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章(第4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短发女人大笑起来,“你恋爱了。”

“别开玩笑了。”

食物陆续摆在两个人中间,这是她们在每个月仅有一次的见面时必点的东西,如此的习惯延续了很多年,谁也没有表现过异议,奇妙的默契经年累月地建立在何诗宜与她孤儿院时期最好的朋友中间。

“你看起来状态不错,”短发女人对何诗宜说,“很漂亮。”

何诗宜喜欢这句话,尽管她更希望这句话是从另一个人的嘴里说出来的。她羞涩地低下头,“别闹了,昨晚喝了酒,现在脸色很不好。”

何诗宜想起昨天将夏默送回家的艰难过程。如果不是夏默沉重的呼吸声,她真的怀疑这个人已经死了。她把夏默放进浴缸里,以防他在半夜自己爬进去。她注意到浴缸上面的天花板被凿开了,露出修理过的水管,那个老旧房子的任何一点变化,都在她的记忆里挥散不去。

她看到坐在对面的,和她在孤儿院里一起长大的最好的闺蜜,正在似笑非笑地看着她。何诗宜知道她在笑什么。

“我真的没有恋爱。”何诗宜说,“难道我就不能打扮一下自己吗?”

“好吧。”闺蜜说,但她显然并不相信何诗宜的解释。

何诗宜注意到闺蜜不想继续这个话题,对方看起来心事重重。尽管自己没有夏默一样敏锐的眼睛,但是作为一名刑警,她还是很快察觉到对面闺蜜凝重的表情。

“出什么事了吗?”

“什么都瞒不过你。”短发女人说。

闺蜜告诉何诗宜,自从她回到孤儿院工作之后,一切都很好,熟悉的环境,熟悉的生活,只是换了一种身份而已。但正是因为这样的熟悉,让她忘记了任何事情都有不确定的可能。

“就像这根薯条,”闺蜜拿起面前金黄色的薯条,那是她们公认的千山最好吃的薯条,“我们早就熟悉了这家餐厅和这里的食物,如果有一天店主告诉我们薯条不卖了,我们不会问为什么,而只会感到愤怒,因为长久以来,我们觉得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

“你指的是……”

“孤儿院的捐助。”闺蜜说,“在每年的4月13号,孤儿院都会收到一笔20万的捐款,已经持续了三年了,捐款人是匿名的,这笔钱虽然不算多,但却切实地解决了很多孩子的基本生活问题。我当然很感谢捐款的人,却也因为熟悉和习惯了在那个日期收到钱,而把它当作是理所当然。”

闺蜜吃掉了薯条。

“可是今年你没有收到捐款。”

闺蜜点点头,“已经过去很久了,我想这笔捐款应该是不会再来了,”她叹了口气,“这件事怪我,从来没有做过失去这笔钱的准备,导致现在孤儿院的财务已经捉襟见肘。”

“我还有些存款,虽然不多。”何诗宜说。

闺蜜摇了摇头,“我不是这个意思,而且我很清楚,你刚工作不久,你也需要钱。”

“总得让我做点什么吧,毕竟我也是从小在那里长大的。”

闺蜜想要再次拒绝,何诗宜却已经打开钱包,将工资卡放在桌面上,“我离开孤儿院很久了,其实我心里一直有愧疚,特别是每次面对你的时候。你有勇气回去那里,而我不行,我在那里得到了一切,却从没有过一次试图去报答。”

“你能成为一名警察,已经是报答了。”

何诗宜笑了笑,她感觉很舒服,不只因为见到了好朋友,还因为自己刚才的决定。

“每年4月13号收到捐款,”何诗宜盘算着时间,“那你今年在没有捐款的情况下坚持了有……”

何诗宜愣住了。

“你怎么了?”闺蜜问。

何诗宜觉得自己的头脑中负责案件的一部分正在变得成熟起来,跟在夏默身边的这些日子似乎收到了成效,“我打个电话。”她看着闺蜜茫然地点了点头,拿起手机。

“前辈,我想拜托你一件事,能不能查一查江雪账户的交易记录,最近三年的。”

“你突然要这个干什么?”史强问。

“帮帮忙。”何诗宜没有解释,或者不知道该怎么解释。

“我去一下吧,”史强没有追问,“江雪有好几个账户,这需要点时间。”

“谢谢前辈。”

她们继续吃饭,闺蜜知道自己不该过问何诗宜不愿说的内容,她的工作很敏感,就像她这个人一样。

她们听着餐厅里播放的迈尔斯·戴维斯的爵士乐专辑,一遍遍循环,从正午循环到日落。

电话响起时,何诗宜克制着自己激动的情绪,尽量平静地接起来。

“账单都打出来了,你要看什么?”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