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章 资本的清算小龙小虎再定位(第3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中国的大度来自收获和对于未来预期的乐观,最黑暗的时期已经过去。中国不仅取代了原属“日元经济圈”中除去日本所有的成员,而且,在未来美国的全球经济战略格局安排中,中国也将取代全世界所有发展中国家,成为全球市场低端制造业的唯一中坚,这个前景或者“钱景”如此辉煌而迷人,足以支撑北京顶住暂时的压力,成为东南亚经济的新的共主和领导者。

9亿廉价优质劳动力加入“美元经济圈”,将会取代当年的亚洲四小龙四小虎(参与劳动力人口1亿以下),为美国带来提高了一个数量级的滚滚财富,这个“wintowin”的结果,固然有利于北京,对于美国来说,收获却不仅如此。

不仅如此,美国人还将日本变成了二十年不变的“现金奶牛”,通过日本十几位在任首相连续二十多年的“积极的财政政策”,美国连续挤了日本二十多年的“牛奶”。

我们已经提到,在日本经济泡沫破灭后,日元资本的滚滚洪流涌出国门,这个“滚滚”有多么汹涌呢?资料显示:1995年——2004年,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资本净输出国,这个时期内,日本向世界输出的资本达10000亿美元以上。仅2004年,日本的资本净流出就达1720亿美元。

上文中,我们提到了日本资金的两个战略性流向:第一,在全球收购优质金融资产和矿产资源;第二,在东南亚建立生产基地。之所以形容为“战略性”流向,是因为这些努力如果成功了,会为日本带来持久、长远、丰厚的战略性收益;如果失败了,将会彻底扭转日本国家发展的走向,甚至影响整个世界经济、政治局势。悲催的是,日本人彻底失败了。

然而,日本资本还有第三个重要的去向,那就是支持了美利坚人民热火朝天的资本主义建设。

1991年,苏联崩溃。率领美国打赢冷战的老布什总统得意扬扬:放眼天下,两个最强悍凶狠的敌人都被放倒,日本经济受到重创,而且,将来的几年,将在华尔街格林斯潘老头子精心部署下彻底瓦解;苏联分成了15份,不仅如此,15个碎片相互之间吵作一团,并且为了少得可怜的一点点支援,争相向美国献媚。

如此光辉的战绩,谁能对抗?在美国历史上,也算独一份了吧!老布什自信满满,全力争夺连任总统。

然而现实的美国人民给了他当头一棒:出局,克林顿上台。原因只有一个:经济搞得太烂了。

克林顿上台,在炖好莱温斯鸡这道大菜的空闲,做好了自己的本职工作。

社科院专家、中央货币政策委员会前重要成员余永定先生在2001年发表的《美国经济:十年扩张的终结》中说:“过去的十年,是美国经济急剧扩张的十年。”而早在1995年发表的《强劲回升的美国经济》中,余老就说:“1994年,经过多年的苦苦挣扎,美国经济终于走出隧道尽头,进入了全面复苏。”

总结一下,余老的意思就是,美国的经济在1990年到2000年间强劲增长,但是真正的增长,事实上开始于1994年,到2000年结束。

1992年老布什下台,美国经济复苏;2001年小布什上台,美国经济开始下滑。换句话说,搞烂国家经济,布什家是好样的;搞好国家经济,布什家是废柴。

也就是说,美国经济好,全是人家克林顿的功劳。

所以美国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管他炖什么莱温斯鸡还是莱温斯鸭呢,只要炖好美国经济这锅汤,就是好样的。

操劳美国民生之余,业余时间炖鸡补补身子,这区区小事,能作为借口将美国人民的好儿子、伟大的炖鸡砖家(是砖家,我没写错)搞下去吗?伟大的美国人民是绝对不许可的!——于是,一小撮阶级敌人(如独立检察官斯塔尔之流)的阴谋没有得逞。

克林顿搞了什么项目,把美国经济搞上去的?

城市拆迁?来料加工?旧城改造?

都不是。克林顿选择的是“国家信息高速公路”建设。换言之,就是现在大家已经熟知的IT经济(又叫网络经济或者新经济),当时还有个新鲜名字,叫作“知识经济”。

在美国发达的创业板市场和风险投资体系的支持下,美国国内全面推进所谓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

注意,在美国以外的所有国家,创业板市场都不成功,甚至在某些国家,大家公认创业板就是“骗子云集的市场”:股票投资者是骗子、项目推出人是骗子、上市企业是骗子、股评人是骗子、财务报表是骗子、预期收益是骗子……

相形之下,日本国引领世界新技术革命潮流、占领全球技术制高点的突出代表就是机器人项目,而且日本的机器人研究已经取得重大突破,并且全面赶超美国同行。这一点,在80年代已经成为事实,这也是美国决心狙击日本经济的原因之一。而且,美国人成功了,美国人的“知识经济”变成了耀眼的新星,万人瞩目。而日本人的“机器人经济”,直到今天,仍然处在全球经济地图的角落位置,少人搭理。

2005年中国央视春节联欢晚会,日本机器人生产商出重金赞助演出组织者,终于逼得刘德华跪在舞台上唱《恭喜发财》,无数粉丝为刘天王这个动作感到奇怪或者感动,却不明白这是金钱的力量在work——那些来自日本的机器人虽然“卡哇伊”,个头却太低了,刘天王如果不跪下来,压根无法让他们同框出现在镜头里而已。

然而,到了今天,日本人的机器人产业依然被挤在世界经济格局的角落里。2017年7月1日,《参考消息》报道如下:

据日本机器人工业会统计,2017年1至3月该产业对中国的出口额(根据会员企业数据估算)达457亿日元(约合27。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8。3%。日本机器人工业会预测,2017年工业机器人产值将达7500亿日元(会员和非会员企业合计),将创下历史新高。

以笔者写下这段文字时的汇率(1美元兑换110。83日元)计算,预期中的2017年全年日本的全部工业机器人产值不过67。67亿美元而已,而世界排名第一的计算机生产商和销售商联想集团仅仅2016年第二季度的销售额就达到101亿美元,而联想电脑的当年全球市场份额仅仅为21。8%而已。有鉴于此,只有傻瓜才会将大笔资金砸进当日的日本机器人行业。

一个外国投资者,毫无利他的念头,把美国人民的网络事业当作他本人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经济全球化、资本自在流动的精神,这是资本主义的精神,每一个投资者不用毛主席号令,生来就存在这种精神――lowriskaurn。

因此,作为狙击日本经济成功的意外收获,大批廉价的日元资本滚滚流入国际市场,在直接支持了美国的房市、车市之外,当然不会忘记流入当时红红火火的美国纳斯达克(NASDAQ)市场和风险投资领域,为美国当时更加红红火火的信息技术研发和推广提供丰裕的资金支持。

在纳斯达克喧嚣的市场上,在飞腾九天就此独霸天下的美国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大潮中,人们渐渐淡忘了当年光芒万丈的日本之各位经营之神们。Walkman渐渐远去,时髦的年轻人腰间再也不见索尼们的身影,苹果成了大家追风的新宠,而当年的雁阵模式及其承载的日本经济压垮美国的雄心霸业,也随风而逝了。

美国人拿下了日本及其日元经济圈,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

然而,警醒的美国人却并没有停下脚步,因为,在遥远的欧洲,如同日本一样的挑战者正在崛起,其潜在的风险,丝毫不亚于刚刚被打垮了的日本。

于是,美国人紧了紧裤带,整理好装钱的袋子,扛起了打劫用的闷棍,再次出发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