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记住是食客(第2页)
她没穿警服,套了件再普通不过的T恤牛仔裤,趿拉着人字拖就扎进了警队宿舍附近一个最大的菜市场。在她看来,脚底板沾不上地气,耳朵里听不到巷议,这警察就当得隔了一层。
在白城跟着老所长学的第一课就是:最大的线索,往往不在卷宗里,而在老百姓的“唾沫星子”里。
在一个卖中药材的摊档前放缓了脚步,目光似是不经意地扫过那些形形色色的药材。
“阿姨,咁多药材,有冇尐后生仔来买尐古灵精怪嘅?”她操着刚学来、还带着明显地道大碴子味儿的粤语,笑嘻嘻地搭话。
阿姨被她这口音逗乐了:“阿女,你啲白话要练练咯。后生仔多数识煲汤咩?都系买尐枸杞菊花下火啦。”
廖繁春也不恼,顺手买了二两枸杞,接着唠:“可不是嘛!我就好奇,听说有些啥药材,跟那个啥……‘冰’一起,能弄出更厉害的东西?”她声音压低了点,眼神却清亮。
阿姨脸色微变,左右看看,才低声道:“靓女,唔好乱噏啊。但系前两日真系有个生暴人,来问过硼砂同磷嘅分量,问得好仔细,我冇卖俾佢。”
廖繁春心里“咯噔”一下,硼砂和磷……这些都是制作“蓝冰”后期提纯、增强效果可能用到的辅料。
脸上笑容不变,又跟阿姨扯了几句养生经,才拎着那包枸杞晃悠开。这看似闲聊的几分钟,信息量却不小。
那个“生暴人”,看来是一条待挖掘的线。
她这边用脚步丈量着广城的市井脉络,另一头,禁毒大队的分析室里,张锦已经对着一屏幕的数据枯坐了两个小时。
晨光透过百叶窗,在她无框的眼镜片上切割出细碎的光斑。
指尖下的键盘声密集而稳定,像是永不疲倦的心跳。
屏幕上,全市近三个月所有娱乐场所的报警记录、电力异常消耗记录、化学品流通报备清单……无数条数据流在她脑海中交叉、比对、构建模型。
她习惯性地去摸桌上的马克杯,想喝口水,却发现杯子里空空如也。
目光稍移,落在旁边一份刚送来的内部简报上,标题是《关于新型合成毒品“蓝冰”在娱乐场所流窜的预警通报》。
简报旁边,还放着一份廖繁春的调职档案复印件,扉页照片上的姑娘笑得没心没肺,眼神却透着一股子澄澈的韧劲。
张锦的指尖在廖繁春的照片上停顿了一瞬,随即移开,重新回到键盘。
那个东北来的女警,在她心里的存在虽然细微,却确实有影响。
她不喜欢计划外的变数,更不习惯那种过于外放、仿佛能灼伤人的热情。
“张工,”技术组的小王探头进来,“上次你说要重点排查的几个关联账户,有动静了,有一笔五万块的资金,从‘万芳酒店’名下一家皮包公司,汇到了城西‘富渔面馆’的老板个人账户。”
张锦精神一振:“时间点?”
“就在昨天下午,‘蓝冰’最新一次出现在‘魅色’酒吧之后四小时。”
“巧合?”张锦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目光锐利起来,“继续盯紧,查资金流向,看有没有化整为零。”
“明白。”
小王离开后,张锦轻轻呼出一口气。
‘富渔面馆’……这个名字,第一次以如此清晰的方式,与“蓝冰”联系了起来。
她拿起内线电话,想通知外勤组安排摸排,手指按在号码键上,却犹豫了。
昨天摸排,廖繁春的“鲁莽”固然立功,但也打草惊蛇。现在去富渔面馆,派谁去最不容易引起怀疑?
她的脑海中,不自觉浮现出廖繁春穿着T恤人字拖,在市场里跟阿姨唠嗑的样子。
那种天然的、毫无警察痕迹的市井气,或许正是现在最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