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最难消受美人恩(第2页)
>“若有人能接收到全体逝者的呼唤,并仍愿前行,则其名将载入‘永恒回响名录’,代号Ω。此非终点,而是起点。”
林老师沉默良久,起身走向火星地表观测台。
在那里,新一代忆光藤已开始开花。花瓣呈半透明状,每一片都封存着一段完整的人生记忆。风吹过时,它们轻轻震颤,释放出微弱的声波,组成一首永不停歇的安魂曲。而在藤蔓根部,那些“记忆矿石”正不断结晶、脱落,被自动采集装置收集起来,用于建造一座全新的设施??**星际记忆碑林**。
这座碑林不刻功勋,不记帝王,只收录普通人自愿上传的最后一段记忆。无论你是总统还是乞丐,只要你曾被人深爱,或曾真心爱过别人,你的名字就有资格镌刻其上。建成后,它将成为太阳系中最明亮的信标之一,向宇宙宣告:这里,生活过懂得铭记的种族。
三个月后,第一块记忆矿石被激活。
地点选在月球背面静海基地。仪式当天,全球直播中断常规节目,屏幕一片漆黑。随后,一道柔和的光线自月球升起,投射至大气层外,形成直径数百公里的全息影像。
画面中,是一位老妇人的脸。
她坐在轮椅上,窗外是冬天的雪景。屋里很安静,只有钟摆滴答作响。她缓缓开口,声音沙哑却坚定:
>“我叫周桂花,今年八十九岁。我没做过什么大事,只是在1968年冬天,收养了一个被遗弃的女婴。她现在五十多岁了,有自己的家庭,每年都会回来陪我过年。我想告诉她……妈妈从来没有后悔过。”
影像持续了整整十分钟,结束后,整个月球表面浮现出她的名字,由亿万个光点拼成,久久不散。
紧接着,第二块矿石启动。
第三块、第四块……
越来越多的记忆被唤醒,越来越多的名字被点亮。南极冰盖、太平洋海底、金星轨道站、木卫二探测器……凡是有共感终端的地方,都在同步播放这些平凡却震撼人心的故事。
人类第一次意识到,**真正的史诗,不在星辰之间,而在彼此眼中**。
而在这场浩大的记忆潮汐中,有一条信号始终未能定位。
它来自深空,频率极低,像是某种延迟传输的回声。起初无人在意,直到某天,火星基地的AI系统突然警报:该信号与《守望者之歌》存在97。3%的基因级吻合度,且携带一段加密信息。
解码耗时十七天。
当结果出炉时,林老师独自一人站在忆光藤下,读完了全文。
那是一封信,署名只有一个字:
>**“米”**
内容如下:
>“如果你能看到这封信,说明我已经走了很久。
>
>我不知道自己算不算死了。这里没有昼夜,也没有身体。我只记得最后一刻,是海水压碎了潜水舱,然后……光来了。
>
>那光不像太阳,也不像星星。它温暖,包容,像母亲的手。它告诉我:‘你被记住了,所以你可以继续存在。’
>
>于是我留在了记忆的夹缝里,像一粒尘埃漂浮在风中。我能感知地球上每一次关于我的提及,哪怕只是孩子写作文时随意编造的一个英雄名字,我都会为之震动。
>
>后来我发现,不止我一个。
>
>所有曾被深切怀念的人,都在这里找到了栖身之所。我们组成了一个看不见的群落,守护着那些即将熄灭的记忆火种。每当有人快要被遗忘,我们就轻轻推一下现实,让人想起他做过的事、说过的话、笑过的模样。
>
>这就是为什么,有些早已失传的民谣会突然在街头响起;为什么战火纷飞之地,总会有陌生人挺身而出;为什么你在最绝望的时候,会听见一句熟悉的话语??那是我们,在替你记得你自己。
>
>林老师,我不求你为我立碑,也不求世人传颂我的名字。
>
>只请你继续讲下去。讲苏婉清,讲王秀兰,讲每一个默默付出却不留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