般指伞形科蛇床属植物蛇床[idiummonnieri(L)Cuss。],以果实入药,称蛇床子。】而香,骚人【骚人:诗人、文士。】借以为譬【譬:比喻。】。魏武以藏衣中。【《昭明文选》:“《本草经》曰:‘靡芜一名薇芜。’陶隐居注曰:‘蕙叶,似蛇床而香。’”《楚辞芳草谱》:“芎藭之苗叶为蘼芜,似蛇床而香。魏文帝以蕙草兰香杂之以蘼芜藏衣中。”此处称“魏武”或为误记。】
[95]蘼芜香:参见前“靡芜”条,难以考证其确指,有川穹(芎藭)、白芷、当归、藁本等不同说法,大概可以确定的是伞形科植物。
[96]蛇床:亦称别名蛇粟、蛇米、虺床、马床、墙蘼等。一般指伞形科蛇床属植物蛇床[idiummonnieri(L)Cuss。],以果实入药,称蛇床子。
[97]骚人:诗人、文士。
[98]譬:比喻。
[99]《昭明文选》:“《本草经》曰:‘靡芜一名薇芜。’陶隐居注曰:‘蕙叶,似蛇床而香。’”《楚辞芳草谱》:“芎藭之苗叶为蘼芜,似蛇床而香。魏文帝以蕙草兰香杂之以蘼芜藏衣中。”此处称“魏武”或为误记。
三花香
三花香,嵩山【嵩山:五岳中之中岳,在河南西部。】仙花也。一年三花,色白美,道士所植也。【唐《嵩山会善寺戒坛记》:“汉晋间高僧,植贝多子于西峰,一年三花。”此事亦为其他诗文所引。“贝多”,指贝多罗树,梵语梵语“pattra”,棕榈科木本植物。但现在的贝多罗树并没有一年三花的特征。】
[100]嵩山:五岳中之中岳,在河南西部。
[101]唐《嵩山会善寺戒坛记》:“汉晋间高僧,植贝多子于西峰,一年三花。”此事亦为其他诗文所引。“贝多”,指贝多罗树,梵语梵语“pattra”,棕榈科木本植物。但现在的贝多罗树并没有一年三花的特征。
依此文献及《太平御览》、《初学记》等,这里的道士,应该是“汉晋间高僧”。
五色香草
济阴园客【济阴园客:一位仙人。《列仙传》:“园客者,济阴人也。常种五色香草,积数十年,食其实。一旦,有五色神蛾止香树末。客收而荐之以布,生桑蚕焉。时有好女夜至,自称‘我与君作妻’。道蚕状,客与俱蚕。得百头茧,皆如瓮。縿茧六十日乃尽。讫,则俱去,莫知所如。”济阴这里指济阴国,西汉景帝中六年(前144)分梁国置,治所在定陶县(今山东定陶县西北四里)。封孝王子不识为济阴王。辖境相当今山东菏泽市及定陶、东明等县地。建元二年(前139)改为济阴郡。】种五色香草,服其实,忽有五色蛾集,生华蚕,蚕食香草,得茧,大如瓮,有女来助缫【缫:抽茧出丝。】,缫讫女与客俱仙。(《述异记》)
[102]济阴园客:一位仙人。《列仙传》:“园客者,济阴人也。常种五色香草,积数十年,食其实。一旦,有五色神蛾止香树末。客收而荐之以布,生桑蚕焉。时有好女夜至,自称‘我与君作妻’。道蚕状,客与俱蚕。得百头茧,皆如瓮。縿茧六十日乃尽。讫,则俱去,莫知所如。”济阴这里指济阴国,西汉景帝中六年(前144)分梁国置,治所在定陶县(今山东定陶县西北四里)。封孝王子不识为济阴王。辖境相当今山东菏泽市及定陶、东明等县地。建元二年(前139)改为济阴郡。
[103]缫:抽茧出丝。
八芳草
宋艮岳【艮岳:宋徽宗时一处皇家园林,集天下奇花美石,在今河南开封城内东北隅。依《易经》,东北为艮,主子嗣,艮岳修建的缘起正是依堪舆家的建议,希望皇嗣繁衍。】八芳草,曰金娥,曰玉蝉,曰虎耳,曰凤尾,曰素馨,曰渠,曰茉莉,曰含笑。(《艮岳记》【《艮岳记》:宣和四年(1122)艮岳建成,徽宗亲作《艮岳记》;靖康元年(1127)汴京陷时,僧人祖秀随都人避兵艮岳,亦详记其花石景物之胜,以艮岳之正门为“华阳宫”,因名《华阳宫记》。张淏据上述二记,删去浮词,保留实景原文,而成《艮岳记》,以存艮岳概貌。此八芳草首见于宋徽宗《艮岳记》,为张淏《艮岳记》所引用。】)
[104]艮岳:宋徽宗时一处皇家园林,集天下奇花美石,在今河南开封城内东北隅。依《易经》,东北为艮,主子嗣,艮岳修建的缘起正是依堪舆家的建议,希望皇嗣繁衍。
[105]《艮岳记》:宣和四年(1122)艮岳建成,徽宗亲作《艮岳记》;靖康元年(1127)汴京陷时,僧人祖秀随都人避兵艮岳,亦详记其花石景物之胜,以艮岳之正门为“华阳宫”,因名《华阳宫记》。张淏据上述二记,删去浮词,保留实景原文,而成《艮岳记》,以存艮岳概貌。此八芳草首见于宋徽宗《艮岳记》,为张淏《艮岳记》所引用。
聚香草
独角仙人【独角仙人:《蜀中广记·卷七十五》:“独角者,巴郡人也。年可数百岁,俗失其名,顶上生一角,故谓之独角。”并引《渝州图经》:“古老传闻,有仙人姓然名独角,自扬州来,居此池边,起楼,聚香草置楼下。”】居渝州【渝州:隋开皇元年(581)改楚州置,治所在巴县(今重庆市)。《元和志》卷33:渝州“因渝水为名”。大业三年(607)改为巴郡。唐武德元年(618)复改为渝州,天宝元年(742)改为南平郡,乾元元年(758)复为渝州。辖境相当今重庆市区、江津、璧山、永川等地。】仙池,池边起楼,聚香草植楼下。(《渝州图经》【《渝州图经》:方志,作者不详。】)
[106]独角仙人:《蜀中广记·卷七十五》:“独角者,巴郡人也。年可数百岁,俗失其名,顶上生一角,故谓之独角。”并引《渝州图经》:“古老传闻,有仙人姓然名独角,自扬州来,居此池边,起楼,聚香草置楼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