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暗红(第9页)
莹莹,我无言以对。像我们这样到了交换几茎白发消息的年纪,杵在大街边沉默,于旁人看来,恐怕很突梯吧!我们的神色看起来不像在为功名利禄谈判或陷入感情纠葛需要彻底解决,谁也想不到是流水人生里劈头问生死的老朋友。我笑起来,因为荒谬具有惹笑的因子,我说:“好险,是来找你,不是参加你的丧礼。”
你说有一天会让我看见你的丧礼的,听起来有杀伐之声。我应该引用哪一条经律或醒世箴言规劝一个聪慧饱学、随时激励他人的向上意志却长期对生命质疑的人呢?莹莹,仿佛有一支带着原罪的族裔被押解到世上来,他们通常拥有禀赋与能量,能轻易获得同侪企求不及之物,却不易被窄化的体制收编、把灵魂缴交国库。他们如此意兴风发,宛若骄子,然而一旦碰触生命议题,又比他人痛楚百倍;他们原应利用禀赋搜寻生命意义,可是那一份资质却更优先地洞悉虚幻。好比交给一个智慧犯利器与幼苗,命他到冰崖植树,绿树成荫了便可免罪,他明知不可能,还会耐着性子掘冰种树?不,他会用利器封喉。对这些宛若宿罪的族裔,旁人束手无策,既不能在初始阻止他们诞生,即意味着日后无法阻止他们自行设定死亡。
莹莹,那日市街,我发现你是他们的一分子;同样警敏如夜枭,聪颖得能凿开形上矿脉,也同样铸铁筑墙固守自己的宿疾。
恐怕也到了一种心境,想要试试宛若孤屿的漂流生涯里和谐是否可能?在自体之内、群体之中、生死两岸的。试着在难以铲除的宿罪荒原里清出一块“雅量”,把在外头哆嗦的人喊进来暖一暖。我无法回答生命意义(你比我更擅长辩论),我只确定一件事:我们只有一次机会活着。把外头哆嗦的人喊进来取暖,因为总有一天,一切永远消逝。
莹莹,因“消逝”故,涌生不忍。不忍周遭之人无罪而觳觫,于无尽沧海之间宛如泡沫与我邂逅一场,却不曾从我处听得半句爱语、获赠一两件贵重记忆。莹莹,不忍见其贫。
幸福秘术
跃入草丛的那只蛤蟆,恐怕不会再碰着,就算碰着,也是彼此不识。莹莹,若有轮回急湍,我情愿效微风自由,不愿再与今生所识之人谋面。所以,指缝间的日子便珍贵起来,那些未竟之愿、未偿之恩都须在日薄崦嵫之前善终。莹莹,算盘能有多大,滚珠核账都只算出一辈子,何况已蚀了泰半。
如果,你仍然执意自了,我们也不需挥别的礼仪,你有归路,我仍在旅途。但愿到了霜发覆额年纪,我还有兴致虚构一斤柴米油盐,骗驾车的人再教我几招维持幸福的秘术;还有半壁太平盛世,莹莹,让我倚桥,看看浮云。
一九九四年十一月中时·人间副刊
哭泣的坛
你自杀之后,父母才知道你受的屈辱。
听到你的故事时,你已经装入小小的骨灰坛,住进某座山寺的某一处角落。我不认识你,甚至不知道你的姓名,转述者描绘你“文静、乖巧、白白净净”的模样,我仿佛看到十九岁的你溜达一条瘦影子,在人潮中过街;沿用学生时代的黑眼珠,抬头思考公车站牌,排在第三个人的花衬衫之后,守秩序地嗅着他人的汗馊味,等待一条路线载你回家。
你的家庭,平凡得炸不出一滴油。父母开个小店面,做安分生意。他们像大部分的父母,心肠软得要死,嘴巴硬得半死;不过分期待子女成龙成凤,只要身体健康,多认点字,毕业后该服役的去当兵,该工作的去找事,该结婚的办嫁妆,该生小孩的给坐月子……他们那一代很谨慎地依着社会开列的时刻表准时送子女上车,连户口校正的日期都不会误的。你的父母或许听过别人的儿子发疯、女儿割腕的传闻,可是他们比地瓜还结实,认为这种事情只会发生在家门十公里以外的地方。他们光会做替你办嫁妆的美梦,就算噩梦连床也梦不到有一天替服毒的女儿选棺材。
你的兄姐或服役、嫁人,弟妹尚在就读。虽然不曾提着心肝儿说话,也不至于兄弟阋墙。你与撕裂的被单一起冰冷在地板上的样子,却永远在他们脑海里自动影印了。
笑会使人僵硬吗?
