皆是修行!
太虚,弘一,虚云,印光其他已完结
你要学习佛法,可以跟太虚大师学习;你要学戒律,可以跟弘一法师学习;你要学禅,可以向虚云老和尚学习;你要学净土,可以向印光大师学习;太虚、弘一、虚云、印光四大高僧严谨端正,各擅胜场,功德巍巍。他们在佛教界地位崇高,合称民国四大高僧,四人修行法门各有特色,或偏重于念佛,或偏重于持戒、或偏重于坐禅,涵盖了学佛的方方面面,然而又殊途同归,都以启迪大众思维,唤醒世人迷梦为己任,主张以出世的思想做世的事业,通过佛理指导人们更好地生活。这本书是四位大师的学佛精华,值得好好咀嚼参悟。【推荐语】这一代有位大师——太虚法师,当年我们认为他不大对的,后来我很佩服他。今天中国佛教,你们这些青年僧众所改变的,都是从他手里改变的。——南怀瑾弘一大师:谁的人生不是悲欣交集人生境界可分三等,一曰物质生活,此大多数也,二曰精神生活,即学者之流也,此亦不在少数。三曰灵魂生活,即宗教也,得其真谛者极少数耳,弘一法师则安步阅此三层楼台也。事母孝,待妻爱,精深艺术,精研佛法。实*完美一人也。——丰子恺虚云大师:禅是细微处的光明如果你什么境界都不会动摇,风吹草动也无所谓了,鬼叫也不怕,老虎来了也不怕,但谁做得到呢?——老和尚做得到。——佛源法师印光大师:一切风波皆是茶壶中的宇宙古德弘法,皆觑破时节因缘,应机调伏众生。印光大师,文字三昧,真今日群盲之眼也。——梁启超【作者】太虚大师(1890~1947):法名唯心,字太虚,十六岁去苏州小九华寺礼士达上人为师,师为取法名唯心。是年九、十月间,士达上人携大师往镇海拜见师祖奘年和尚,和尚为其取法号太虚。太虚大师是中国近代佛教改革运动中的一位理论家和实践家。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振兴佛教、建设新佛教文化的事业。弘一大师(1880~1942):俗名李叔同。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拓者之一。他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虚云大师(1840~1959):世寿一百二十岁,戒腊一百零一。为近代禅门泰斗,其主要为佛教界所做出的贡献有恢复重兴寺院,为后世禅宗复兴而培养储备大量的护法居士和弘法高僧。其门下嗣祖沙门比丘较为著名的有十余人,其中释一诚、释传印两位大德高僧先后担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印光大师(1861~1940):法名圣量,字印光,号常惭愧僧。俗姓赵,名丹桂,字绍伊,号子任。大师应劫而生,遍参南北丛林,在普陀山法雨寺藏经楼闭关阅藏数十载,深念佛三昧,通宗通教而专修净土念佛法门。世间一切苦乐 世间一切苦厄 世间一切乐 都只是一步之遥的意思 唯苦被变坏 世间苦乐全由心态 皆是修行! 世间一切苦乐都只是一步之遥 世间一切苦乐都只是一步之遥什么意思 都只是一步之遥下一句 世间一切苦难
最新章节:念佛摄心偈
更新时间:2025-11-12 19:26:26
- 念佛摄心偈
- 临终三大要
- 家庭教育是天下太平之根本发隐
- 德育启蒙
- 开示五则
- 念佛随笔
- 众生佛性本具修德方显
- 净土法门普被三根论
- 净土法门说要
- 一切风波皆是茶壶中的宇宙跟印光大师学净土
- 成佛之道
- 上海玉佛寺禅七开示
- 出版说明
- 谁道佛身千万身跟太虚大师学佛
- 人生问题之解决
- 学佛先从做人起
- 佛学即慧学
- 佛理要略
- 万有皆从因缘所生
- 我的宗教经验
- 佛法原理与做人
- 佛教与人生
- 人生佛教开题
- 佛七开示录
- 谁的人生不是悲欣交集跟弘一大师学戒律
- 我在西湖出家的经过
- 余弘律之因缘
- 弘律愿文
- 改习惯
- 改过实验谈
- 律学要略
- 南闽十年之梦影
- 悲智颂
- 临灭二偈
- 晚晴集
- 禅是细微处的光明跟虚云大师学禅
- 参禅与念佛是一件事
- 参禅的先决条件
- 参禅法要
- 禅堂开示
- 参禅警语
- 修与不修
- 老实念佛
- 师公老和尚的开示
- 上海玉佛寺禅七开示
- 成佛之道
- 一切风波皆是茶壶中的宇宙跟印光大师学净土
- 净土法门说要
- 净土法门普被三根论
- 众生佛性本具修德方显
- 念佛随笔
- 开示五则
- 德育启蒙
- 家庭教育是天下太平之根本发隐
- 临终三大要
- 念佛摄心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