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康篇除夕花灯愿(第1页)
南诏的冬,确比北辰暖和一些,可那湿冷的寒气却像能钻进骨头缝里。霍长今左肩下方有一道旧伤疤,是当年在西征年间,玉门关之战中留下的,每逢阴冷天气便隐隐作痛。这几日,那处疼得愈发频繁了。
萧祈总会让她靠在自己怀里,掌心温热,一下一下,极轻极缓地揉着那处旧伤。她的动作很小心,像是怕碰碎了什么珍宝。但每次轻揉总能碰见她胸口的那处烙伤,这是她心中永远的痛。
霍长今闭着眼,苍白的脸贴着她的胸口,听着萧祈平稳的心跳,靠在她怀里是无比安心且幸福的。
自从萧祈来了之后,她常常想,只要家人安康,曾经做好的打算也可以罢了,就这样,平平淡淡的过好余生。
不管前路是坦荡明亮还是荆棘丛生,我与她,共度。
“过两日就是除夕了。”萧祈忽然轻声说,手上的动作没停。
霍长今“嗯”了一声,没睁眼。她知道,这是萧祈第一次不在北辰,不在父母身边过年。
“听说,南诏的除夕夜和北辰的不一样……”萧祈的声音低了下去,带着不易察觉的涩意。
她看着窗外的景色,目光落在一处虚空,心里念叨着:“不知道父皇母后……还有凌儿怎么样了。他们一定觉得我是个不孝女吧……”
为了一个人,背离家国,与父母决裂。可我没有办法,我无法接受我最亲的人要杀我最爱的人。
怎么能怨呢?毕竟是生我养我爱我的爹娘。怎么能不怨呢?明明知道我们的感情却还是要拆散我们,一次一次把我的爱人逼上绝路。
是你们不分是非,颠倒黑白,是你们忘了萧氏与霍氏百年约定,是你们疑心深重,刚愎自用!
还有那个下毒的人……虽然霍长今从未明说,但除了萧氏皇族,谁能有本事暗算霍长今?
这些认知就像千万根毒刺,狠狠地扎在萧祈的心口,夜夜不能安。
幸好,长今还活着。若是长今真的死了,她不知道自己该如何面对那曾经给予她无限宠爱的爹娘,又该如何自处。
思绪纷乱间,她感觉到怀中的霍长今动了一下,微凉的手轻轻覆上了她的手背。
萧祈低头,对上霍长今清寂的眸光。
她看得出来,霍长今比她更舍不得。
这个人为北辰拓疆土、定山河,护得万民安康,亲手缔造了社稷安泰的基石,如今却被迫远离故土,身中剧毒,连享受这太平盛世的资格都没有。更令人心疼的是,史书工笔,未必会还她一个公道。
世人大多庸碌,目光短浅,看不到远超他们视野的阴谋争斗,他们只会记得或许被刻意歪曲的“事实”——“谋逆未遂”、“畏罪自尽”的将军,却永远看不到霍长今为此付出的心血、青春,乃至生命。也许千秋万代之后,后人才能从这太平盛世的余荫里,隐约窥见她功绩的一鳞半爪,可那样的纪念,如何配得上她一生的心血、满腔的赤诚?
“长今……”萧祈喉间哽咽,“你会觉得不甘吗?”
霍长今却仿佛看穿了她的思绪,唇角微微勾起一个极淡的弧度,声音虚弱却平静:“阿祈,如果世上所有事情都可以刚好补救,那人生怎么会有那么多遗憾呢?”
萧祈怔住。
霍长今的目光有些飘远,像是在对她说,又像是在告诉自己:“有些事情,本就是人力所不能及的。既然已经发生,过于感伤,只会让自己痛苦。”
她顿了顿,喘息了一下,才继续道,“很多时候,回想过去不好的事情,何尝不是一种痛苦?而想象未来将要发生的美好事情,又何尝不是一种快乐?”
她收回目光,重新看向萧祈,眼神里有一种历经磨难后的通透:“不必一直执着过去,立足当下,或许……才是最好的选择。”
其实,我是想说,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倚,虽至祸患,有你足矣。
萧祈呆呆地看着她,心头巨震。她没想到,身处绝境、承受着最多痛苦与不公的霍长今,反而在劝慰她。
霍长今轻轻捏了捏她的手指,试图让气氛轻松些:“我之前说要带你看江南烟雨,虽然没赶上时节……但沐夫人说,南诏的烟火,比北辰的还要好看。除夕的灯会,也十分漂亮。”
她眼中流露出一点点真实的向往,驱散了些许死气:“我们去看看,好不好?”
萧祈猛地点头,将涌上的泪意狠狠逼了回去,扯出一个笑容:“好。”
爱与恨要怎么算才相抵呢?
我无法让你消弭恨意,因为那一次次的痛苦是你自己一个人咽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