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酷真相(第1页)
地窖中的微光并未持续太久,取而代之的是从缝隙中渗入的、带着潮湿寒意的风。就在沈从砚与林以墨决定动用所有证据,做最后一搏时,一个他们未曾预料到的人,带来了决定性的消息,也带来了最残酷的真相。
来者是苏月白。她不知冒着多大的风险,才找到了这处隐秘的地窖。她带来了一些干净的衣物、食物和药品,但更重要的,是她带来的外界巨变与宫内秘辛。
“信王殿下。。。已于三日前,在张皇后及几位阁老的支持下,继位为帝,定年号为崇祯。”苏月白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也带着新朝伊始特有的紧绷感,“新帝甫一登基,便下旨彻查阉党,魏公公及其核心党羽皆已下狱。”
这是个好消息,意味着田尔耕最大的靠山之一已然倒塌。但苏月白接下来的话,却让地窖内的空气瞬间冻结。
“然而,新帝欲稳定朝局,清算阉党亦需循序渐进。吕芳。。。因其并非魏忠贤核心,且多年掌印,熟悉政务,暂时。。。未被波及,反而被新帝留用,以平稳过渡。”
吕芳未被清算!他依然是那个权势滔天的司礼监掌印太监!
这个消息如同重锤,砸在沈从砚心头。他猛地看向苏月白,一个可怕的猜想浮上心头。
苏月白迎着他锐利的目光,缓缓点头,证实了他的猜想。她深吸一口气,声音压得极低,却字字如惊雷:
“我冒险查看了部分已被封存的司礼监旧档,结合吕芳这些年的行事脉络。。。以墨,陷害你父亲林公的主谋,并非旁人,正是吕芳!”
尽管早有心理准备,但当这残酷的真相被赤裸裸地揭开时,林以墨还是觉得一阵天旋地转,脸色瞬间惨白如纸,肩头的伤口也仿佛再次剧痛起来。她扶住墙壁,才勉强站稳。那个将她从教坊司捞出、给予她一线生机的“恩主”,竟然就是导致她家破人亡的元凶巨恶!简直就是羞辱。
“为。。。为什么?”她声音颤抖,几乎无法成言。
“为了权,为了钱,也为了灭口。”苏月白眼中满是悲悯,“林公当年查北仓案,触及了吕芳通过田尔耕等人经营的、那条通往辽东的利益链条。吕芳恐事情败露,便先下手为强,罗织罪名,构陷林公,将其扳倒,既除了隐患,又能借此打击政敌,巩固自身权势。”
一切线索,在此刻串联成一条清晰而冰冷的链条!北仓案、辽东贪墨、林家冤案、韩承望冤案。。。其源头,竟然都指向了沈砚此刻名义上仍需效忠的上司吕芳!
沈从砚僵立在原地,面色铁青,握着那方印玺的手指因为过度用力而骨节发白。他一直知道吕芳并非善类,知道官场黑暗,却从未想过,自己畏若虎狼的义父兼上司,竟是如此巨奸!自己这些年来,竟一直在为陷害林以墨父亲的仇人卖命!甚至,自己手上沾的忠良之血,其中或多或少,都有吕芳的影子!
那他沈从砚,算什么?一把被仇人握在手中,指向更多忠良、也指向了亲近之人的刀?
何其可笑!何其可悲!
林以墨也看向了沈从砚,她的眼神充满了巨大的痛苦和一种近乎绝望的理解。她明白了,明白了为何他之前如此挣扎,明白了横亘在他们之间的,不仅仅是立场,还有这血海深仇造就的、几乎无法逾越的鸿沟。
他效忠的对象,是她的杀父仇人。
她追寻的正义,需要他的背叛。
地窖内死一般的寂静,只有三人粗重的呼吸声。那缕微光早已被乌云吞没,地窖重新陷入令人窒息的昏暗。
所有的证据,此刻都指向了吕芳。只要将这些证据公之于众,吕芳必然倒台,林家、韩家等冤案或许都能得以昭雪。
但是,然后呢?
沈从砚比林以墨更清楚朝局的微妙。新帝初立,根基未稳,朝中阉党残余势力盘根错节,辽东局势危如累卵。吕芳作为掌印太监,熟悉中枢运作,此时若骤然倒下,司礼监权力真空,必将引发朝堂剧烈震荡,甚至可能影响到辽东防线的稳定。新帝会为了几桩旧案,冒如此大的风险吗?
即便新帝有心,那些与吕芳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官僚、将领会坐视不管吗?一旦掀起大狱,牵扯无数,整个朝廷都可能陷入瘫痪!
他沈从砚,若在此刻背刺吕芳,递交这些证据,他就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但也可能成为引发朝局崩溃、边关不稳的罪人!
忠?义?家?国?
这四个字,如同四座沉重的大山,轰然压在他的肩头,要将他碾碎。
林以墨看着沈从砚眼中那剧烈的挣扎与痛苦,看着他仿佛瞬间被抽空了力气的背影,她什么都明白了。她知道了他的抉择将有多么艰难,知道了那“最终证据”背后,牵扯着何等沉重的乾坤。
她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发现喉咙被堵住,发不出任何声音。
沈从砚也终明白,自己守的是牢笼。
地窖里的空气仿佛凝固成了冰块,沉重得让人喘不过气。苏月白带来的真相,如同最锋利的冰锥,刺穿了所有伪装,将血淋淋的现实摊开在两人面前。
苏月白深知此地不宜久留,将消息和物品送到后,便匆匆离去,留下死一般的寂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