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章 约定(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第五章

夏日的太阳总像个不请自来的访客。当你还在朦胧的梦境与夜空边缘徘徊,它便「啪」的一声,将整个世界点亮。你忍不住眯起眼,在那一瞬间,能看见无数光线争先恐后地想冲破薄红色的眼皮,将睡眠的余温驱散得干干净净,只留下刺目而鲜明的清醒。

推开家门的那一刻,世界在光照下变得重新上了色。街道闪闪发亮,白墙晕开柔和的日光,树叶绿得更加通透,深浅不一的色彩彷佛第一次如此清晰地跃入眼帘。我从屋檐的阴影中怯怯地伸出手指,像试探般地戳向那片金色的巧克力瀑布,温热的触感立刻从指尖扩散开来。如果摊开整个手掌会怎样呢?感觉就像妈妈把刚凉好的水煮蛋放在我的手心,烫烫的,却不至于疼痛,只是一种饱满而真实的温暖。

「诗织——要迟到了,别再玩啦!」妈妈的声音从转角处飘来。我赶紧小跑着追上,彷佛连地上那道短短的影子,都成了我必须赛跑的对手。

走在通往幼儿园的路上,妈妈和几位邻居阿姨正聊得热络。我松开妈妈的手,在人群中踮起脚尖,努力搜寻那个熟悉的身影。身旁的其他妈妈们彼此熟络地交谈着,她们的孩子也三三两两地手牵着手,分享着从家带来的零食,或是叽叽喳喳地讨论著昨晚的电视节目。他们像一串串绑在一起的小铃铛,走起路来都带着热闹的脆响。

没有找到他,又望了望自己空荡荡的身侧,一股说不清的失落和担忧涌上来。终于,我忍不住挤回妈妈身边,用力拉了拉她的衣角,打断了她和阿姨们说到一半的话。

「妈妈,」我仰起脸,在大人们暂时停下的交谈声中,迫不及待地问:「恭弥的家在哪里?」

妈妈愣了一下,随即温柔地笑了笑,转向身旁的几位女士。「说起来,你们有谁和云雀家比较熟悉吗?」

几位阿姨交换了眼神,都带着些许无奈地摇了摇头。一位烫着卷发的阿姨开口:「那家人啊,不太跟我们来往的。总是看到那辆黑色的车接送,话都没说过几句。」另一位也附和道:「是呀,孩子也是那老先生在照顾,从没见过他父母来接呢。」

妈妈听完,对我露出一个略带歉意的表情。她弯下腰,理了理我的头发,轻声解释:「你看,大家都不太了解云雀君家的情况呢。他们好像……不太一样。」

车?是那个会动的黑色大箱子吗?这么一想,他确实总是和那位老先生一起,像变魔术般突然出现在附近,再缓步走来;放学时,也常是一转眼就不见踪影。我猛地刹住脚步,愣在原地,小嘴不自觉地微微张开,试图理解为什么他会「没有家」这个难题。

妈妈和其他家长的身影随着谈笑声渐渐远去,我却像被施了定身咒,双脚牢牢钉在原地。直到被一股温和的力量往前带了两步,我才如梦初醒,发现自己已经落在队伍最后头。

「真是的,再不走真的要迟到了。」妈妈折返回来,俯身一把将我捞起,稳稳地安置在臂弯里。瞬间被熟悉的温暖和洗衣粉的淡香包围,刚才还紧绷的小身体不由自主地放松下来,像只终于回到巢穴的小动物,安心地把脸埋进她的颈窝。她快步追上队伍,在我耳边轻声说:「等下你不是就会见到云雀家那孩子了吗?如果你想知道答案,就要靠自己勇敢去问哦。」

被放下来站在幼儿园门口时,我的脚步还有些犹豫。妈妈蹲下身,与我平视,目光温柔而了然——她早就发现了,每天我总是用目光在人群中急切地搜寻那个安静的身影,像只认准方向就义无反顾的小狗。她或许不明白我为什么偏偏对那个最疏离的孩子产生如此强烈的亲近感,但她读懂了我眼中纯粹的渴望。

看我嘴唇微微嘟起,妈妈忍俊不禁地揉了揉我的脸颊,笑道:「你看,就算不知道家在哪里,但你知道去哪里能找到他,对不对?」随后,她指了指那个总是衣着整洁、静静站在不远处的小小身影。

几乎在目光触及他的一瞬间,我脸上所有的小小阴霾便一扫而空,像被一阵快乐的风吹散了。我甚至忘了跟妈妈说再见,脚步已经不由自主地迈开,像只终于发现了同伴踪迹的小动物,又快又轻巧地朝他所在的方向奔去。

时间的流逝,对孩子而言是极其飘渺的。钟摆摇晃,影子倾斜,闭上眼是清晨的亮白,睁开眼仍是漫长的午后。然而,总有许多方式在提醒你,生活有着既定的节奏。

午睡醒来后,通常要唱一首儿歌。总有积极的孩子等不及音乐响起,就开始嚷嚷歌词,老师则忙着统筹此起彼落的稚嫩歌声,试图将这片混乱归拢成和谐的合唱。

当然,也有不喜欢唱歌的孩子,在房间里各自寻找安静的角落。比如云雀恭弥,他总是宁愿看着窗外发呆,说一句「太吵了」,也绝不愿加入那围聚的热闹。

也有像我这样,在这固定的节奏里,拥有自己小小仪式的孩子。比如又一次,在歌声将起未起之际,我便搬着自己的小凳子,熟门熟路地在他身边坐下。我们并排坐着,我时而学着他的样子望向窗外,时而却忍不住侧过头,悄悄地看他。我试图从他凝望的视线里,猜测到底是哪一片流浪的云朵吸引了他的目光,更在他沉静眼眸的倒影中,寻找着天空与云的答案。这个游戏,我乐此不疲。

直到老师的拍手声响起,才将我们短暂分开。又一日的课程,在归家的期待中步入尾声。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