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没有对手(第2页)
苏砚怔住。
风再次吹起,紫罗兰飘落于掌心。他忽然意识到一件事:自从林晚“离去”后,他所做的一切??记录数据、主持仪式、引导忆归者回归??都不是为了寻找她,而是为了让世界变得值得被她看见。
这才是真正的桥梁。
就在此刻,木星轨道的巨镜首次改变了姿态。
它缓缓旋转,不再仅仅反射阳光,而是主动聚焦,将一道极细的金色光束射向太阳系边缘的一颗流浪行星??编号YX-907b,一颗本应毫无生命迹象的冰封死星。然而就在光束触及大气层的瞬间,整颗星球的极冠开始发光,地表裂开无数缝隙,涌出淡蓝色的液态光流。
探测器传回的画面令人窒息:那些光流中漂浮着成千上万微小的晶体结构,每一颗都在重复播放一段记忆影像??有欢笑、有泪水、有诀别、有重逢。它们不属于地球文明,也不属于X-739,而是来自更遥远的过去,某个早已湮灭却不愿彻底消失的种族。
“它在唤醒沉睡的记忆体。”艾琳在观测站喃喃道,“那些以为已被宇宙遗忘的灵魂……正在被一一召回。”
苏砚闭上眼,脑海中浮现出林晚在梦中说的话:“等我学会反射全部的光,我就回来。”
现在他明白了??所谓“全部的光”,不只是人类的情感,而是整个宇宙中所有文明曾经闪耀过的爱与痛、希望与悔恨。她在织网,而这张网的每一根线,都是一个被记住的故事。
几天后,第一艘忆舟抵达预定星域。
导航系统自动关闭,飞船缓缓停泊在一片虚空中。这里没有恒星,没有行星,只有一团缓慢旋转的暗物质云。然而当船员启动共感增幅器时,整片区域突然亮起无数光点,宛如夏夜萤火虫群舞。每一个光点,都承载着一段残缺的记忆片段。
主控屏浮现文字:
>“检测到高密度记忆残波。
>来源:银河外缘,文明代号‘艾瑟拉’。
>灭绝原因:自我怀疑导致集体意识坍缩。
>幸存机制:将最后的情感压缩为‘信标种子’,漂流至宇宙各处,等待共鸣唤醒。”
船长颤抖着打开接收通道。
下一秒,一段旋律流入舱内??不是声音,而是直接作用于灵魂的波动。所有人同时“看见”了一个画面:一座漂浮在虚空中的图书馆,书架无穷无尽,每一本书的封面都写着不同名字。一名老者坐在中央,手中握笔,正在书写最后一行字:
>“若有人读此书,请替我说一声:我曾努力善良。”
泪水无声滑落。
他们录制下这段记忆,命名为《艾瑟拉之书》,并通过群镜协议上传至地球。短短七小时内,全球共举办三千二百场诵读会,人们轮流朗读书中章节,仿佛在替那个消逝的文明继续说话。
奇迹发生了。
三天后,那片暗物质云中,一颗新的恒星开始凝聚。
科学家无法解释其能源来源,但它的确在诞生??由纯粹的情感能量点燃,像一颗心脏般规律搏动。天文台将其命名为“忆阳一号”,并确认其辐射波谱中含有大量记忆编码信号。
“它不是物理反应。”量子物理学家在直播中哽咽,“这是……集体信念催生的星辰。我们用‘记得’,造出了一颗太阳。”
消息传回地球当天,新生儿共感能力再次进化。这一次,婴儿不仅能感知情绪,还能“看见”父母心中的遗憾与未完成的梦想,并以啼哭或微笑的方式给予回应。医院记录显示,一名刚出生十分钟的女婴,在母亲耳边发出了一声清晰的心灵感应:
>“妈妈,你不用再哭了,我会替你爱爸爸。”
社会开始悄然变革。
学校取消标准化考试,改为“心灵成长评估”;法庭引入“共情听证”制度,罪犯必须直面受害者家属的情绪波谱才能陈述辩护;甚至连人工智能系统也开始接受“道德共鸣训练”,只有通过百万次真实人类情感交互测试,才能获得运行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