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十鞭修(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荧蝉的茶饮铺子从筹备到开业,中间隔了近一个月。

新铺子开业,时临中秋,她特地在小茶铺里开了火,蒸了几笼屉的各色点心,在茶铺里售卖。

茶饮铺的布置的与别人家不同,一楼位置不多,荧蝉便在中间立了几扇山水屏风将左右分隔。左侧堂食,右边用透光的纱缀着雕花木杆分隔,勉强能算个雅座。楼上她和连翘忍冬两个小娃娃住着,是以用来做生意的地方,也就一楼那一点点大的地方。

茶饮铺子的生意因为中秋,订出去不少点心,生意还算不错。她白日里在堂中调制茶饮和点心,外间送茶打扫都是那两个小女娃的活。

买过来后调教了一个月,如今人白净不少,个子也长高了。看的客栈张娘子直喊这俩丫头遇到好人了。

荧蝉的茶用的不算顶好,一分价一份货,她本钱有限,只靠手艺在品质范围之内做到口感的极限。

因此即便荧蝉这里地方不大,每日能迎接的客人有限,但生意也一直颇为稳定,短短时间便积累了一批忠诚茶客。

过了早食,荧蝉和忍冬连翘两个半大女娃在一块收拾新得的嫩藕。

一大木盆,莲藕在里面堆的冒尖,就是她们三个撑死也吃不完。

宋虚淮进门便看见这一大门鲜藕,莞尔一笑:“同济客栈张娘子送的?”

荧蝉抬头见是宋虚淮,无奈的笑着点头:“正是,张家姐姐说她家乡下的荷塘藕多的吃不完,给街上邻居都送了不少。”

“过几日我要找她买些秋蟹来做酱,这荷塘水好,藕雪白脆嫩,养出来的蟹也一定好吃。”

说曹操曹操到,客栈的张娘子急吼吼的冲进来,端着大海碗就做到荧蝉边上:“快尝尝是不是你说的那个味儿。”扭过头又对宋虚淮笑:“宋郎君也在?今儿来送什么书?”

张娘子仗着荧蝉看不见她,眼神明目张胆的在宋虚淮和荧蝉之间来回转悠,看的宋虚淮耳根微红,却不闪躲,反而将自己早已准备好的书册拿出来,无声摆放到桌案上。

“今日是周易,此书晦涩,周娘子若有不懂,可派人去隔壁寻我。”

荧蝉将嘴巴里的脆藕咽下,先向宋虚淮道谢,而后亲手做了他时常喝的茉莉浆送去。

不忘与张娘子说这卤藕还有何处欠缺。

“旁的倒还罢了,只是这锅不能用铁锅来卤,否则这藕卤好的颜色便容易发蓝,姐姐换一换陶锅,横竖这藕是闷出来,不必煮的软糯,不用铁锅也不打紧。”

张娘子原本还看着和卤好的藕灰蓝灰蓝的不敢吃,没想到尝过之后才知晓美味,没想到来问过荧蝉,才知晓这莲藕发蓝竟是与锅子的材质有关!

“若是真能弄的又好看又好吃,那我和你姐夫可真得谢谢你!如此咱们那客栈也能多一分收益。”

荧蝉和张娘子从莲藕说到谁家娶新妇,谁家丧妻苛待幼子幼女,甚至连来往商贩,有时也会因一些出格举动,被张娘子拿来与荧蝉说道。

宋虚淮坐在边上读书,荧蝉和张娘子的声音不大,虽然有意压着声音,但他还是听得见。

中间有一层薄薄的轻纱,宋虚淮看不见荧蝉,只能看到两个依偎在一处的影子。

不多时,下了学的学子三三两两的过来,点上一杯茶,有书的自己看书,没书的偶尔也会去那一层小书架上寻摸一两本来看,宋虚淮坐了一会儿,等人多了,便主动离去。

他走时,荧蝉已经换了位置,坐在台后,莹白的指尖轻巧的拨弄算盘。

忍冬收拾完宋虚淮的茶桌,小声道:“宋郎君今日也没给银子。”

笑的荧蝉轻轻点了一下女娃的额角:“他给的东西,比茶钱贵重的多了,勿要在乎这等小事。”

忍冬不懂,但看荧蝉半点不在意的模样,噘噘嘴跑去和连翘说话。

荧蝉盘了一圈帐,发现茶铺的盈余还算可以,赚的不算多,但至少不会亏本。

临近中秋,荧蝉琢磨着做些点心,放到客栈和茶铺里售卖,这边中秋前后会有天南海北的商人到青墨府周边收取文房四宝,自然也会到她们镇子上来。

中秋前后天气还算干爽,趁着还未入冬,荧蝉收了好些棉花,弹了三床大棉被。

忍冬连翘两个铺她换下来的铺盖,上头盖新被。

她自己则铺一床盖一床,也算享受一把软卧锦被。还不到日子,试了试,那厚实被子便叫荧蝉收到柜子里去。

“如此,今年年底也能过个好年了。”

一切走上正途,生活收支相抵,日子平顺,手有余银,不出意外再过几年,她便可将这宅子盘下来,彻底在此处扎根。

如今人人都唤她周娘子,她也在户籍做给自己更名为周恒蝉,从此再无人知晓她的过去,她的不堪。

·

中秋临近,沈麟的酗酒之症不减。颓废落寞,终日郁郁之状连皇帝都有所耳闻。

傍晚,沈麟从存波堂回苍山院正房,和母亲一番深谈,沈麟心如止水,只是止不住的疲惫,仿佛整个人又回到了当初被寒食散侵蚀时的模样,身体和灵魂同时被无形之物一点点穿透啃食。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