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83章 总理朝政(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话音未落,殿外雷声炸响。暴雨倾盆而下,冲刷着百年朱墙琉璃瓦。而在千里之外的嘉峪关战场,苏蘅率领小队突袭成功,缴获敌方加密电台一部,并截获关键情报:扎尔泰残部将于七日后联合蒙古王公,在阴山举行秘密盟誓,意图拥立伪帝,宣布西北独立。

消息通过电波传回中枢。贾琏正在昭明医学院工地督工,接到秦骁急报后立即召集群臣议事。会上分歧激烈,有人主张大军压境,武力镇压;有人则恐引发民族动荡,建议安抚招安。

贾琏沉默良久,起身取出一幅巨幅地图,指向黄河几字弯处:“诸位可知,这片土地为何千年战乱不断?不是因为民风彪悍,而是因为愚昧。孩子们从小听的是‘天命所归’,读的是‘男尊女卑’,连喝水都要看土司脸色。他们不知道自己有权选择人生,所以才容易被人用一句‘恢复祖制’骗去卖命。”

他转向军事长官:“调五百防疫corps女兵,配发教材、药箱、测绘仪,即刻北上。我要的不是军队,是一支‘文明远征队’。她们的任务不是杀人,是办学、治病、修桥、测地。每进一村,必建一所夜校,教会村民识字、防疫、记账。”

众人哗然:“这……这岂非舍本逐末?叛乱当前,竟去教人写字?”

“正因叛乱当前,才更要教人写字。”贾琏声音沉稳,“当一个人学会了看地图,他就不会再相信‘皇帝住在云端’;当他明白疫苗能救命,就不会再跪拜跳大神的巫师。我们要打败的不是几个人,而是一种活法??那种让人甘愿做奴隶的活法。”

十日后,第一支文明远征队抵达鄂尔多斯草原。她们在风沙中搭起帐篷学校,用羊皮纸印制拼音识字卡,教牧民孩子拼读“水”“药”“法”“权”。起初无人响应,直到一名女医治好了部落首领儿子的肺炎,人们才渐渐靠近。

一个月过去,七个营地开设了阅览角,播放幻灯片讲述人体构造;两名蒙古少女报名参加兰州医学院考试;更有老萨满主动交出世代相传的“神谕骨片”,请求翻译内容??结果发现不过是某位祖先记录的牛羊数目。

而在阴山深处,原定盟誓之日,仅有寥寥数人到场。多数王公派来使者表示:“我们的孩子正在上课,不愿再听你们讲过去的故事。”

扎尔泰闻讯呕血昏厥。其幕僚哀叹:“我们输给了书本。”

捷报传至京城,宁桓大喜,欲加封贾琏为“文正公”。贾琏坚辞不受,只求两件事:一、将《女性医学基础》列为全国医官必修教材;二、允许昭明医学院招收首批男生,打破“女子专属”标签。

“为何?”宁桓不解,“这不是削弱女子地位?”

“恰恰相反。”贾琏笑道,“唯有当男子也愿意学妇科接生、研究育儿营养,才算真正承认这些事的价值。否则,永远只是‘女人该做的琐事’。”

宁桓沉吟许久,终点头允准。

春回大地之时,昭明医学院迎来第一批男学生。开学典礼上,黛玉挺着六个月身孕登台演讲。她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有人问我,身为女子,为何执着于解剖尸体?我说,因为我见过太多母亲死在产床上,只因医生不知子宫何处破裂。我不怕脏,不怕忌讳,只怕无知比刀更利。”

台下寂静无声。一名来自乡下的男生颤抖着举手:“老师……我能……能毕业后回村里开个小诊所吗?教媳妇们怎么接生?”

“当然可以。”黛玉含泪微笑,“而且我会为你骄傲。”

典礼结束,贾琏扶她下阶。夕阳洒落校园,照见实验室窗口忙碌的身影,操场上传来女生踢足球的欢笑。远处钟楼敲响五下,广播站开始播放今日新闻:“据最新统计,全国女子书院已达三百七十二所,在校生逾十万。国民觉醒社发起‘万家灯火读书计划’,承诺十年内使每个村庄都有夜间识字班……”

贾琏忽然停下脚步,凝视西方天际。那里晚霞如血,似有无数先烈英魂在注视这片土地。

“你在想什么?”黛玉轻问。

“我在想阿?。”他低声说,“还有那个被烧毁的女塾,那些没能活到今天的人。我们走得再远,也不能忘了是谁用骨头铺了这条路。”

黛玉靠在他肩头:“所以我们要继续写下去。写给还不识字的孩子,写给还未出生的婴儿,写给所有相信明天会更好的人。”

夜幕降临,万家灯火次第亮起。在京城,在边陲,在渔船,在窑洞,无数双手翻开书页,照亮黑暗。

而在遥远的北极星下,一艘驶向美洲的客轮甲板上,宝琴倚栏南望。她手中握着一封家书,写道:“妹已入哥伦比亚大学化学系,同窗皆惊华人为何女子亦可研习硝石提纯。我笑而不语,只将《女子科技博览会纪要》置于案头,任其自行领悟。”

她抬头望月,轻声道:“二哥哥,你看,光正在走出去呢。”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