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八 凝合花香02(第2页)
歌曰:“甲香一分煮三番【三番:从文字来看,这里煮三次可能不换水,根据通常制法,可能用酒蜜水。】,二两乌沉一两檀【一两檀:《陈氏香谱》作“三两檀”。】,水麝【水麝:字面上看概指水麝香,参见前“水麝香”条。不过水麝香仅见于一条传闻,所指不详,也未见于其他香方;而且水麝香是**,似乎也不合用一钱来衡量。故这里很可能是误记。或为木麝,或为冰麝。】一钱龙脑半,蜜和【《陈氏香谱》作“异香”。】清婉胜芳兰。”
[107]三番:从文字来看,这里煮三次可能不换水,根据通常制法,可能用酒蜜水。
[108]一两檀:《陈氏香谱》作“三两檀”。
[109]水麝:字面上看概指水麝香,参见前“水麝香”条。不过水麝香仅见于一条传闻,所指不详,也未见于其他香方;而且水麝香是**,似乎也不合用一钱来衡量。故这里很可能是误记。或为木麝,或为冰麝。
[110]《陈氏香谱》作“异香”。
秀兰香(武)
歌曰:“沉藿零陵俱半两,丁香一分麝三钱,细捣蜜和为饼子,芬芳香自禁中传。【《陈氏香谱》此句作“细捣蜜和为饼爇,芬芳香似禁中传。”】”
[111]《陈氏香谱》此句作“细捣蜜和为饼爇,芬芳香似禁中传。”
兰蕊香(补)
栈香三钱檀香三钱乳香二钱【《陈氏香谱》作“一钱”。】丁香三十枚麝香五分【《陈氏香谱》作“半钱”。】
右为末,以蒸鹅梨汁和作饼子,窨干,烧如常法。
[112]《陈氏香谱》作“一钱”。
[113]《陈氏香谱》作“半钱”。
兰远香(补)
沉香一两速香一两黄连一两甘松一两丁香皮五钱紫藤香【紫藤香:三本《香乘》作“紫胜香”,概误,以《陈氏香谱》作“紫藤香”,指降真香,见前“紫藤香”条解释。】五钱
右为细末,以苏合油和作饼子,爇之。
[114]紫藤香:三本《香乘》作“紫胜香”,概误,以《陈氏香谱》作“紫藤香”,指降真香,见前“紫藤香”条解释。
木犀香四
木犀香一
降真一两檀香一钱【《陈氏香谱》作“二钱”。】(另为末作【《陈氏香谱》作“别为末作”,无碍庵本作“另为末作缠”,四库、汉和本作“另为末作厘”。厘可解为微小之单位(长度、重量皆可),缠则可以理解为缠末,乳香中即以缠末称碎末。】)腊茶半胯(碎)
右以纱囊盛降真香置磁器内,用新净器盛鹅梨汁【用新净器盛鹅梨汁:《陈氏香谱》作“用去核凤栖梨或鹅梨汁”。凤栖梨是唐代陕州(今河南三门峡陕州等地)所产名梨。《铁围山丛谈》:“昔唐太宗时,有凤仪止梨树上,因变肌肉细腻,红颊玉液,至今号‘凤栖梨’也。”《宋会要辑稿》食货五六:“陕州土产凤栖梨”,则宋代仍为陕州名产。鹅梨见前“鹅梨”条注释。】浸二宿及茶【浸二宿及茶:指将茶末与降真同浸于鹅梨汁中。《陈氏香谱》作“浸降真及茶”。】,候软透去茶不用,拌檀窨烧【拌檀窨烧:《陈氏香谱》作“拌檀末窨干”。】。
[115]《陈氏香谱》作“二钱”。
[116]《陈氏香谱》作“别为末作”,无碍庵本作“另为末作缠”,四库、汉和本作“另为末作厘”。厘可解为微小之单位(长度、重量皆可),缠则可以理解为缠末,乳香中即以缠末称碎末。
[117]用新净器盛鹅梨汁:《陈氏香谱》作“用去核凤栖梨或鹅梨汁”。凤栖梨是唐代陕州(今河南三门峡陕州等地)所产名梨。《铁围山丛谈》:“昔唐太宗时,有凤仪止梨树上,因变肌肉细腻,红颊玉液,至今号‘凤栖梨’也。”《宋会要辑稿》食货五六:“陕州土产凤栖梨”,则宋代仍为陕州名产。鹅梨见前“鹅梨”条注释。
[118]浸二宿及茶:指将茶末与降真同浸于鹅梨汁中。《陈氏香谱》作“浸降真及茶”。
[119]拌檀窨烧:《陈氏香谱》作“拌檀末窨干”。
木犀香二
采木犀未开者,以生蜜拌匀(不可蜜多),实捺【实捺:用手按实。】入磁器中,地坎埋窨,日久愈佳。取出于乳钵内研,拍作【《陈氏香谱》作“匀作”。】饼子,油单纸裹收,逐旋取烧。采花时不得犯手,剪取为妙【不得犯手,剪取为妙:桂花类采摘不宜用手,对已开桂花可用摇落的方法,此处为未开桂花,不易摇落,可用剪取的方法。】。
[120]实捺:用手按实。
[121]《陈氏香谱》作“匀作”。
[122]不得犯手,剪取为妙:桂花类采摘不宜用手,对已开桂花可用摇落的方法,此处为未开桂花,不易摇落,可用剪取的方法。
明兽钮双狮耳三足香薰炉
明宣德双龙戏珠辅首铜香炉
木犀香三
日未出时,乘露采取岩桂花【岩桂花:所谓“岩桂花”,即为木犀别名之一。宋·张邦基《墨庄漫录》:“木犀花,江浙多有之,清芬沤郁,余花所不及也。一种色黄深而花大者,香尤烈;一种色白浅而花小者,香短。清晓朔风,香来鼻观,真天芬仙馥也。湖南呼‘九里香’,江东曰‘岩桂’,浙人曰‘木犀’,以木纹理如犀也。”。】含蕊开及三四分【开及三四分:开至三四成。】者不拘多少,炼蜜候冷拌和,以温润为度,紧入不津磁罐中【紧入不津磁罐中:《陈氏香谱》作“紧筑入有油瓷罐中”。】,以蜡纸密封罐口,掘地深三尺,窨一月,银叶衬烧。花大开无香【花大开无香:桂花大开之后香气减损,所以需选用刚开到三四成的。】。
[123]岩桂花:所谓“岩桂花”,即为木犀别名之一。宋·张邦基《墨庄漫录》:“木犀花,江浙多有之,清芬沤郁,余花所不及也。一种色黄深而花大者,香尤烈;一种色白浅而花小者,香短。清晓朔风,香来鼻观,真天芬仙馥也。湖南呼‘九里香’,江东曰‘岩桂’,浙人曰‘木犀’,以木纹理如犀也。”。
[124]开及三四分:开至三四成。
[125]紧入不津磁罐中:《陈氏香谱》作“紧筑入有油瓷罐中”。
[126]花大开无香:桂花大开之后香气减损,所以需选用刚开到三四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