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75章 汉王仁义(第3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赵与芮在最早只准官方造船厂造千料以上大船,民间到官船厂来买,当时还血赚了一笔。

但后来随着宋军水师越来越多,民间需求越来越高,官方船厂只造千料以上都不来及。

元贞十四年,赵与芮再下令,民间可造千料以上船只,但出售需经官方审核。这个命令下来后,官办船厂的压力减轻不少,大宋水师的船只也得以速度增加。

现在仅婆罗和新马两省之间,官方有两个大型造船厂,民间有六个,共八个大型造船厂。

其余当地原有的小型造船厂最少有二三十个。

婆罗港北面和南面各有宋军一个官方造船厂,主要造海船和商船,少量造战船。

赵祺今天到后,发现港外如乌云遮日,铺天盖地全是各种船,而且大部份是千料及以上。

他的船一时间上不了岸,只能换小船划到岸边。

等上岩后,当地水师指挥丁海峰上来汇报,朝廷正向这边集合船只,因为从各个地方来的,比如汉州,福建,海南,安南,占城等,大伙乱哄哄拥过来,次序有点乱,现在船太多,堵住港口了,后续正常通过的商船都不好走。

赵祺立马下令,朝廷集合的船,到婆罗西北港口(西加里曼沿岸)靠岸,休整,等待命令。

北面的海道让出来,让正常行驶的船走。

但海上命令也不好传达,足足三四天时间,宋军才疏理好海面的船只,同时安排指挥船,后续做好带路服务。

从三月初到五月,大宋各地船只不停往婆罗来。

所有船只先集合在婆罗西加里曼附近,赵祺每天都去观看,自己也非常震惊,第一次发现我大宋动员能力这么强?

五月初八时,水师指挥丁海峰汇报,已经到的船有一千四百艘,其中九成以上是一千料及以上大船。

归属水师有四百多艘,归属国有企业公司有五百多艘,另有部份是大宋一些重要商行的(这些商行都是常年和宋军做生意,有合作),比如像秦家秦琛家里,也来了两百多艘船。

六月开始,首批三百艘大型船带着大量的物资粮食出发,经马六甲海峡,到孟加拉和德里苏丹交界处。

当天赵祺也随船跟去,因为他负责运输这件事,他想看看宋军整个过程是怎么样的。

等他的船到了岸边,就见岸边黑压压数不清的人头,不知有多少万人在,有的在干活,有的就坐岸边上。

这边是有名的恒河口岸,宋军在这里强征了当地人建造了港口,但港口新建,时间关系,现在不够大,只能两三艘船一起停。

于是赵祺让宋军的船,两三艘的一起进去,等前面的船走了,后面的船再跟上。

赵祺跟在第一艘船上,第一个靠岸,越近越是震憾。

现场人海茫茫,全是被宋军强行迁移的德里苏丹和孟拉加人。

所有人都是拖家带口,人群中到处都是哭喊声。

但岸边宋军一管,赵祺的船是不带人的,他的船靠岸后,当地指挥就上来拜见他,然后两人聊着天看他身后的船。

他身后的船第二个靠岸,一靠岸,岸边的人流像潮水似的被驱赶着往船上去。

船上有岸边的宋军刀枪严阵以待,形成一条狭窄的通道。

人们哭喊着被推上船。

稍有慢点,就可能被后面的人挤到海里。

这场面赵祺在爪哇时看到过,但当时爪哇没这么多人口,宋军也没这么凶狠。

今天现场人口远远超过爪哇时,港口也不大,所以非常拥挤,不时有人被挤下海。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