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百身莫赎(第1页)
风云变化的夏天就这样在一桩接一桩的将相下狱中过去,暑去秋来,已是到了镇国公及谢家秋后处斩的时候。光王赵煜自从先前在皇宫里长跪后得知庆元帝属意自己,因而要铲除谢家外戚之后,果然没有再求情,甚至连探狱亦不曾有过。
然而行刑前夕,牢狱里竟无端起了一把火。
彼时夏秋之交,正是风高物燥,火势瞬间蔓延,浓烟障目,一时乱作一团。所有执勤的狱卒杂役悉数被调遣去打水救火,等他们回过神来,关押镇国公及其亲眷的几间牢房锁链已被砍破,里头的人不翼而飞。
赵煜亲自带了一队心腹死士去劫的狱。为掩人耳目,他们兵分几路,乘着夜色分别将人从几条地道带离城门,最后在京城外的一条荒路上汇合。
快马、干粮、盘缠、假身份的通行令皆已提前备好,赵煜穿着夜行衣,心跳如擂,身上的夜行衣已沾满火场的烟灰、地道的尘泥与紧张的汗水,向来是天之骄子的人,从未像今夜般狼狈。
他却只是嘱咐道:“外公,几位舅舅姨母,快走吧。”
镇国公深深地叹了口气,“煜儿,你不该救我们。若我们走了,你怎么办?”
行刑前丢了重犯,以他们之间的关系,赵煜定会成为首当其冲的怀疑对象。
赵煜倔强地抿了抿唇,“出事了有我扛着。”
“好!不愧是我们谢家女所生的好儿郎,外公没有看错你。”镇国公大笑一声,在他肩上重重拍了拍。
电光石火之间,他沟壑纵横的脸上厉光一闪,趁势拔出赵煜腰间佩剑,转身刺入身旁景通侯的腹中。
“舅舅!”赵煜大惊,却发现刚刚被他救出的其他谢家人,亦如镇国公一般抢夺过侍卫的佩剑,没有片刻迟疑就刺向彼此心脏。
衰兰古道,顷刻伏尸数具。
赵煜双腿一软,跌坐在地。自小看着他长大的姨母、舅舅,簇拥着他读书骑猎的表兄表姐,在他完全反应不过来的一瞬间都死了。他恍惚地,怔怔地仰头看着镇国公:“你们……这是做什么?”
明明他已经将他们都劫出来了,马匹行李在此,他们往前跑便可逃脱了,为什么要在此时寻死?!
镇国公将剑横架在脖颈之间,沟壑纵横的脸上依旧笑得豪迈:“煜儿,你是条好汉,但我们谢家同样没有一个孬种。”
“不,不!”赵煜要扑上去夺剑,镇国公却退后一步,将刀嵌得更紧。
“等等,煜儿,听我说。”镇国公冷静地看着他,“谢家墙倒众人推,唯有你大义灭亲,亲自诛杀逃狱的罪臣,方能赚取声望民心。我为你在仪鸾卫中安插了内应,必要时候,你们里应外合,皇位便是你囊中之物。”
“什么狗屁民心!”赵煜大喊,“父皇已属意于我,天命所归,谁敢不服?外公,将剑放下,你不必如此!”
镇国公摇了摇头,笑意似讥似苦,“你父皇惯会骗人,从他真的对我下手时,我便将一切都想通了。煜儿,你在众皇子之中是最出色的,为什么东宫数易其主,偏偏都不曾轮到你?”
赵熠一滞,就在这迟疑的一瞬,温热的鲜血已喷溅在他脸上。
“外公!”赵煜瞠目欲裂。
“殿下,即使不论你的皇子身份,你亦是外公最中意的外孙。从今日起,谢家再不能作你的羽翼了,遥待你一朝真龙归位,冠冕加身,我等在黄泉之下……九死未悔。”
镇国公倒在血泊中,如风中摇曳残烛,他抓住了赵煜的手,仍然是笑,豪迈地笑,像视死如归的好汉;慈祥地笑,如最普通的老翁。赵煜恍惚间想起去年冬天,觉月寺里那位贺太夫人被自己杀死前,亦是如此笑着,叫他亦分辨不清,究竟他当日挥下的刀最终斩中了谁——或许正是如今的自己。
水深激激,蒲苇冥冥。秋风吹残一地乱红。
往昔他只视人命如草芥,今朝才知原来他亦是刍狗。
。
天蒙蒙亮,雪里蕻正睡得香甜,半梦半醒间忽见一道身影伫立在床头,吓得他激灵一下,一个鲤鱼打挺便要坐起,无奈因肚子太大而中道崩殂,重新摔回枕席上。
“唉哟!”雪里蕻嚎了一声,这下是真的全清醒了,见是赵煜,当即气不打一处来:“大清早的干嘛在这吓我!”
以往雪里蕻开骂,赵煜必定会回嘴奚落一番,但今日雪里蕻却久久没有听他说话。抬头一看,只见赵煜脸色苍白得没有一丝血色,偏偏身上、额发上、甚至是那张艳丽的脸上都带着凝固的血迹,显得格外阴冷和诡谲。
出什么事了?雪里蕻被困在这里,对外面发生的事一无所知,只知道赵煜近来鲜少再得意地说夸耀自己如何胜过太子,甚至都鲜少来骚扰他,便隐隐推测这人约莫是在外头受了挫。如今看见赵煜这副丢了魂的模样,迟钝如雪里蕻也嗅到了危险的气息,他本能地往床尾缩了缩,一双圆溜溜的眼睛警惕地盯着面前男子:“你……倒台了?”
静了片刻,赵煜才像回过神的模样,干裂的嘴唇一张一合:“不,今日以后,我的皇位终于稳固了。”
“你杀了太子?!”雪里蕻惊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