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盘剥(第1页)
除去张居正外,能制定如此制度的,也就只可能是皇帝陛下了,可这……实在让他们震惊至极,甚至於有些难以置信,皇帝陛下才十八岁,竟已能想出如此国策制度来,当今圣上,有千古明君的资质。
一个个老狐狸这时都在悄悄的打量著皇帝,本以为今天的主角仍旧是张居正,可现在他们看来,真正的主角分明是御案后的当今天子,张居正今日也不过是代言人。
这些个老狐狸心中,全然没有了半点孩视天子的心思,先前朝会,他们也觉得皇帝今时不同往日,可说是脱胎换骨了,但直到今日,他们才明白,如今的天子,需要他们心怀敬畏而待。
张居正说了很多,有些口乾舌燥,朱翊钧这时让张居正休息,由他来说监督机构,“朕要另建一机构,用以督察你们的排名是否真实,並且各省、各府、各县都要有督察的机构。
考核指標设计必然是注重长远发展和综合效益,防止为爭排名而搞形象工程、数据造假、涸泽而渔。对弄虚作假者,一经查实,立即取消当官资格,已获奖金追回,已获晋升撤销,並严肃追责。
除了朕组建的独立的督察机构,其余各省、府、县的督察机构,就由吏部来安排,儘快写个摺子上来,朕看过没有问题后,就儘快行动起来。”
这般说著的同时,朱翊钧看向如今的礼部尚书王国光,
王国光,山西泽州阳城人,张居正改革的重要助手,主持考成法推行。
他主持编纂《万历会计录》,为张居正实施一条鞭法改革提供理论依据,该法统一了赋税標准,简化了徵收流程,缓解了明朝財政危机。
任顺天府尹时,裁减无理赋税数千万金,减轻百姓负担,任户部尚书期间,严惩贪腐,整顿漕运损耗,仅吴江知县任內即减少损耗5万石。
王国光清廉为官,其在初任吴江知县时立碑明志:“若受一文钱,客死不还乡”,並且自筹经费办公,禁止下属索贿。
对於这位吏部尚书,朱翊钧还是满意的,“王卿可有问题?”
王国光出列,“回陛下,臣没有问题。臣一定儘快擬订好,由陛下过目。”
朱翊钧頷首,“好。”
而后,朱翊钧扫视群臣,隨著朱翊钧目光所过,文武百官本能的低头,有些尚年轻的官员,都不由冒冷汗了,陛下的帝威太甚,让他们不免惶恐。
朱翊钧雄浑威严的声音响彻,“关於涨俸一事,诸位爱卿可有意见?”
张四维这个时第一个抢先道,“陛下圣明烛照,臣无意见。”
昨日听闻张居正和皇帝在文华殿待在一起数个时辰,今日朝会,张居正所说种种,明显带著皇帝的意志,张四维有些吃味了,自己冒著风险靠拢皇帝陛下,他怎么能不吃味,可当他反应过来,这一套制度之后是要招骂的,官员自然不敢骂皇帝,那么所有的骂就由张居正一人担了。
张四维瞬间感动了,陛下不让他来办这事,分明就是为了保护他,张四维这会儿安心了,还得跟著陛下混。
当张四维的声音落下,其余群臣也都纷纷喝道皇帝陛下圣明,他们对於这制度的革新毫无意见。
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