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影帝徒弟我来负责狙击牧天一(第1页)
……
晚上七点五十分。
玉京城,星皇娱乐总部。
一栋气势恢宏的摩天大楼顶层,一间拥有巨大落地窗的奢华办公室内。
俞海峰穿着一身剪裁合体的白色西装站在窗前,单手插在西裤口袋里。。。
林默将那张标红的地图收进背包夹层时,指尖微微发颤。不是因为冷??德宏的夜虽带凉意,却远未至刺骨;而是某种更深的东西在血脉里苏醒,像冬眠的河开始暗涌。他抬头望向天幕,星子如钉,缀在墨蓝的穹顶上,仿佛无数双眼睛静静注视着这片土地上的动静。
苏瑶坐在火塘边,正用笔记本电脑整理前几站的数据。屏幕微光映在她脸上,勾出一道柔和的轮廓线。她忽然停下敲击键盘的手指,轻声说:“你有没有发现,从腾冲回来后,频谱仪记录的所有声波,都带上了‘回响层’?”
林默走过去,接过她递来的设备。屏幕上是一段刚采集的象脚鼓节奏,本该是清晰的基频与谐波结构,可如今在主信号下方,竟多出一层若隐若现的“影子波”,像是另一个时空的声音在轻轻蹭着现实的边界。
“这不是反射。”苏瑶调出对比图,“你看这里??相位差0。7秒,振幅衰减极低,不符合物理传播规律。它更像是……提前预知了我们要发出的声音,并做出了回应。”
林默沉默片刻,忽然起身走到帐篷外,取出竹笛,对着空气吹了一个长音??C调,平稳,无修饰。
三秒后,风中传来一模一样的音符,但音色更沉,像是由千人齐奏而来。
他猛地回头:“它在模仿我?还是……在补充我?”
苏瑶也走了出来,抬头望着山峦剪影:“也许都不是。它是在完成你没说完的话。”
那一夜,他们彻夜未眠。通过量子纠缠态音频分析模型(这是重庆实验室悄悄共享给他们的非公开技术),他们终于确认了一件事:那些“影子波”并非单一来源,而是由多个历史节点共振叠加而成??腾冲的战地广播、芒岗村的童谣、甘露寺井底的摩斯电码滴答声,甚至包括他们在德宏引发的跨国鼓点同步现象,全都被某种机制捕获、编码、再投射回当下。
“我们以为是我们在唤醒历史。”苏瑶低声说,“但实际上,历史一直在等我们接通电源。”
第二天清晨,村里长老请他们参加一场特殊的仪式。景颇族称之为“唤亲祭”,每逢重大节庆或亲人离世多年后举行,目的是让生者与逝者在声音中重逢。但这一次,长老说:“我们知道你们能听见‘那边’的声音。所以,请帮我们问问??我们的兄弟姐妹,在那边过得好吗?”
林默握紧竹笛,站在广场中央。四周燃起松脂火把,烟雾缭绕中,百余名村民围成同心圆,手中拿着铜铃、牛角号、木梆子,静待指令。
他闭眼,深呼吸三次,然后吹出一段旋律??不是任何已知曲调,而是他在梦中反复听到的一段歌,温柔而哀伤,像母亲哄孩子入睡时的低语。
第一个音落下,地面轻微震颤。
第二个音升起,风突然停了。
第三个音延续,所有人的银饰无风自动,发出细碎共鸣。
紧接着,不可思议的一幕发生了:从缅甸方向传来的鼓声骤然中断,取而代之的是一阵清越的女声吟唱??用的是早已濒危的景颇古语,内容经现场语言学家紧急翻译后令人动容:
>“我在雪山上织布,
>线是你名字写的信。
>雨落三江源,
>声到家门时,勿忘应一声。”
“这是……一百年前流传下来的送别诗!”一位老妇人泪流满面,“我阿妈小时候唱给我听的!她说,只要有人在边境吹响思念的调子,对面的人就会回应……我以为那是哄小孩的……”
林默的眼眶红了。他知道,这不只是文化传承的奇迹,更是“中华共鸣网络”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跨代际、跨国界、跨生死的情感闭环。
他举起手,示意大家加入演奏。
鼓点起,笛声引,铜锣开道,童声合唱紧随其后。十二种传统乐器按照古老的“八音协律”排列组合,形成一个完整的声场矩阵。频谱仪显示,整个区域的空气振动频率正被逐步牵引至19。44Hz??那个象征牺牲与坚守的“灵魂频率”。
就在峰值即将达成之际,异变突生。
天空毫无征兆地阴沉下来,气温骤降十度。远处山脊上,积雪开始滑动,雪崩预警系统尚未启动,第一波冲击波已携着寒风扑面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