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郁金香(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219]郑玄:127—200,字康成,北海高密(今山东省潍坊市峡山)人,东汉经学大师,他对儒家经典的注释长期被官方作为权威教材,收入九经、十三经注疏中。

[220]此句出《周礼·春官·郁人》的注,原文为“郑司农云:‘郁,草名,十叶为贯,百二十贯为筑以煮之鑣中,停于祭前。郁为草若兰。’”这里郑司农指的是东汉经学大师郑众而非郑玄。郑玄原注为:“郁,郁金香草,宜以和鬯。”

[221]郁金香:这里从产地和描述来看,应该是指藏红花。

[222]罽宾:(Kasmira)古西域国名。所指地域因时代而异。汉代在今喀布尔河下游及克什米尔一带,都循鲜城(南北朝作善见城,今克什米尔斯利那加附近)。隋唐两代则位于阿富汗东北一带。

[223]芙蓉:此处“芙蓉”指荷花。

[224]此处“莲”字为其本义,指莲子。

[225]杨孚《南州异物志》:东汉杨孚所作通常称为《异物志》,又名《交州异物志》。记载交州一代的物产风俗。东汉·杨孚撰。一卷。孚字孝元,南海(今属广东)人。章帝时举贤良,拜议郎。原书早佚。杨孚是《异物志》这种体裁的开创者。通常言《南州异物志》,为三国·吴·万震所作。

[226]唐太宗,626—649年在位。

[227]伽毗国:今克什米尔一带,或以为即伽倍国,西域古国,大月氏休密翕侯故地。都和墨城,在莎车西。故地在今阿富汗东北之瓦罕。唐时曾于此设羁縻州。从郁金产地来说,此处以克什米尔为是。

[228]郁金香:这里的郁金香从产地和形态来说,应该是藏红花。

[229]麦门冬:一般指百合科沿阶草属植物麦冬[Ophiopogonjaponi。f。)Ker-Gawl。],在有的时候,也可能指同科山麦冬属植物山麦冬[Liriopespib。)Lour。]极其近缘植物。皆以块根入药。

[230]此段文字见于宋代王溥所辑《唐会要》中。

[231]撒马儿罕:中亚古城,中国史籍称悉万斤、寻思干、萨末鞬、飒秣建、撒马儿罕、称墨幹得、萨马尔冈等。即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公元前4世纪称马拉坎达,为粟特(索格狄亚那)都城。公元前329年被亚历山大大帝攻占。6世纪遭土耳其人入侵。712年被阿拉伯人据有,传进伊斯兰文化。13世纪初归花刺子模王国统治,后为成吉思汗所毁。14世纪末为帖木儿帝国都城。

[232]郁金香:这里应该也是指藏红花。

[233]《方舆胜略》:明代程百二所辑之地理书籍,包括当时已知的国内外各地的地理知识。程百二,安徽休宁布衣。

[234]柳州罗城县:即今广西罗城县。

[235]郁金香:这里指的很可能是姜科植物。明代称郁金香一般指的是姜科植物。

[236]这里指伽毗国所献郁金的叶、花、色的描述,与作者当时不同。考察该文字,叶形、花色、采摘时间与藏红花基本一致,作者所在时代的郁金另有所指。在明代中药著作中,郁金一般指姜科植物块根,藏红花一般称番红花,本草纲目亦用其音译“消夫蓝”(saffron)。

[237]间关:道途崎岖艰险,不易行走。

郁金香手印

天竺国婆陀婆恨【婆陀婆恨:依《酉阳杂俎》原文,应作“娑陀婆恨王”,或即《大唐西域记》卷十“娑陀婆诃王”(Satavahana),《南海寄归内法传》卷四“娑多婆汗那”,南印度国王,与龙猛(龙树)菩萨同时。】王有宿愿,每年所赋【赋:指百姓那里收上来的。】细緤【緤:xiè,一种布。】并重叠积之,手染郁金香拓于緤上,千万重手印即透。丈夫衣之手印当背,妇人衣之手印当乳。【《酉阳杂俎》这段文字的意思是说娑陀婆恨王因为宿愿产生了一种特殊的能力,让染郁金香的手印能一直透过细緤,如果穿衣的是男子,此王手印在背部,如果穿衣的是女子,手印在胸部。】(《酉阳杂俎》)

[238]婆陀婆恨:依《酉阳杂俎》原文,应作“娑陀婆恨王”,或即《大唐西域记》卷十“娑陀婆诃王”(Satavahana),《南海寄归内法传》卷四“娑多婆汗那”,南印度国王,与龙猛(龙树)菩萨同时。

[239]赋:指百姓那里收上来的。

[240]緤:xiè,一种布。

[241]《酉阳杂俎》这段文字的意思是说娑陀婆恨王因为宿愿产生了一种特殊的能力,让染郁金香的手印能一直透过细緤,如果穿衣的是男子,此王手印在背部,如果穿衣的是女子,手印在胸部。

乾陀国(犍陀罗)国王征讨五天竺,得到上贡的緤衣,他的爱妃穿上以后发现胸部有郁金香手印。国王大怒调查,最后得知是南印娑陀婆恨王所为,遂讨伐其国,断其手足。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