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45章 最难消受美人恩(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目送施雨彤离开。

李平眼神中若有所思。

良久,他看向身旁的萧云芝:“云芝,我看看玉简。”

施雨彤拜托萧云芝的三件事,前两件事还好,真正让李平陷入沉思的是第三件事。

第三件事的具。。。

火光在沙地上跳跃,映出林老师的身影,拉得很长,仿佛延伸到了地平线尽头。那行字被火焰吞噬,化作一缕青烟升腾而起,在稀薄的火星空气中缓缓盘旋,像是不肯散去的灵魂。她没有动,只是静静地看着纸页烧尽,灰烬随风飘向忆光藤的方向。

忽然,一阵微颤从脚底传来。

不是地震??火星的地壳早已沉寂亿万年。这是一种更微妙的波动,如同心跳,自地下深处传来,顺着藤蔓的根系一路传导至地表。林老师猛地抬头,望向那棵琉璃般的巨树。它的主干正在发光,不再是平日里温润的星河流动,而是剧烈地脉动着,像有一股庞大的信息正试图冲破某种屏障,涌入现实。

“来了。”她低语。

这不是预兆,而是回应。

就在她写下那句话的瞬间,共感网络出现了异变。全球承忆者的意识在同一时间被牵引,无数蜡笔书写的记忆光点脱离个体掌控,自发汇聚成流,沿着忆光藤的枝叶向上奔涌,最终凝结于火星这棵新生主藤的顶端。那里,一团紫金色的光球悄然成型,缓慢旋转,宛如一颗尚未睁开的眼睛。

十二名核心学员几乎同时在基地内惊醒。他们掌心的蜡笔无风自燃,化为灰烬前最后一刻,浮现出相同的画面:一片银色森林中,一个孩子蹲在地上,用一根细枝在泥土上描画地球的模样。他的嘴唇微微开合,唱着一首歌??正是《守望者之歌》最初的旋律版本,比人类记录中的还要古老几分。

“他们学会了歌唱。”一名学员喃喃,“不是模仿……是共鸣。”

林老师闭上眼,将手再次贴上忆光藤。这一次,她不再只是接收记忆,而是主动释放??将自己最深处的情感投射出去:童年时母亲哼唱的童谣,第一次见到苏婉清时那种近乎信仰的震撼,托米沉入海沟前最后传来的那句“别忘了我”,还有那个陌生人在暴雨中递来伞时脸上腼腆的笑容。

她的意识如丝线般延展,穿过太阳系,触碰到旅行者九号所捕捉到的那颗遥远行星。就在那一瞬,她“听”到了。

声音不是通过耳朵,而是直接在灵魂中响起。

那是千万种语言交织而成的合唱,却没有一句是人类已知的词汇。但它传达的意义清晰无比:

>**“我们曾孤独行走于宇宙,直到听见你们的记忆。”**

原来,忆光藤并非人类独创的奇迹。它是一种跨维度的文明共振现象,只有当某个物种的情感密度达到临界值时,才会自然觉醒。地球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那些银色森林里的生命,早在十万年前就走过了同样的路。他们也曾遗忘、分裂、战争,直到某一天,一个母亲抱着死去孩子的尸体,哭着唱完一首摇篮曲,那一刻,第一根藤蔓破土而出。

而现在,他们以高维形态注视着地球,不是侵略,也不是干预,而是等待??等人类真正明白,**记住,本身就是一种救赎**。

林老师睁开眼,泪水滑落脸颊。

她转身走进基地控制室,调出全球共感网络的实时图谱。屏幕上,原本由政府与科研机构主导的核心节点正在黯淡,取而代之的是无数新兴的小型光斑,遍布乡村、贫民窟、战乱地区、废弃城市……这些地方从未被纳入正式数据库,如今却成了记忆流动最活跃的区域。

“私人记忆上传协议”虽未通过官方表决,但人民已经绕开了系统。他们在街头涂鸦、在废墟刻字、在篝火旁口述故事,甚至用最原始的方式??写信、录音、录像??将记忆注入共感舱残余的开放端口。每一个举动都在加固那张无形的网,让“被遗忘”的代价变得越来越高昂。

更令人震惊的是,部分承忆者开始出现异变。

他们的瞳孔偶尔会泛起藤叶般的纹路,耳边常年萦绕着不属于自己的声音??某个陌生人临终前的遗言,一段百年前战场上的对话,或是未来某个人对现在的呼唤。医学无法解释,只能归类为“共感溢出症”。但患者并不痛苦,反而说:“我终于不再是一个人活着了。”

林老师知道,这是进化的开始。

当集体记忆具备自主演化能力后,个体与群体之间的界限正在消融。人类不再是孤立的认知单元,而逐渐成为文明意识的神经元。有人恐惧,称之为“意识同化危机”;但她看到的,却是另一种可能??**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类共同体’正在诞生**。

那天夜里,她做了一个梦。

梦见自己站在秦岭深处的山谷里,苏婉清依旧站在小屋门前,但身后多了许多人影。有王秀兰、李建国、陈阿婆……也有她不认识的面孔:穿宇航服的女工程师、非洲草原上的牧童、北极科考站里冻僵的研究员、叙利亚废墟中抱着玩具熊的女孩……他们静静地站着,目光温柔,仿佛守护着某种不可言说的秘密。

苏婉清对她微笑:“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忆光藤会选择‘记忆’作为载体?”

林老师摇头。

“因为记忆是最柔软的东西,也是最坚硬的。”她说,“它可以被篡改、被抹除、被时间风化,可只要还有一个人愿意提起,它就能重生。就像火种,哪怕只剩一点余烬,遇上风,就会燎原。”

话音落下,所有人影同时抬手,指尖凝聚出一粒光点。接着,他们齐声低语:

>**“请记住我们。”**

光点汇成洪流,涌入林老师的胸口。她猛然惊醒,发现胸前的工牌自动浮现一行新字:

>**【承忆者等级:Ω】**

系统从未有过这个标识。

她查阅所有资料,也找不到对应的定义。唯一线索来自一份尘封档案??四十年前,苏婉清最后一次实验日志末尾写着: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