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后记糕妈对话张泉灵 把孩子们自驱力的种子种进热情的保护区(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后记糕妈对话张泉灵——把孩子们自驱力的种子种进热情的保护区

亲爱的妈妈们,欢迎来到这本书的最后,谢谢你们花阅读一本书的时间陪伴我,这是对写作者的最高奖赏。

如同写作一样,阅读的过程,也是孤独而芬芳的。

在这次阅读中,如果这本书里有那么一刻,也许是吉光片羽,对你的育儿生活有一点启发和帮助,那么,当我们共同踏过这条花园小径,来到路的尽头时,我相信,我们已经完成了一次精神共振——

我们都认同,亲子关系是育儿的本质,而我们能对孩子做的最好的事,是推动他成为一个有自驱力的人。

还记得我在本书的开篇提出的亲子关系金字塔理论吗?

我已经用了一整本书的时间来告诉大家,亲子关系的浓度来自陪伴,榜样的力量源于自我驱动,那么现在,让我来猜猜,你是不是还有一个问题想问——

关于金字塔的塔尖——自驱力,我们还应该做些什么呢?

尤其是,在面对面交流的时候,很多妈妈提出的是更现实扎心的问题——

我当然知道亲子关系很重要,但是糕妈你知道吗,孩子6岁以后,陪作业就是亲子关系的最大杀手啊!

很显然,陪作业引发的亲子矛盾,就是一个典型的“自驱力”难题,怎么才能让孩子发自内心地拥有学习的热情、拼搏的动力,而不是非得让妈妈推着、逼着往前走?

年糕今年才5岁多,让我来回答这个问题似乎为时尚早。于是,我带着这个问题请教了泉灵老师——

作为前央视知名记者、转型成功的教育投资人,现在,张泉灵有了一个新身份——老师。她在“少年得到”上线了《泉灵的小学语文课》,正在帮助很多孩子找到对语文和作文的热情。

同时,作为一个初中生的妈妈,她同样踩过育儿路上的坑。

在她看来,现在教育的最大问题,是抹杀了孩子们的自驱力和热情,而自驱力和热情不能建立在偶然性上,家长要做的事,就是把偶然性变成必然性,让孩子自己获得学习的自驱力和热情。

她现在做的关于教育的尝试,就是希望把孩子们自驱力的种子种进热情的保护区。

以下为大家带来泉灵老师的分享。

一个孩子的自驱力来自哪里,又该如何保护

泉灵老师敲黑板:正向反馈、找到真正喜欢的东西、社会责任感。

如何激发一个孩子的自驱力并保护好它,其实,我在回溯自己童年经历的时候,能找出一些答案。

第一个重点,是要让孩子得到正向反馈。

你们可能很难想象,我小时候是一个很胆小的人。胆小到什么程度呢?我在幼儿园想上厕所,却不敢举手,然后因为尿裤子被送回家。这件事反复发生,后来老师对我采取了两个措施。

第一个措施是告诉我,我想上厕所的时候,不需要举手告诉老师,可以自己出去,这是给我撤下了一道枷锁;第二个措施就是,老师发现我的模仿能力特别好,就把我带上舞台,让我去参加表演,这让我发现了自己的长处——原来我是可以当众表演的一个人。

发现这个长处之后,小学阶段我就到少年宫参与了很多表演,后来就被选去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开始配音,配过《黑猫警长》的白鸽警探,还参与好多动画片的配音。

因为配音是有作品可以留下来的,这让我得到了极大的鼓励。我就开始主动去找各种各样的、可以有作品留下来的事情去做。比如去给《小主人报》投稿,然后我就当了《小主人报》的编辑。当这些事情一步一步发生时,你会发现:真正的正向反馈,就是孩子能找到自己的长处,然后还可以找到一些机会去维持这样的发现。

所以家长要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替孩子发现这样的机会,然后让它变成他发现自己的一个闪光点,只要通过努力就能实现,而不是一次偶然。

回想我小时候,我妈给了我不少这样的机会。比如送我去少年宫,鼓励我去投稿,看我的表演。当年配音、上少年宫还很少见,今天的孩子这种机会要比我们那个时候多。

比如,你可以鼓励孩子去建个公众号,第一批用户有可能是你的亲朋好友,但是慢慢地,他可能会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触陌生人。如果经营一个公众号对一个孩子来说,工作量太过繁重,你可以鼓励他到一些知识平台上去留言,也许就会得到回复。

这也是一种正向反馈,今天孩子得到这种正向反馈的机会要比我们当年多得多。正向反馈就像是给一个发动机里添油,否则就算他开始发动了,但由于后续动力不足,也会发动不起来。所以,家长要给孩子形成一个加油的机制。

第二个重点,是我被点醒的一件事情,就是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事。

高一时我碰到了一个特别好的语文老师,他挑了班上几个语文不错的学生,每两周安排我们看一本世界名著。

作为一个不想辜负老师期望的好学生,我每次都会很努力地看完,再去跟老师交流一下。直到有一天,他给了我一本书叫《奥涅金》,是俄罗斯作家普希金的一本诗体小说,我就实在看不下去了,拖了三个星期以后很羞愧地跟老师说:“我不喜欢这本书,我看不完。”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