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否(第3页)
她顿了顿,环顾四周,声音压得更低,带着一丝凝重:
“不过,朝里头嘛……你也知道,从来不缺嗡嗡叫的苍蝇。
这两天又开始有杂音冒出来,说什么劳师远征,空耗国力,万一陷入泥潭如何收场……
都是一帮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家伙!我给你提个醒,你心里有数就行。”
萧华棠眼中寒光一闪,方才面对太后装出来的柔顺哀愁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凛冽威仪与不屑:“跳梁小丑,蜉蝣撼树,何足挂齿!”
她沉吟片刻,目光灼灼地看向林楚楚,带着托付:
“楚楚,军中往来的文书脉络,还需你帮我多留心。
尤其是涉及到西陲前线物资调配、转运速度的,哪怕是最细微的短缺迹象或人为拖延的蛛丝马迹,务必立刻告诉我!”
“明白!”林楚楚收起玩笑之色,郑重点头,“包在我身上。”
送走雷厉风行的林楚楚,花厅内重归寂静。
这份寂静比之前更显得空旷,就像抽走了最后一丝活气。
萧华棠缓缓走到窗边,望着庭院中那些在深秋寒意里日渐凋零、显出颓败之色的花木。
良久,她转身回到舆图前,目光落在旁边书案上。
那里静静躺着一支沈清弦惯用的紫毫笔。
她伸出手,指尖轻轻拂过光滑温润的笔杆。
她拾起笔,蘸饱了浓墨,在舆图旁铺着的素白宣纸上,摒住了呼吸,手腕悬停,所有的担忧、恐惧、刻骨的思念与无处安放的柔情,都凝聚在笔尖。
终于,她手腕微沉,缓缓写下两个力透纸背的字:
安否??
墨迹淋漓,在纸上缓缓化开,如同她无边蔓延的牵挂。
笔尖似乎带着千钧重量,在收笔的瞬间,微不可察地颤抖了一下。
她知道这墨迹未干的询问无法寄出,即便能寄出,穿过这千山万水、烽火连天,也不知何年何月才能抵达那人手中。
但这已然成了一种无声的仪式,一种将内心翻江倒海的忧惧与蚀骨的思念,倾注于墨、诉诸于纸的唯一慰藉。
一声压抑得极低的叹息,终是逸出了唇瓣。
与此同时,远在数千里之外的西陲军营。
中军帐内,油灯的火苗在穿帐而入的寒风中不安地跳跃着,将沈清弦伏案的身影拉长,投在粗糙的营帐壁上。
她刚刚批阅完一摞军报,揉了揉酸涩的眉心。
案头,一张信笺铺开。
她提起笔,沾了沾墨,落笔却是停顿了几次。
最终,纸上只留下寥寥数语:
行程尚安,已过落鹰峡。天寒,将士安。勿念。?
字迹工整,力透纸背,如同她的为人。
写到此处,笔尖悬停,仿佛有千言万语哽在喉头。
营帐外呼啸的风声,夹杂着隐约的刁斗声,更添几分寂寥。
她深邃的眼眸凝视着跳动的灯火,片刻后,手腕微动,在那冷硬的报平安之后,添上一句笔触明显轻柔了许多的话:
衣衫足厚,勿忧。?
写罢,她拿起信纸,凑近那簇摇曳的火苗。
橘黄色的火焰贪婪地舔舐着纸角,迅速蔓延,洁白的纸张蜷曲、焦黑。
最终在她沉静的注视下,化为几片轻盈飞舞的灰烬,散落在冰冷的空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