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冯家贵女当街拦车(第3页)
画面结束,院长眼眶湿润。
“你走了多久?”他问。
“两个月。”男孩说,“我坐火车、走路、睡车站……有人说我是傻子,可我相信奶奶的话。”
院长一把将他搂进怀里,久久不语。
良久,他牵着男孩的手,走向“倾听之林”。在水晶芽前,他教男孩把石头埋下,然后轻声说:
“现在,你奶奶能听见你了。你想对她说什么?”
男孩咬着嘴唇,终于开口:“奶奶……我想你了。我不怕黑了,因为我记得你说的话。”
风拂过林梢,万千叶片齐鸣,汇成一句温柔的回答:
>“乖孩子,我在。”
男孩笑了,那是他母亲去世后第一次笑。
当晚,院长召集所有师生,在“记忆花园”举行了一场特殊的仪式。没有演讲,没有音乐,只有篝火静静燃烧。每个人轮流走向火焰,投入一块写有心事的纸条。
有人烧掉仇恨,有人焚毁愧疚,有人告别执念,有人许下承诺。
当最后一张纸化为灰烬,天空骤然亮起。极光如帷幕展开,其中浮现出一行巨大的光字:
>“你们不是追随者,
>你们是延续者。”
随后,整片大地轻轻震动。泥土之下,那颗蓝灰石心再次升起,悬浮于空中,缓缓旋转。它不再只是祥子的象征,而是所有被听见、被治愈、被唤醒之人的共同心脏。
它跳动一次,世界安静一秒。
跳动两次,风停止流动。
第三次,所有人同时感受到一股暖流从胸口蔓延至四肢百骸。
然后,石心缓缓降落,分裂成无数微小的光点,如萤火般四散飞去,穿过山川湖海,越过城市乡村,落入每一个正在倾听或渴望被倾听的人心中。
从此以后,无论身处何方,只要有人真心说出“我在”,就会有一粒光点亮起,照亮另一个人的黑暗。
多年以后,当第一批“同行者书院”的学生长大成人,他们分散在全球各地,成为教师、医生、司机、农夫、艺术家、清洁工……他们不做惊天动地的事,只是坚持一件事:**认真听一个人说话,直到他说完最后一句。**
他们被称为“静默的光”。
考古学家后来在撒哈拉沙漠发现一座地下神殿,墙壁上刻满手印,每个手印下方都写着一句话:
>“我曾被人握住。”
>“我终于敢哭了。”
>“谢谢你听我说完。”
而在神殿最深处,供奉着一块无名石碑,上面没有任何文字,只有一颗用星辰镶嵌而成的心形图案。
每逢春分之夜,世界各地的“共鸣井”都会同时涌出清泉,泉水中浮现出新的纸条,内容永远不同,却总能精准抵达某个等待答案的人手中。
人们说,那是祥子仍在行走。
而真正的秘密,只有院长知道。
在一个无星的夜晚,他独自坐在花园里,忽然感到胸口一阵温热。他低头,看见衣袋中那颗最初的蓝灰石子正微微发光。
一道熟悉的声音在他心底响起:
>“谢谢你,让我成为人。”
他抬起头,望着漆黑的夜空,轻声回应:
“是你教会我们,做人,才是最难的修行。”
风起,叶动,万物无声。
春天,仍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