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补记03(第10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175][见标准版,第7卷,第191页。]

[176][参见“小汉斯”的分析。]

[177][1935年增注]鉴于做梦的功能常常失败,所以梦可以被恰当地概括为一种愿望满足的企图。亚里士多德把梦看作是睡眠中的心理生活的古老定义,现在仍然适用。我把我的那本书不是称作《梦》而是称作《释梦》是有原因的。

[178][尤金·布洛伊勒(EugenBleuler,1857~1939)瑞士精神教学家,苏黎世国家精神病院院长。]

[179][参见在大战期间(1915)所写的《对目前战争与死亡的看法》中的一段。]

[180][这一段在1924年、1928年和1948年版本中均用小号铅字印刷。]

[181][在德文版里,这一段话为“……有这么一些地方团体:维也纳,柏林、布达佩斯、苏黎世、伦敦、荷兰、纽约,全美(PoPan-America)、莫斯科和加尔各答。”作者尤其赞成英文版的这一改动。]

[183][参见弗洛伊德(1919年)为《精神分析与战争神经症》一书所写的导言。]

[184][事实上,在写完这一自传后,弗洛伊德又活跃地工作了十几年。]

[185][这个问题的讨论,可在标准版,第19卷中《自我与本我》的附录二中找到。]

[186][有关弗洛伊德本能观点的发展的论述,可以在标准版,第14卷中的《本能及其变化》(1915)一文的编者前言中找到。]

[187][这一段此处以下的全部剩余部分,都是1935年增补的,但遗憾的是,在1948年德文版全集中删去了。]

[188][如琼斯所说,所有这些文章实际上都是在1915年写的。同时还有其他7篇文章,这7篇文章现在已经找不到了。见标准版,第14卷,“关于心理玄学的几篇论文”的编者导言。]

[189][这一段在1921年、1928年和1948年版本中用小号铅字印刷。]

[190][弗希纳的影响尤其见于“恒常性原则”(参见标准版,第18卷,《超越快乐原则》)以及心理图式的概念(参见标准版,第5卷,《释梦》)。也可参阅弗洛伊德论述诙谐的那本著作的第4章中的若干段落。]

[191][见弗洛伊德《再论防御性神经精神病》(1896)的第二篇论文的第三部分。]

[192][里克特是莱辛的喜剧《明娜·冯·巴尔赫姆》中一个滑稽而幸运的法国士兵。当他在牌桌上的不正当手段被指责为作弊时,他很惊奇:“什么,小姐?你说这叫‘作弊’?挽救败局,技巧熟练,正好知道是那一张——难道德国人就把这叫做‘作弊’?作弊!哈,多么可怜的语言,多么粗俗的德国语言!”]

[193][读者可不要忘记,眼下这篇论文,本来是《医学自传丛书》的一个组成部分。]

[194]指弑父和娶母。——中译者

[195][1935年增补脚注]这句解释我很想把它明确地收回。我不再相信,来自斯特拉特福的演员莎士比亚是这部作品的作者,而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是这样认为的。自从JT路尼的那卷《莎士比亚证伪》出版以来,我几乎相信,事实上,牛津的伯爵爱德华·德·维尔隐藏在这一笔名的后面。[1935年,英译者收到这一补充脚注的草稿时,相当吃惊。他写信给弗洛伊德,请他对此重新加以考虑——不是根据真理或者理论进行考虑,而是根据这一注释很可能给一般的英国读者所带来的影响,尤其是考虑到这本书所提到的那个不适当的作者的名字。弗洛伊德的答复相当宽容,从他一封信的摘译中可看出这一点。这封信的日期是1935年8月29日,其中写道:“……关于莎士比亚-牛津这一注释,你的意见把我置入那种以一个机会主义者面目出现的异常情境之中。我不能理解英国人对于这个问题的态度:爱德华·德·维尔肯定同威廉·莎士比亚一样也是真正的英国人。但是因为这件事情与精神分析的兴趣如此遥远,也因为你对我的谨慎非常重视,所以我准备删去这一注释,或者不用删去,只是加上一句话,如‘因为某些特殊的原因,我已不再想强调这一观点’,这由你来决定。另一方面,这一注释如能在英语版本中完整保留我将非常高兴。在那里不必害怕同类的自恋防御……”于是,在1935年英语版本中,脚注中有这么一句话:“因为某些特殊原因,我已不再想强调这一观点。”]

[197][参见《作家与白日梦》(1908)。]

[198][这是指威廉·弗利斯(WilhelmFliess)。]

[199][这一段和下面一段在1924年、1928年和1948年版本中是用小号铅字印刷的。]

[200][见《自我与本我》(1923),《群体心理学和自我的分析》(1921)。]

[201][见标准版,第18卷,第125页以下。]

[202][见弗洛伊德(1913年)给普费斯特著《精神分析方法》所撰的导言。]

[203][1935年增注]自从我在自传中写了这几句话到现在,对儿童的精神分析,由于梅兰尼·克莱因夫人和我的女儿安娜·弗洛伊德的著作而特别地获得了巨大的动力。

[204][见弗洛伊德《非专业者的分析问题》(1926)。]

[205][最后这一句话是1935年增补的。]

[206][在德文版中,俄国被漏掉了,无疑这是很偶然的。作者同意在英文版中再把它补上。]

[207]系标准版重点论著的符号。——中译者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