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章 世态是炎凉的 人心是温暖的(第7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注释

悯:怜悯,同情。

粟:泛指谷类作物。

子:指粮食颗粒。

译文

春天种下一粒种子,秋天收获许多粮食。

天下没有闲置不耕作的田,种田的农夫却依然会饿死。

故事

李绅年轻的时候,和朋友李逢吉一起游玩,登上城墙眺望远方。李绅看到田地上的农民辛苦劳作,感慨万千,写下了流传千古的《悯农》二首。

这两首诗充满对劳动人民的同情,李绅后来当上了官,却走上了截然相反的道路。那个关心农民疾苦的年轻诗人,并没有成为为民请命的好官。

悯农(其二)

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注释

禾:谷类植物的统称。

餐:一作“飧”。熟食的通称。

译文

正午的炎炎烈日下,农民在劳作,汗珠一滴滴地落在禾苗下的泥土中。

有谁想到,我们盘中的餐食,一粒一粒都是农民辛苦劳动得来的呀?

故事

李绅是中唐时期“牛李党争”中李(德裕)党的关键人物。复杂的朋党斗争、起起落落的官场履历,注定了他复杂矛盾、充满争议的一生。

李绅最后官至宰相,但后世记住的仍是那个悲天悯人的青年诗人李绅。

抛开李绅为人不说,这首小诗戳中了百姓们的心声,所以被广为传诵。世上的人们,难道不应该珍惜每一粒粮食、尊重他人的劳动吗?

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译文

无论在平地还是山峰,鲜花盛开的美好风景都让蜜蜂占尽。

采到百花的精华酿蜂蜜,最终是为了谁而辛苦,又是谁尝到了甜头?

故事

晚唐时期的诗坛,罗隐是位大咖,粉丝男女老少皆有,其中有不少待字闺中的少女,幻想着能跟他成就一段才子佳人的姻缘。

当朝丞相郑畋家有位热爱文艺的小姐,对罗隐仰慕已久,时常朗诵和抄写他的诗。

郑小姐有位好父亲,郑畋也是著名的诗人,对罗隐的才华也是非常欣赏,知道女儿对罗隐的单相思之后,安排了一场宴会,特地请罗隐做客,让女儿躲在帐子后面一睹偶像的风采。

没想到,罗隐诗写得俊逸潇洒,人却丑得不堪入目,容貌离郑大小姐想象中的玉树临风、风流倜傥差了不止十万八千里。郑大小姐一颗少女心碎成了渣渣。

父亲苦笑地摇摇头,温柔地安慰女儿:“闺女,世上哪有完美之人,不完美也是一种美啊。”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