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布阵 2(第2页)
其实早在6年前,杨致远和马云就已经认识了,一直保持着各种方式的联系,相互之间的关注程度也相当之高。1999年马云创办阿里巴巴时,曾经给杨致远写过一封信,开玩笑地说:“Jerry,我成立了一家阿里巴巴网站,做电子商务的,你觉得怎么样?也许有一天阿里巴巴、雅虎这两个名字配在一起会很好。”但杨致远未予回应。
直到2005年4月底,杨致远突然给马云回了一封信:“Jack,你们做得真好,阿里巴巴、淘宝都很出色,有机会我们谈一谈。”
看到这封迟到了6年的信,马云百感交集。商业姻缘同样需要缘分,“你去找,它不理你。杨致远一个信号过来的时候,我发现99度差一度水就开了”。
2005年5月16日,马云和杨致远相会于北京的财富论坛。双方的CEO、CFO交流了一个小时,杨致远为马云独特的企业经营哲学所打动,马云也感到“很难找到这么一家西方企业——在中国付出7年的惨重代价”,而Google在中国还没付出代价,“我不愿意陪着任何人去犯错误”。
同年5月底,马云去拉斯维加斯开会,又和杨致远进行了深入地交谈。6月份双方正式谈判,阿里巴巴CFO蔡崇信全权负责整个进程。8月初,马云到夏威夷休假,参加张维迎举办的全球管理者论坛,8月8日在东京机场看到了国内的报道,8月11日七夕那天,阿里巴巴和雅虎的联姻宣告诞生。
只抓一只兔子
人在**面前要学会说No,贪婪一定会付出代价。看见10只兔子,你到底抓哪一只?有些人一会儿抓这只兔子,一会儿抓那只兔子,抓多了,什么都会丢掉。
在2007年的一个新闻发布会上,记者问马云阿里巴巴下一步的战略重点,马云双手揣兜,眼神犀利,以他一贯的神态和语言风格回答说:“阿里巴巴下一步的战略方向是电子商务,永远是电子商务、电子商务、电子商务……”
记者又问到阿里巴巴是否会做门户网站或即时通信,马云说:“至少我们现在是在做电子商务,我们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为了电子商务,电子商务需要的一切事情我们都会做。”
在阿里巴巴发展的道路上,有很多次各种各样的**和挣钱的机会,但只要与电子商务无关,马云都对它们说了“No”。
从建立阿里巴巴的第一天起,**和机会就无处不在,但马云只朝着既定的方向往前走,不管外面怎么千变万化,不受干扰,走自己的路,用心去做。除了电子商务领域,其他的市场他还没有表现出太大的野心。
阿里巴巴的管理层曾经在房地产热潮中受过**,马云就立刻开会研究:到底企业该不该做这些事情?我们的优势在于什么地方?研究清楚以后,阿里巴巴就定下来了——只专注在电子商务这个领域。在房地产大潮过去后,很多高科技公司都受到这方面的损失,但阿里巴巴没有。
2002年底,阿里巴巴全面实现赢利,冲破现金赢利600万圆。当时很多人认为:“阿里巴巴拥有那么多有价值的注册客户,具备了开拓任何领域的最佳条件。”而阿里巴巴也确实在寻找新的机会和新的增长点。于是阿里巴巴高层开始跃跃欲试,“阿里巴巴已经赢利了,而且发展趋势相当平稳,也是开始寻找新的机会和新的增长点的时候了。”他们大都这样认为。
摆在马云面前的有三条路可选:“门户、游戏、电子商务。我们到底要做什么?我们的定位是什么?”投资游戏、短信可以迅速赢利,而电子商务可能要5年后才赚钱。
马云最终还是放弃了投资游戏、短信,选择坚守自己的阵地——电子商务。
所有人都觉得不可思议,阿里巴巴许多高管也为错过赚钱机会而感到惋惜。马云到底是为了什么?有人甚至觉得他是疯子。
面对外界的质疑声,马云轻描淡写地做了这么一番回应:“如果我们投资短信很快会赚钱,2002年、2003年短信业务拯救了中国互联网很多站点。只要投入这个就能够赚钱,但是我后来发现它不可能从根本上拯救中国互联网经济,只能够拯救一段时间。”
“我去一些门户站点作调查,说你可以注册一个免费的邮箱,我看到有一个很长的合同,在一个合同里面我看到中间很细的一条写着如果你这个免费邮箱3个月以后还将继续使用的话,那么我们将会从你这个手机号码里面扣除5块钱到8块钱,我认为这是一种欺诈行为。随着人们对网络了解的加深,我相信不用很长时间,人们马上就能意识到这是一个骗局,所以阿里巴巴不希望通过欺骗客户的钱来让自己赚钱。所以我放弃短信。”
“不做游戏这是跟我的价值观有关,我不希望我儿子玩游戏,如果中国的孩子都玩游戏,中国就没有前途可言了。而且通过分析,我发现在全世界时间不值钱的国家里游戏是最畅销的。你会发现全世界最先进的游戏国家是哪些?美国、韩国、日本,但是这些国家永远不鼓励自己的老百姓玩游戏,它用来出口。有一天我们的领导突然会醒悟过来问我们的孩子在干什么?如果在玩游戏的话,一定要对它进行限制,因为游戏不能改变中国的现状。所以我说不做游戏,饿死也不做游戏。”
2003年,日本软银总裁孙正义在中国召集了他所投资的企业经营者大会,听取这些昔日信誓旦旦、豪情万丈的“网络英雄”们的汇报。这一次,马云依旧是最后一个陈述者。他陈述完以后,孙正义说:“马云,你是唯一一个三年前对我说什么,到现在还对我说什么的人。”
事实的确如此,马云从没有四处出击,也永远不会去追求时尚,尽管他的商业模式在美国、欧洲都找不到现成的榜样。在经历严冬之后,互联网又迎来了新一轮的春天,当众多网络英雄昔日灿烂的笑脸已被历史尘封的时候,马云依然保持着自信的微笑。
阿里巴巴上市后,虽然得到了股民的热烈追捧,但马云没有被冲昏头脑,他认为,无论现在的股票价格多高、市值多大,阿里巴巴都只是个小公司,只有8岁而已,未来不会因为压力而改变自己的目标和方向,只会一如既往地发展中国电子商务的基础建设。无疑,阿里巴巴是这个世界上最专注于电子商务的团队,而且他们一直在努力让世界走得更近。
循着这个思路,马云一直忠实于自己的经营哲学——只抓一只兔子。2008年,当所有的人都在问,阿里巴巴2009年还要不要往前走?看到他们都在考虑增长,马云斩钉截铁地说:“忘掉增长吧,明年(2009年)为零增长。当变革来的时候,你要做的,就是放弃昨天还认为是最重要的事——就像下围棋,看清全盘才会“弃子”。我们在2009年取消了所有关于营业额和利润方面的考核,不是我要员工干什么,而是员工要告诉我他们想干什么,能为公司做什么。也就是说,我把国家GDP增长8%这个因素剔除,我要员工在忘掉KPI(绩效)压力的情况下,给我健康的、真实的数据,结果公司反而做得越来越好。必须学会在今天放弃昨天最好的东西……”
一切皆为目标服务,一切皆为“专心做一件事”,马云始终强调这一点:“创业、做企业,其实很简单,一个强烈的欲望就是说,我想做什么事情,我想改变什么事情,你想清楚之后,你永远坚持这一点。”
要做就做全世界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