你的妈妈回想,你毕业后上了一年班,至后期几乎恐惧上班,每天早晨赖床,拖到打卡时限才出门。其实,真正的你已经发出警讯了,你深恶痛绝去上班,又不能不去,家人当然无法细察行为背后的恐惧分量;作为一向被暗示准时搭乘社会列车的你,从小到大捏着功课表拿全勤纪录的,也缺乏解剖自己内心的胆量,你不敢面对恐惧,反而基于服膺习性为不愿上班的念头再添罪恶感。
人的成长史,往往是一部压抑史。我几乎肯定,你从小不曾为自己的存活与抉择曝晒于烈日之下,啼哭于黑暗的旷野。你只会做一件事:活在别人为你选定的路上保持缄默。你或许曾轻度质疑,但传统中国式非人性的管教方式,只会发布权威命令,强制执行,不给人选择的机会与为自己的选择去担负一切苦难的权力——因为他们太爱你,预先威胁或堵掉可能带来不美好的路,却不愿意相信让孩子活在自己的选择中负起全部责任的训练,他才能真实地抓住生命,磨出本领,在往后风雨交加的人生,单枪匹马地走下去。你终于咽口水般,咽下所有的质疑与不愉快,没吭一声,继续保有“文静、乖巧”的美名。
当你压不下去了,辞职在家,开始过着足不出户的日子。白天,空无人声的屋子,只有你,不知自己是什么的你;黑夜,喧哗的屋内,仍然只有你,不知为何存活的你。将近半年,你从不下楼,躲在房间,渐渐连话也不说了。你的妈妈每天中午替你送便当,又匆匆赶回店面。家人早就习惯你文静、乖巧的性子,不可能嗅出这次的静带着死亡的霉味。他们认为你只是太累了,胃口不佳,需要休息,只想到替你抓一把中药补补元气。如果有人细心些,当你出现喃喃自语,恐惧踏出大门口,不断惊慌地叫“外面好可怕!”的症状时,应该看出你那可怜的小灵魂正被巨大的陨石来回碾压;如果有人张开翅膀,载你飞离罪恶之都,去稻田与溪流欢唱的地方居住,重新把太阳、月亮喊回来;如果有仁慈的人坐在你面前,紧紧握住你的手,说:“把一切都说给我听,我替你做主!”你还会像毒死小老鼠一样鸩了自己?
你又卷入办公室的桃色丑闻,对方的妻子趁先生出差,气势汹汹杀进办公室,不问青红皂白,拿未婚的你当作嫌疑犯,在众人面前高声詈骂,用极尽**、露骨的脏话替你洗脸,要你“勒紧裤带,有本事到外头找男人,不要见了人家的丈夫就脱”!
亲爱的你,我好想回到现场,像个姐姐一样把你拉到我背后,用不太流利的词儿替你挡住一个失去理智、几近疯狂的妇人!我不知道当时你的同事是否见义勇为,还是抱着不关己的态度纷纷走避?亦不知那个祸水男人有没有秉持良知向你道歉,还是摆出无辜的脸继续在你面前走动?道歉有什么用呢?十九岁的你已牢记一切羞辱,看到人性里丑陋的原形,你只会哭,锁在房间里哭!
