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涂傅之香(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涂傅之香

傅身【傅身:傅,附着,使附着。傅身就是附着在身上。】香粉(洪)

英粉【英粉:又称粉英,古代妇女搽面之化妆品,呈粉状,用米研成。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种红花蓝花栀子第五十二》:“作米粉法,梁米第一,粟米第二,……著冷水以浸米。日满,更汲新水,就瓮中沃之,……稍出。著一砂盆中熟研,以水沃搅之,接取白汁,绢袋滤。著别瓮中,粗沈者,更研之,水沃接取如初。……以三重布贴粉上,以粟糠著布上,糠上安灰,灰湿更以干者易,灰不复湿止,然后削去四畔粗白无光润者,别收之,以供粗用。其中心圆如钵形,酷似鸭子,白光润者,名曰粉英。”或作香粉,或染成红色,以涂面颊。《陈氏香谱》作“荚粉”,可能是“英粉”之误。】(另研)、青木香、麻黄根【麻黄根:麻黄一般指指麻黄科植物草麻黄EphedrasinicaStapf。、木贼麻黄EphedraaBge及中麻黄EphedraintermediaS-ketMey,一般以干燥草质茎入药。麻黄的根也可以入药,与茎功效不同,这里用的是根。】、附子(炮【炮:附子的炮制,历代有多种方法,汉晋之时有火炮法(《本草经集注》以塘灰火炮),南北朝又有黑豆制附子(《雷公炮炙论》),唐五代又有蜜炙、醋制,以及以生熟汤、米粥、糟曲等制。宋代又有加生姜、黄连等制法,以及水浸制、煮制、醋浸制、盐水浸(后再焙干或晒干)等法。明代又有米泔水、蛤粉、地黄汁、甘草为辅料的制法,现代的几种制法又有所不同。此处制法当为宋代制法,具体不详。】)、甘松、藿香、零陵香各等分

右件除英粉外,同捣罗为末,以生绢袋盛,浴罢傅身。

[166]傅身:傅,附着,使附着。傅身就是附着在身上。

[167]英粉:又称粉英,古代妇女搽面之化妆品,呈粉状,用米研成。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种红花蓝花栀子第五十二》:“作米粉法,梁米第一,粟米第二,……著冷水以浸米。日满,更汲新水,就瓮中沃之,……稍出。著一砂盆中熟研,以水沃搅之,接取白汁,绢袋滤。著别瓮中,粗沈者,更研之,水沃接取如初。……以三重布贴粉上,以粟糠著布上,糠上安灰,灰湿更以干者易,灰不复湿止,然后削去四畔粗白无光润者,别收之,以供粗用。其中心圆如钵形,酷似鸭子,白光润者,名曰粉英。”或作香粉,或染成红色,以涂面颊。《陈氏香谱》作“荚粉”,可能是“英粉”之误。

[168]麻黄根:麻黄一般指指麻黄科植物草麻黄EphedrasinicaStapf。、木贼麻黄EphedraaBge及中麻黄EphedraintermediaS-ketMey,一般以干燥草质茎入药。麻黄的根也可以入药,与茎功效不同,这里用的是根。

[169]炮:附子的炮制,历代有多种方法,汉晋之时有火炮法(《本草经集注》以塘灰火炮),南北朝又有黑豆制附子(《雷公炮炙论》),唐五代又有蜜炙、醋制,以及以生熟汤、米粥、糟曲等制。宋代又有加生姜、黄连等制法,以及水浸制、煮制、醋浸制、盐水浸(后再焙干或晒干)等法。明代又有米泔水、蛤粉、地黄汁、甘草为辅料的制法,现代的几种制法又有所不同。此处制法当为宋代制法,具体不详。

