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难匿(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王富回想起自己这两日里的遭遇,越发觉得那外乡的小白脸就是专来克他的。

今日天刚亮时,他便迷迷糊糊地醒了过来,还未来得及庆幸那人没将他抓去县衙,就被一个面有刀疤、凶相十足的青年捕快给薅了出去。

可他又哪里会是束手就范的怂包性子?

自打被那刀疤脸押出水神庙,王富就四下张望起来,还真给逮到个上佳的逃跑机会。

只见不远处的渡船上刚走下一行人,为首的是个相貌普通的中年妇女,看打扮像是哪户有钱人家的嬷嬷,正招呼着岸上的车夫将马牵过来好方便上车。

随后下船的则是位以薄纱遮面的娇小女子,不顾晨光朦胧和舟车劳顿仍戴着精美的步摇和流苏耳饰,一瞅便知那是个身价不凡的金鸭子。

于是,他心生一计,先以“人有三急”为由哄骗着刀疤脸为他松了绑,然后撒腿就扑向那个正颤颤巍巍往岸上走的小丫头。

擒人,拔簪,一气呵成。

待三名捕快赶过来时,他正用长簪的尖端指着少女的喉头。

“我不图别的,只求你们能让我上船。待我顺利过江之后,自会想法子将这金贵女娃送回来。可若是你们不肯放我生路,那就休怪我死到临头要拉人垫背了!”

王富将簪头抵在少女的颈侧,冲众人如是高喊道。

打头的捕快摸了把自己左脸的刀疤,戾气直冲脑门。

可还没等他动手,站在一旁的嬷嬷就先叫嚷了起来:“唉哟,各位好汉莫要冲动!我家娘子可是黄四爷的嫡长女呢!这刀枪无眼的,万一将我家娘子给伤着了,谁能担待得起哇!”

她口中的“黄四爷”便是出资修建水神庙的那位弋陵豪绅,黄季。

黄家世代经营船运生意,虽说只是白衣商户,却因多年来一直承接官家漕运生意而与当地衙门颇为交好,且水路生意又多少会同帮派兄弟有些牵扯,如此一来,无论黑白两道都得敬他三分,即便是在建兴帝下大力气治理漕帮,江湖已无人胆敢露头的今日,黄氏在弋陵仍算是一股不容小觑的势力。

不知是不是想起了这茬,又或是阿姎之前说过的那句“马上就要进黄家给黄娘子做贴身丫鬟”,王富在听到嬷嬷这么说后,不禁怔愣片刻,下意识放松了手劲。

就在他迟疑的瞬间,眼前突然闪过一道白线,继而手肘猛地传来刺痛,然后就像是被人敲了麻筋一般,整条手臂都木了起来。

“嘶……”手中长簪应声落地。

被挟作人质的黄娘子看着又矮又瘦,身段却是意外的灵活,在王富撒手的瞬间,她就瞅准机会朝自家嬷嬷跑去,顺利逃离他的控制范围。

看见脚边落下的那粒石子,王富一阵心有余悸,忍不住暗骂:他奶奶的,阴魂不散的小白脸!

就这样,三名捕快总算是有惊无险地将他押回县衙,待到堂上舌战一番,又在铁证面前认怂服罪后,天色已是晌午过后的光景。

王富狠狠攥了把牢房铺地的稻草,满心懊悔地想,都怪自己心念动摇,试图携款逃出弋陵,否则便不会进那水神庙,更不会遇到天杀的小白脸。

兴许……他也不会被捉拿归案。

想到此处,王富气得猛捶大腿,却又没有旁的办法。

要知道,若非小白脸曾以他乡下寡母的性命相要挟,他本打算在上堂之时将那人也一并咬出来,索性来个“同归于尽”的,如今却只能老老实实地签字画押,再巴望着刘县尉等人能看在同为圣女做事的份上,帮忙把他从牢里捞出去。

王富想,毕竟他在圣女座下效力已有不少时日,素日里也将侍奉圣母时该有的那副虔诚敬畏表现得淋漓尽致,怎么都算得上是圣使的得力帮手。

此番行事虽说是出了些岔子,但他到底也已循着指令将人带进弋陵,若花朝节时那人能够顺利得手,自己也算是立下了些许功绩,若圣母能念在他方才于刑讯时仍顶住压力,未曾吐露李全之死背后的秘密,更是合该再为他添上一笔苦劳。

如此一来,刘亢、廖庆等人怎能眼瞅着他秋后处斩?

“一定……一定还有机会……”他伏地叩首,口中不断地念叨着:“求圣母赐福!求圣母赐福……”

*

眼下真凶既已落网,江楚禾自然也顺利洗脱了冤情,田庸亲自做主将她当堂释放不说,还难得费些脑筋说了几句“见义勇为,不顾其害,实乃女中丈夫”之类的场面话,引得围观百姓也连连叫好,又议论起前年大疫时“归元堂”上下的种种义举,直到她穿过人群走到巷口之后才恋恋不舍地散了场。

经过这么一遭,江楚禾身心俱疲,脚下的步子也慢吞吞的,让尾随之人不免有些心疼。

司徒靖小心翼翼地与她拉开一段距离,却始终不敢让江楚禾脱离自己目光所及之处,只是她似乎心里还惦记着别的事儿,竟没注意到自己身后还跟着个尾巴。

按说眼下衙门已经拿了真凶,她的冤情终得昭雪,应当一身轻松才是,可今日的田庸实在是同往常百姓口口相传中的大不一样,江楚禾难免有些犯嘀咕。

她看得出来,田庸早在升堂前就已经做好了准备,他不仅事先了解过案情,查证过细节,甚至已派人控制了本案真正的凶手。

刘亢曾经说过,李全的尸身是正月二十晚间被发现的,如若此案一出,田庸便立即着手调查,那么在牛万金验出死亡时间后就不该怀疑到她的身上,更不会在次日将她拿入县衙候审。

也就是说,至少在此之前,本案还是由刘亢和廖庆这两位有意拿她顶罪的人在负责,而田庸应是之后才插手此事的。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