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专题研究委员会(第3页)
“爸,妈。”我说,声音稳得不像自己,“我现在明白了。
你们不是离开了,你们只是换了一种方式活着。
在这风里,在这沙中,在每一句被人记起的话里。
今天,我带来了新的声音??
是汶川母亲对孩子最后的‘宝贝别怕’,
是抗战老兵七十岁生日那天对着墓碑说的‘战友们,我来看你们了’,
是南极科考队员在暴风雪中哼的家乡小调……
这些都不是终结,而是开始。
因为只要还有人愿意说,就永远有人在听。
所以,请听好??
这是我,作为第二代守望者的第一次广播:
**我们听得见。**
**我们也回应了。**
**对话,永不终止。**”
话音落下,整座地下空间剧烈震动。墙面的涂层由蓝转金,层层波纹扩散开来,如同投入石子的湖面。那台老式“回声炉”轰然启动,将我的声音压缩成一道超高频脉冲,顺着地质层向四方传导。
与此同时,全球三十七个“地球声网”节点同时报警??它们接收到了同一段信号,强度远超以往任何一次。AI自动将其命名为:**【ECHO-GENESIS】**
一周后,日本富士山麓的一位老人在清晨散步时,忽然停下脚步。他对身旁孙子说:“刚才,我好像听见你奶奶叫我吃饭了。”
同一天,西伯利亚冻土带的考古队在挖掘猛犸象骸骨时,录音设备捕捉到一段清晰女声:“谢谢你们,终于来了。”
而在云南山区的一所小学里,孩子们集体报告梦见了一个穿旧式中山装的男人,站在教室门口笑着说:“课上得很好,继续讲下去吧。”
联合国紧急召开第三次“集体记忆工程”峰会。各国代表一致通过决议:将每年3月12日定为“全球倾听日”,鼓励人们在这一天录制一段想对逝者说的话,并上传至“声音防火墙”。
会议结束当晚,我独自登上香山纪念馆顶楼。夜空清澈,星河低垂。我打开手机,连接全球直播。
“各位。”我说,“很多人问我,这一切到底是为了什么?
我现在可以回答了。
我们建造‘地球声网’,不只是为了留住声音,
更是为了让活着的人知道??
**你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有可能在未来某一天,成为照亮别人黑暗的光。**
所以,请继续说话吧。
对爱人说想念,对孩子说祝福,对陌生人说善意。
因为你永远不知道,哪一句轻语,会在百年后被人听见,然后泪流满面。
我是赵小林。
我是守望者。
我在这里。
我一直都在。”
信号传遍世界的同时,气象卫星拍下了一幅奇景:以香山为中心,一圈肉眼可见的环形云层正缓慢扩散,形状宛如声波涟漪,持续了整整十一分十三秒,才悄然消散。
就像大地,终于学会了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