和粉香【此方见于《居家必用事类全集》。】

官粉【官粉:化妆用的白粉。】十两蜜陀僧【蜜陀僧:粗制氧化铅块状物或粉末。古代入本草(主要是外用),也可入化妆品。主要含氧化铅(PbO),并含少量的铅及二氧化铅等。关于其制法,宋《本草图经》:“今岭南、闽中银铜冶处亦有之,是银铅脚。”指其为炼银炉底渣。明《余冬录》记嵩阳制铅业“黄丹渣为密陀僧”。指的是黄丹(主要成分为三氧化二铅)高温加热导致部分氧游离而成密陀僧(氧化铅)。现代制法与此原理相同。】一两白檀香一两黄连五钱脑、麝各少许蛤粉【蛤粉:为蛤蜊科动物四角蛤蜊MactraquadrangularisDeshayes等贝壳的灰白色粉末。主要成分为氧化钙、碳酸钙等。蛤粉入中药,也是中药炮制的重要辅料。蛤粉也是国画重要颜料(白色)。】五两轻粉【轻粉:又称汞粉、峭粉、水银粉、腻粉、银粉等,水银及明矾、食盐等升华粗制成的氯化亚汞结晶,为白色片状结晶,体轻,手捻易碎成白色粉末。主要含氯化亚汞,并含少量的氯化汞及氯化亚铁。轻粉入中药,也是炼丹用的药物,本品毒性很小,但与水共煮,则分解而生氯化汞及金属汞,后二者都有剧毒。】二钱朱砂二钱金箔【金箔:关于金箔的大小重量。明·宋应星《天工开物》卷一四:“凡金箔每金七厘造方寸金一千片,粘铺物面,可盖纵横三尺。”明代一厘约为0。03克,由此可知明代五片金箔重量。】五个鹰条【鹰条:本指鹰粪中化未尽之毛。《本经逢原》:“(鹰)屎中化未尽之毛,谓之鹰条,入阴丹阳丹,不特取其翮之善脱,以治难脱之病,并取屎中未化之羽,以消目中未脱之翳。后来也有以鹰粪来作为鹰条的。明·朱橚《普济方》卷一百六十九“软金丸”下有“黄鹰条”一味,下注:“即鹰粪也。”】一钱

右件为细末,和匀傅面。

[170]此方见于《居家必用事类全集》。

[171]官粉:化妆用的白粉。

[172]蜜陀僧:粗制氧化铅块状物或粉末。古代入本草(主要是外用),也可入化妆品。主要含氧化铅(PbO),并含少量的铅及二氧化铅等。关于其制法,宋《本草图经》:“今岭南、闽中银铜冶处亦有之,是银铅脚。”指其为炼银炉底渣。明《余冬录》记嵩阳制铅业“黄丹渣为密陀僧”。指的是黄丹(主要成分为三氧化二铅)高温加热导致部分氧游离而成密陀僧(氧化铅)。现代制法与此原理相同。

[173]蛤粉:为蛤蜊科动物四角蛤蜊MactraquadrangularisDeshayes等贝壳的灰白色粉末。主要成分为氧化钙、碳酸钙等。蛤粉入中药,也是中药炮制的重要辅料。蛤粉也是国画重要颜料(白色)。

[174]轻粉:又称汞粉、峭粉、水银粉、腻粉、银粉等,水银及明矾、食盐等升华粗制成的氯化亚汞结晶,为白色片状结晶,体轻,手捻易碎成白色粉末。主要含氯化亚汞,并含少量的氯化汞及氯化亚铁。轻粉入中药,也是炼丹用的药物,本品毒性很小,但与水共煮,则分解而生氯化汞及金属汞,后二者都有剧毒。

[175]金箔:关于金箔的大小重量。明·宋应星《天工开物》卷一四:“凡金箔每金七厘造方寸金一千片,粘铺物面,可盖纵横三尺。”明代一厘约为0。03克,由此可知明代五片金箔重量。

[176]鹰条:本指鹰粪中化未尽之毛。《本经逢原》:“(鹰)屎中化未尽之毛,谓之鹰条,入阴丹阳丹,不特取其翮之善脱,以治难脱之病,并取屎中未化之羽,以消目中未脱之翳。后来也有以鹰粪来作为鹰条的。明·朱橚《普济方》卷一百六十九“软金丸”下有“黄鹰条”一味,下注:“即鹰粪也。”