人的一生,就是善良与邪恶、美丽与丑陋、灵性与兽欲不断干戈的过程,我们的赤子之心必须通过地狱火炼、利鞭抽打、短刀剜骨而后丢弃于漫漫黑夜的草丛,连饥饿的野兽也闻不出腥味了,那才是美丽的心,尊贵的心。亲爱的,当我们愿意接受试炼,在行走的路途中,遇到善良的、美丽的人事,应合十称赞,学习他们的坚强与慈爱;面对丑陋、邪恶的一笑置之,视为殷鉴,不要像他们一样把心弄污了。如果,你能引导自己归皈于最初的肯定,你不会因邪恶而否定,你的生命将强壮如天地的骨骼,胸怀辽阔如海洋的蓝色,你的眼光深邃如众神的眸,你的心洁净,好比一朵空谷百合。
亲爱的,不知是谁要我告诉你这些,也许是你,或是十九岁时的我自己……我的话能一起装入你的骨灰坛,安慰还在啜泣的你吗?如果你听得进去,请你张开小翅膀,选一个众人皆睡的月夜,飞离哭泣的人间。
但愿,你去的地方是个宠爱女儿的国度,青青草原与雪白的绵羊,因着女儿的叙述更翠绿、更硕壮。你可以快快乐乐地溜达那条营养不良的瘦影子,不高兴的时候,把它挂在无人看管的大树上。
一九九〇年五月联合报副刊
女鬼
炎夏台北,眼前街道是一截发炎的盲肠,阳光撒下一货柜,冷的小刀。
把现实的自己遗弃于大街,盘坐在高楼的玻璃窗前,带着奢侈的优哉,看那具瘦小的躯体像一条花俏的肉蛆在街头蠕动,暂时跟她断绝关系。落地帷幕是很牢靠的框,所有疾行车辆与蝗灾人潮都因框的存在而获得解读。对街那棵瘦狠了的槭,摆着出土青铜的绝情脸色,无疑是这幅暧昧油彩的秘密支撑。当双向的车辆切割市招颜色,画面变得零碎、荒唐;四窜的行人忽聚忽散,留下一些颜色,带走一些颜色。我总算因青槭的存在不至于坠入魔幻的框内。这样的对看仿佛已经一千年了。
的确不愿搭理那条茫然的小蛆在街上掩口躲避灰尘的事实。耽溺在这个被隔离的位置观看尘埃,此刻清楚地知道自己活着;活在一个有时看得到春日之白鹭掠过绿潭的世界,然而大部分时候像现在,是一口沾了年代的大鼎,熬着肉骨头,响起沉闷的沸泡。我读到一股腥香,这幅幻画是一页多脂肪的食谱。我仿佛听到白袍侍者正在长桌上摆设银刀叉,金属的碰触声使夏日有了主题。想必秘密的邀请卡都发了,盛夏筵席正等待华服宾客,也等着萃取他们的热汗,调一桶咸咸的开胃酒。那么,我没有理由取缔那只挨饿的小虫了,她盗用我的名字,挤入人堆,搂抱自己的肉骨头渴望接近火,幻想鲜美的肉汁慢慢渗透舌根的滋味。她活着,跟众人一起活着。
所以,当你——陌生的街头女人出现在我的眼眶内,敧睡在那棵槭树的薄荫下,我几乎错认你躺卧在我的深潭堤岸,是年轻时代熟悉的女鬼。
你当然不是鬼。隔一段距离,仍然看得到蓬乱的发式与污秽的花裳。或许一切曾经鲜丽,被灰尘纺织之后,就变成人人躲避的异乡客。你是流动画面上唯一的静止,这使我的眼光逡巡得再远终会回到槭树与你。我们虽同在时光中静止,确信在你午憩的残梦里,与你隔岸对看的人不是我,你不会发觉我正在观看你、推敲你,甚至欣赏你与青槭形成的凄美布局;仿佛在你之前有人于树下坐出一团灰渍,在你之后也会有人依影续坐。不知道明日谁将坐在我的位置观看树下的谁?甚至不敢说,被我遗弃于街道的她,有一天会不会也成为别人眼中的树下鬼?但,我与你既然目遇,你的心飘向何处非我能及,我的心却通过你的睡躯飘向另一个时空,田边坝头,那丛闹鬼的麻竹林,有人一直摇晃竹桠。
我还小,常常走那条唯一的土路到镇上。水坝在路的中段,对岸竹树高茂,蔓藤乱**,分不清树种,好像亘古纠缠就是它们的名字。风大的季节,整排竹树往这岸折腰,仿佛地狱内千万个冤死鬼,伸出绿手臂抓替身。如果风更猛,则是一亿条舌头朝路人脸上吐绿口水了。树躯内,蝉叫得凶恶,千军万马喊杀也不过如此。忽然,风停,树静,蝉噤,听得见阳光的小碎步,喧哗的河水从掣水闸奔泻而下,打着大漩涡,不断浮升白泡沫,又被阳光的碎步一个个踩破。偶尔落闸的布袋莲,晕头转向的,像被弃的紫尸。坝路四周尽是稻原菜圃,看不见屋舍。除了早晨、黄昏上学的孩童,漫长的白昼嗅不到人味儿。我每次经过,总感到心脏的鼓动,有一股冰冷的绿雾经年笼罩着竹树、水坝、堤路,愈靠近它愈冷。我甚至陷入臆想,看到自己走入绿雾,一寸寸被溶解,散出白烟,剩下绑辫子的红蝴蝶结、洋装及两只木屐落在地上,一只绿茸茸的野犬扑来,捧着木屐啃啮,舔食我那温湿的脚泽……
