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9(第1页)
陆沉远上任区长三个月,老城区的改造方案终于通过了市里的审批。
方案很简单。拆除违建,修缮老街,保留历史建筑,引入文创产业。不搞大拆大建,不搞面子工程,一切以居民需求为先。
但执行起来并不容易。
老城区有十三条街道,四万多户居民,其中三分之一是租户。拆违涉及利益太多,稍有不慎就会引发群体事件。
陆沉远决定先从最难的地方入手。
云龙街是老城区最破败的一条街,也是违建最严重的地方。街道两侧的老房子被加盖了无数层,有的甚至搭到了对面楼上,形成一个个黑暗的通道。
这里住着两千多人,大部分是外来务工者。房租便宜,环境恶劣,消防隐患极大。
陆沉远带着工作组进驻云龙街。
第一天,他挨家挨户走访,记录每户的情况。谁是房东,谁是租户,违建是什么时候搭的,有没有营业执照,家里几口人,收入多少。
数据很快汇总上来。云龙街的违建面积超过两万平方米,涉及三百多户。其中一百二十户是自住,一百八十户是出租。
拆违的难点在于补偿。
按照政策,违建不予补偿。但如果不给补偿,这些人就会闹事。给了补偿,又会开先例,其他街道的违建户也会效仿。
陆沉远想了一个办法。
他把违建分成三类。第一类是纯粹的违法建筑,比如占用公共空间搭建的棚屋,这类必须无条件拆除。第二类是历史遗留问题,比如八九十年代因为住房紧张加盖的阁楼,这类可以酌情给予少量补偿。第三类是近十年新建的违建,这类不予补偿,但可以帮助联系廉租房。
方案报到市里,很快获得批准。
拆违开始了。
第一天就出了问题。一个叫刘大海的房东,在云龙街有三栋楼,全是违建。他不肯拆,还纠集了一帮人堵在区政府门口。
陆沉远没有报警,而是亲自去见刘大海。
刘大海五十多岁,光着膀子,满身横肉,一看就是地头蛇。
“陆区长是吧?”刘大海叼着烟,“我听说过你,年轻有为。但你别以为我怕你。我这三栋楼,是我爹留给我的,凭什么说拆就拆?”
“你爹留给你的是老房子,不是违建。”陆沉远说,“违建是你后来加盖的。”
“那又怎么样?我加盖了二十年,你们都没管过。现在突然要拆,凭什么?”
“凭法律。”陆沉远说,“违建就是违建,不管存在多久,都要拆。”
“我不拆。”刘大海把烟头扔在地上,“你要是敢动我的房子,我就敢闹。”
陆沉远看着他,突然笑了。
“刘大海,你知道你这三栋楼,一年能赚多少钱吗?”
刘大海一愣。
“我查过了。”陆沉远说,“你这三栋楼,一共四十二间房,每间月租五百,一年租金二十五万。扣掉水电和维修,你净赚二十万。”
“这跟你有什么关系?”
“当然有关系。”陆沉远说,“你这三栋楼,消防不合格,结构不安全,随时可能出事。一旦出事,你要负刑事责任。到时候别说二十万,你连自由都没了。”
刘大海的脸色变了。
“但我可以给你一个机会。”陆沉远说,“你主动拆除违建,我帮你申请廉租房,让你的租户有地方住。你自己的老房子,我们会帮你修缮,修好了你可以继续住,也可以出租。这样算下来,你一年还能赚个十来万,而且合法合规,不用担惊受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