十和香粉【此方见于《居家必用事类全集》,名称作“麝香十和粉方”。】

官粉一袋(水飞【水飞:中药炮制法之一。是取得药材极细粉末的方法。将不溶于水的药材与水共研细,加入多量的水,搅拌,较粗粉粒即下沉,细粉混悬于水中,倾出的混悬液沉淀后,分出,干燥,即成极细的粉末。多用于矿物药,这里是让官粉更加细腻,以利于化妆使用。参见前“飞”注释,前面朱砂的飞法也是用的水飞。】)朱砂三钱蛤粉(白熟者【白熟者:指制过的蛤粉,取蛤蜊壳入炭火中烧煅后研成细粉。】,水飞)鹰条二钱蜜陀僧五钱檀香五钱脑、麝各少许紫粉【紫粉:在丹道中,紫粉是一种炼丹的初步生成物,成分所指并不唯一。可能是金属铅或铅粉焙烧后生成的氧化物,《抱朴子·黄白》:“取销铅为候,猛火炊之,三日三夜成,名曰紫粉。”丹道认为紫粉再加铅等提炼可制成金银。有时紫粉也可能指汞的氧化物或其他物质,银朱也被称为紫粉霜。除此之外,紫矿(见前“紫矿”条解释)制成粉也被称为紫粉。还有一种用于化妆品的紫粉,由英粉等染色而成。明·徐光启《农政全书》:“作紫粉法:用白米英粉三分,胡粉一分,(不著胡粉,不著人面。)和合匀调。取葵子熟蒸,生布绞汁和粉,日曝令干。若色浅者更蒸,取汁重染如前法。”这里较大可能是最后一种。】少许寒水石(和脑、麝同研)

右件各为飞尘【飞尘:一种边研边扇的加工工艺,最后只保留那些极细的可以飞起的细粉。】,和匀入脑麝,调色似桃花为度。

[177]此方见于《居家必用事类全集》,名称作“麝香十和粉方”。

[178]水飞:中药炮制法之一。是取得药材极细粉末的方法。将不溶于水的药材与水共研细,加入多量的水,搅拌,较粗粉粒即下沉,细粉混悬于水中,倾出的混悬液沉淀后,分出,干燥,即成极细的粉末。多用于矿物药,这里是让官粉更加细腻,以利于化妆使用。参见前“飞”注释,前面朱砂的飞法也是用的水飞。

[179]白熟者:指制过的蛤粉,取蛤蜊壳入炭火中烧煅后研成细粉。

[180]紫粉:在丹道中,紫粉是一种炼丹的初步生成物,成分所指并不唯一。可能是金属铅或铅粉焙烧后生成的氧化物,《抱朴子·黄白》:“取销铅为候,猛火炊之,三日三夜成,名曰紫粉。”丹道认为紫粉再加铅等提炼可制成金银。有时紫粉也可能指汞的氧化物或其他物质,银朱也被称为紫粉霜。除此之外,紫矿(见前“紫矿”条解释)制成粉也被称为紫粉。还有一种用于化妆品的紫粉,由英粉等染色而成。明·徐光启《农政全书》:“作紫粉法:用白米英粉三分,胡粉一分,(不著胡粉,不著人面。)和合匀调。取葵子熟蒸,生布绞汁和粉,日曝令干。若色浅者更蒸,取汁重染如前法。”这里较大可能是最后一种。

[181]飞尘:一种边研边扇的加工工艺,最后只保留那些极细的可以飞起的细粉。

利汗红粉香【此方见于《居家必用事类全集》。】

滑石一斤(极白无石者【无石者:指去除天然滑石中杂石的纯滑石。】,水飞过)心红三钱轻粉五钱麝香少许

右件同研极细用之,调粉如肉色为度,涂身体香肌利汗。

[182]此方见于《居家必用事类全集》。

[183]无石者:指去除天然滑石中杂石的纯滑石。

香身丸【此香方见于《居家必用事类全集》。】

丁香一两半藿香叶、零陵香、甘松各三两香附子、白芷当归、桂心、槟榔、益智仁各一两麝香二钱【《居家必用事类全集》作“半两”,无碍庵本作“一两”。】白荳蔻仁二两

右件为细末,炼蜜为剂,杵千下,丸如桐子大,噙【噙:指含在嘴里。】化一丸,便觉口香,五日身香,十日衣香,十五日他人皆闻得香。又治遍身炽气【炽气:指中医所指的热邪之气。】、恶气及口齿气。

[184]此香方见于《居家必用事类全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