他们说起她被人遗弃的故事,话语传入蚊帐内,我字字句句仔细听着,替她听,仿佛我是她的内贼、她的耳朵。“你们不知道自己的小孩已经死了,还喝酒!”她要我这样说,声音在我嘴里蠕动着,只有自己听见。我抱怨:狗咬坏木屐,你会赔我吗?她说:鬼不走路,遇见风,跟风走;遇见水,跟水流。我说:花心。被采了会痛吗?她说:很痛。我说:那么夏天淹大水,水忽然退了,你来不及跟,是不是像一块破布搭在鸡寮顶下不来?她说:得回去洗衣了,夜里露水重,总晒不干……
隔壁的酒味窜进来,男人们吆喝拳曲,唱得嘎响。我看见她孤零零地蹲在坝岸漂衣,月光月光,水声水声……
半夜惊醒,起来小解。饭厅空****的,木桌、条凳干净得像画上去的,闹酒的人都“死”了吗?踅到房间数人头,一家子都在,鼾声也男女老幼,茅房边的猪圈亦传来猪鼾。那么,我还活着,看自己的脚趿着木屐打鼾。
有一种奥秘,我不了解,却感觉它与现实世界重叠着,有时浮现于月光照耀的黑原野,隐喻在春日迎亲队伍的鞭炮声里,也同样回旋在水坝与竹树、逝水与堤岸、牵牛蔓与布袋莲共同架构的那团森冷里。我甚至觉得,它就是现实世界的影子。木屐咬脚了,换双大的,一路吵吵闹闹走壮了。可是我仍然相信那位投水村女的体味,还未完完全全从空气中消失,她仍匿藏在茂密的麻竹丛,每当水花飞溅、光影浮游、众蝉凄切的刹那,她会忽然张开眼睛,看谁家父母挑着女儿的大红喜饼报消息去,她会幽怨地朝这世界看一眼。四季风中,总有糕饼味,她的目光更绿了。
数年后,土地重划、河川移床,我挤入人群,看挖土机铲掉水坝,树木倒了,还挖出雨伞节蛇穴,怪手握着一窝恶蛇,朝人群边倒,惊散妇人小孩。不远处蔗园,有人持柴刀劈蔗,砍成数段,分与众人吃。忽然递来一截甘蔗,隔厝的女同学也来了,我推辞,这蔗跟雨伞节一模样,叫我恶心;她倒是甜滋滋地啃,蔗渣抛入干涸的河床。我的心溯洄遥远的过去,曾经纠缠幼年心灵,水的澎湃、水的绝情、水的柔媚、水底呻吟的女声,都已归还尘埃。坝岸被绿雾锁了近百年,这时才天亮。我既庆幸他们撕走感情信仰里艰深的章节,又惋惜奥义之书太早被没收。女同学在我耳边中蛊似的嘀咕,夹杂嚼蔗的唇齿音,如果蚂蚁有翅,大约已聚飞空中吮那多糖汁的唾沫吧!她描述某家成衣厂的优渥待遇,仿佛再也没有一条路更适合初中毕业的女生。我看了她一眼,嫉妒她轻而易举为自己的前途做了决定,我倔强地说:“我去念书,走得远远去念!愈远愈好!”
独行于异域天空下,从一滴眼泪掉地发出清脆声音开始,体悟在生命之外无法讨论生命,死亡仅是生命单行本的版权页,或者封底,无法注解艰深的内文。离了自身生命,亦找不到一本解谜全集,可供抄袭、舞弊而通过试炼。谜题与谜底,从诞生之日即已全部储存在每个生命,随着身躯一寸寸抽长,谜题由小而大涌现,谜底由浅入深地被寻找。我既惊讶在羸弱的生命内蕴涵无尽的宝藏,又感到回归自己去翻箱倒箧地寻觅解答需要大力量——回得来,生命有了户籍;回不来,成了识字的孤魂野鬼。那颗倔强的小泪凝为珍珠滚回过去,我从未如此完整地回头看清楚来龙去脉,它穿凿时空,重新化成一滴水,着床。所有震慑的情事,经验的风土,如一瓢瓢水、一场场沛雨纳入河床,也逼宽了床面。孤灯下回澜,谛听狂涛呼啸,冥思桃瓣勾动水纹,感悟种种挟沙带泥的世事,单一面对时,固然沉甸、污秽,一旦掷入生命之川,只会壮丽水的气魄、温柔水的姿态。透过一次次感悟,更被生命吸引。那丛麻竹林,象征着年轻岁月的险滩,它揭示生命自有不可理喻的暗礁,总有人在怀春的民谣里灭顶。巨礁固然凶险,但不是死路,何况激河冲出腹地,也不难在春日长出一席翠草,自己认得路回到温暖的草席上躺卧,看河水飞跃礁石,漫过草岸,搓揉受伤的脚趾。月光月光,水声水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