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五章 又快考试了(第2页)
风速达到每秒28米,能见度不足十米,屋顶积雪厚度迅速突破半米。通讯塔信号中断,外部联络全部瘫痪。
然而,哨所内部能源系统依旧稳定运行。
尚德顶着风雪爬上屋顶,发现太阳能板已被白雪覆盖,但他并未慌乱,而是按下遥控器上的自清洁模式。只见面板边缘微微发热,不到三分钟,积雪自动滑落,光电转换效率恢复至87%。
“这技术……太邪门了。”李队长站在他身后,声音里带着敬畏,“你们是怎么做到的?”
“材料层面做了特殊涂层处理,热传导效率优化了六倍。”尚德抹了把脸上的雪水,“而且全固态电池不怕低温,-50℃照样放电,液态锂电早就冻成砖头了。”
李队长沉默良久,忽然问:“尚博士,这套系统,能不能推广到所有边防哨所?”
“可以。”尚德毫不犹豫,“只要经费到位,半年内就能完成首批五十个站点的部署。”
“可问题是……上面批不批啊。”李队长苦笑,“这些年,我们也试过各种新能源方案,光伏、风能、小型核能,要么成本太高,要么维护困难,最后都烂尾了。你们这个……会不会也是昙花一现?”
尚德转身盯着他:“如果我说,这套系统的综合成本只有传统柴油发电的三分之一,寿命长达十五年,无需频繁补给燃料,您觉得军委会不会动心?”
李队长瞳孔一缩:“三分之一?你没开玩笑?”
“数据在这里。”尚德掏出平板,调出一份详细的经济模型分析报告,“前期投入确实较高,但五年回本,十年节省超千万。更重要的是,减少了运输燃油的风险??去年光是在川藏线上,就有三辆油罐车坠崖,六名官兵牺牲。”
空气仿佛凝固了。
良久,李队长深吸一口气:“我会把这份报告亲手交到总部。”
测试第七天,天气放晴。
军方评估组乘直升机抵达,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全面检测。结果令人震惊:系统在极端环境下的稳定性评分高达98。7%,能量转化效率优于国际同类产品21个百分点,最关键的是,未发生任何热失控或短路事故。
临走那天,全体战士列队送行。
一位小战士跑上前,红着脸递上一张纸条:“尚博士,这是我写的感谢信……我不大会说话,但我想让您知道,昨晚我能用热水洗了个脸,是我妈生我以来第一次在哨所洗上热水澡。”
尚德接过纸条,指尖微颤。
回到北京已是深夜。
他没有回家,而是直接去了实验室。
灯火通明的大厅里,涂致正等他。
“怎么样?”涂致递来一杯热咖啡。
“成了。”尚德坐下,揉了揉太阳穴,“军方有意启动‘光明守望’计划,第一期预算三个亿,覆盖西部边境三十个高海拔哨所。条件是,我们必须保证三年内不出重大故障。”
“压力不小啊。”涂致叹气,“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每一台设备都要建档追踪,一旦出问题,就是政治事故。”
“我知道。”尚德抬头,“所以我决定,建立独立的军工能源事业部,专门负责军品研发与售后保障。人员从现有团队抽调,但我需要你帮忙协调资源。”
涂致盯着他看了许久,忽然笑了:“你还真是越陷越深了。一开始只是做个电池,现在要进军军工领域?叶开集团的定位可一直是民用科技企业。”
“可科技的意义,不就在于服务最需要它的人吗?”尚德平静地说,“我们有钱、有技术、有产能,为什么不把它们用在刀刃上?”
涂致沉默片刻,终于点头:“好吧,我会向董事会提议。但有个条件??你必须接受安保升级,不能再随便往高原跑。你是公司的核心资产,不是特种兵。”
尚德笑了笑:“成交。”
一周后,华威召开战略发布会。
任总亲自登台,宣布与叶开集团达成深度合作:双方将联合推进“智慧能源生态计划”,涵盖城市电动交通、偏远地区供能、国防应急电源三大板块。其中,全固态电池技术将成为该计划的核心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