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章(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在座的各位编辑绝大多数是学编辑、出版、中文、新闻等相关专业的,无人不知刘敏这位泰斗。《面孔》向大众开放征稿的只有文娱面孔、身边面孔和历史面孔,刘敏在业界有口皆碑,投稿过不少大师级别面孔的小传,可以说是最高质量的理想读者和投稿者。

方副编点点头,赞许道:“小池背调做得很细致,刘敏老师确实是《面孔》的老朋友了。但是如果以教师节为切入点的话,还是选择义务教育阶段的老师更能引起共鸣。”

“方主编的顾虑很实际。”池锦早有准备,从容调出数据图,“但根据公司去年发布的精准读者画像,《面孔》的读者群中,72。3%拥有高等教育背景或正在接受高等教育。考虑到纸媒及深度阅读的核心受众特质——追求文化深度和思想价值,刘敏教授作为学界泰斗,其影响力、故事性以及对教育的深刻见解,更能精准触达并打动我们的核心读者层。短视频平台更易吸引大众流量,而《面孔》的立足之本在于深度和质感。”

“好。我觉得不错。”方副编点头认可,“燕妮,你觉得呢?”

杜燕妮快速浏览着池锦提交的初稿大纲,嘴角扯出一个没什么温度的弧度:“立意尚可。第六段第三行,两个低级错别字。还有第二页,全角半角符号混用,整体格式混乱。这种基本功都不过关,很难让人相信稿件的最终质量。相比之下,万禾提交的特殊教育教师选题,切入点新颖独特,初稿完成度更高,显然是下了真功夫的。”

她心中了然,自己对这份教育面孔的初稿投入精力显然不如体育面孔,格式校对有疏漏,但核心内容和立意是站得住脚的。她理亏,便坦然接受批评:“感谢杜主编指正,细节问题我会立刻修正。不过,选题的核心价值在于其深度和社会意义,我相信刘敏教授的故事值得深挖。”

一比一打平,大家齐刷刷看向陈以声。众人目光聚焦,都等着这位以严苛著称的主编如何“炮制”池锦。

第7章。冷锋过境

“选题定位精准,面孔价值挖掘充分,背调详实,数据运用得当。题材虽不算惊天动地,但结合节点和面孔背景,具备可操作性和一定亮点。”他当众肯定池锦,却话锋一转,“综合考虑,我选择万禾那篇。”

池锦嘴角抽动了一下,虽然她根本没抱多少幻想,但陈以声这下捧杀真给她伤得不轻。反正也不选自己,干嘛还欲抑先扬一下?她面无表情地走下台,坐回位置,指甲无声地掐进掌心,心里已经把陈以声那张臭脸凌迟了八百遍。

紧接着就是体育面孔专栏,刚刚下场的池锦又该上场了。

举手参与竞标的编辑有四位,方副编为了照顾池锦的嗓子,特意没给她排在第一个。结果好心办成坏事,第一个上场的编辑,凑巧和她撞了选题。

之前秦显成也看过她电脑文档的名称,立刻看了她一眼,嘴型是“不会吧”。

池锦预感不妙,皱皱眉。之前罗城经常压榨的受害者就是池锦和B组实习编辑段兴澈,这个新人基本功扎实,人和蔼温驯,应该只是个巧合。

“八月二十五号是出刊日,全国赛马速度赛将在八月二十四日分出胜负。三位种子选手赛博克、岳凯儒、卢泉最有可能摘得桂冠。”

导入语中规中矩,并不出彩,但池锦也没在这方面做文章,想说的也和他差不多。她一边听一边咬着嘴唇发愣。刚才的失败她可以当过眼云烟,可这样的后手劣势很难逆转。选题相同,先讲者天然占据“首发”优势。

第二个问题在于,这个小段是实习编辑,身上的冲劲和池锦刚进组时一样,滔滔不绝又对答如流,是个难缠的对手。

池锦深吸一口气上场,果不其然会议室在放出ppt时响起一片低低的抽气声。

还没等她开口,杜燕妮就先发难起来:“你能和你们组的实、习、编、辑想到一块,真是默契啊。”

小段人还挺好,帮她说话:“燕妮姐,我和池锦姐没有提前商量过的。我只是对赛马比较感兴趣……”

杜燕妮笑里藏刀:“你还是太单纯,有的人啊……”

池锦眼神陡然锐利,迎上杜燕妮的目光,声音清晰有力,带着不容置疑的冷意:“杜主编,没有证据的臆测等同于诽谤。虽然我和小段都选择了三位种子选手作为研究对象,但我们的报道核心和立意截然不同。虽然大众更看好赛博克,他有话题,有粉丝,有流量,但我打算把岳凯儒作为这次的选题。”

众人愕然。既然都列举了赛博克的种种优势,为什么还要写岳凯儒?

陈以声转了转笔,嘴角勾起一个几不可察的弧度。

池锦飞快和陈以声对视了一眼,然后条分缕析,语速快而沉稳:“理由有三点:第一,风险规避。赛博克场外争议极大,酗酒、斗殴、私生活混乱有据可查,国外训练期间因纪律问题被退货也是公开记录。一旦他夺冠,媒体必定蜂拥报道同质化内容,《面孔》难以突围。更重要的是,若日后其负面新闻坐实甚至触犯法律,曾经为其唱赞歌的媒体必将被舆论反噬,《面孔》积累三十余年的公信力将遭受重创。”

她调出新的数据页面:“第二,价值导向与读者契合。正如我之前引用的读者画像,《面孔》的核心受众是具有较高知识素养和文化品位的群体。我们服务于社会价值传递,而非追逐流量泡沫。选择一位有争议和黑历史的公众面孔,违背了杂志初衷,也有失公信力。《面孔》的文章,不光有力度,更要有温度,这也是我们得以自立的根本。”

声音不高,但字字铿锵。池锦已经在编辑部躺平了将近半年,忽然这么锋芒四射让在座的很多人都倒吸一口冷气。

杜燕妮脸色微变,显然也被池锦这番有理有据、掷地有声的分析触动,但她仍质疑:“说得漂亮!但这些都是‘可能’。目前没有实锤证明赛博克一定爆雷。反观岳凯儒,性格沉闷,缺乏爆点,放弃大热门选他,报道出来大概率平平无奇,毫无水花!我们也要对销量和点击率负责!”

“如果我没有这个信心,就不会作出这样冒险的决定。”池锦给每位编辑发了第二张稿纸,“刚才发给大家的是岳凯儒夺冠的情况,从儿时的梦想写起,到脚踏实地的步步努力,到饮恨摘银,再到完美逆袭。现在发的是未夺冠的情况——头号输家,对‘成功’进行再定义,也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众人低头翻阅稿件,会议室只剩下纸张翻动的沙沙声。池锦站在台前,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若有似无地停留在陈以声脸上。岳凯儒是他建议的,不知自己的深度挖掘是否达到了他的预期。

A组一个老责编发问:“要是岳凯儒得了第三名呢?”

池锦道:“今天早晨七点半,在国外训练的三号种子选手意外坠马,要接受为期三个月的康复治疗,已经退出了比赛。决赛实则是赛博克与岳凯儒的双雄对决,亚军即是头号输家,关注度天然提升。”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