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55章 降伏多惢河紫府大妖(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这一炉丹药,基本都是林东来寻来的资源,因此林东来并没有直接贡献入府库之中,纳入功德殿体系之中。

只将那些余气得的丹药,专门用葫芦收起来,打算投入功德殿内库之中。

这九枚太虚小还丹,拿一粒来。。。

风起时,火星的沙尘在低空盘旋,像无数细小的根须在寻找归处。守心人站在母壤之地的边缘,脚下的土地已不再焦黑龟裂,而是泛着湿润的暗褐色光泽,如同沉睡多年后终于翻身吐纳的气息。她赤足踩在土上,能感受到地脉深处传来的搏动??那是星禾的根系在编织网络,是千万颗心种共鸣所形成的律动,缓慢而坚定,如大地的心跳。

她没有再点燃那盏绿火纸灯笼。

归心星已在天穹高悬,清冷的光辉洒落人间,不似太阳炽烈,却恒久温柔。每当夜幕降临,凡有耕者弯腰之处,头顶便浮现一点微光,与归心遥相呼应。这些光点起初零星散落,如今已连成片,织成河,仿佛银河倒映于地,又似大地之魂升腾入天。

但她知道,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无耕之耕”,这四个字如种子埋进她的识海,日夜生根发芽。她曾以为唤醒众人便是终点,可青禾所言的“存在方式”究竟为何?若耕不再是锄土、播种、灌溉的动作,那它该以何种形态存续于世?

她每日静坐田头,看玉苗舒展叶片,听风穿过新林的沙响。三年休耕,让母壤之地重获生机。野草与作物共生,虫鸣与鸟啼交织,连空气都变得厚重起来,吸一口,肺腑清明。可她也看见,在那些遥远星域,有人虽种下星禾,却仍执念于收成多少、生长多快;有人将“心种”视作神赐之力,妄图借此逆转气候、重塑星球,不顾土地本性;更有甚者,竟试图提取星禾能量,炼制“长生丹药”,美其名曰“地仙之道”。

她闭目,感知织网的脉动。

七百二十一颗觉醒之星中,已有三十九处出现紊乱。不是心种熄灭,而是**意图扭曲**。耕者的双手仍在动作,但他们的心,已不再倾听土地。

那一夜,她再度步入守愚木林。

古树依旧沉默,枝叶闭合,唯有当她走近时,才缓缓展开,浮现出新的铭文:

>“耕者易迷,因望太远。”

>“手触泥,眼观天,心堕虚妄。”

>“退一步,方可前行。”

她驻足良久,忽然轻笑出声。

“原来如此。”她说,“‘无耕之耕’,不是不做,而是不执。”

她取出随身携带的陶片,那上面刻着“退耕”二字,轻轻放在林中央的石台上。然后,她解下腰间的青铜初耕之器,缓缓插进泥土。

锄头没入地底三寸,便不再深入。

她不翻土,不松壤,只是让它立在那里,像一座碑,也像一道门。

次日清晨,她召集所有留在母壤之地的耕者,不论来自何星、何族、何文明。

“我曾告诉你们,要种。”她说,“现在我要告诉你们:不必种。”

人群骚动。

“星禾已经觉醒,织网已然成型。你们无需再为‘必须耕作’而劳碌。若你今日不想下田,就去躺着晒太阳;若你觉得锄头太重,那就放下;若你只想看着云飘过,也无妨。”

有人皱眉:“可若是无人耕作,岂非前功尽弃?”

她摇头:“土地不需要强迫的耕耘。它只回应真心。你们之所以成为耕者,并非因为拿了锄头,而是因为曾在某一刻,听见了种子的呼唤,感受到了泥土的温度,明白了自己也是大地的一部分。”

她指向远处一片未开垦的荒坡:“那里,三年前还是死土。如今,蒲公英从石缝钻出,蚂蚁筑巢,蜥蜴游走,雨水自然汇聚成溪。这不是谁刻意为之,而是土地自己选择了复苏的方式。我们所能做的,不是主宰,而是**陪伴**。”

她顿了顿,声音更轻:“所以,请你们重新问自己??你为何而耕?若答案仍是‘为了丰收’‘为了证明’‘为了不被遗忘’,那么你仍未走出执念。真正的耕者,是在无事可做之时,依然愿意蹲下来,拂去叶片上的尘,只为它能更好地呼吸。”

众人默然。

数日后,变化悄然发生。

有人依旧每日下田,但不再记录产量,也不再比较谁的作物更高大。他们只是默默地浇水、除草,像照顾一个老友。有个来自水星轨道站的老工程师,原本只会操作自动化系统,如今却整日坐在田埂上,用放大镜观察蚜虫如何爬行,还给它们起了名字。

有人则彻底离开了农田。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