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拒婚后我在国营厂开饭馆 第91(第1页)
李家媳妇别看在村里不咋说话,但是心里看得透透的,沈清月现在已经成了领军人物了,又盖房又买车的,烧烤节上连在县里都挂靠了个职务。
她虽然不聪明,但是跟着聪明人走肯定没问题。
村里人不爱改变,要是有点啥变动得说个十天半个月,都成惯例了。
但这李家媳妇率先响应,弄的其他人心里也有点着急。
“我家也报个名吧。”这是先斩后奏,别到最后报不上名。
“哟。你家都种地了吧。就……就报名了?”
“不是有专家么,到时候问问专家。”
有了这话,村里其他人像是被惊醒了似的连连道:“村长,给我报上名。”
“还有我。”
“我也要报名。”
短短一刻钟就报名了二十多人。
窝窝头
一共两天,报名上来的人足足有四十多家。
都想着看看怎么改成大棚。
省专家两天之后就到了。
来了之后,就先去下地里去看土质。
选了半天之后,就开始讲想要盖大棚需要什么。
这年头正是农业转型的时候,一讲讲了许久。
沈清月这边的地,也要盖上大棚。
种果树更需要恒温恒湿的环境了,果苗要更精心娇贵一些。
沈清月直接跟省专家订了一些实生苗,八年的,当年就能嫁接挂果的。
还有是西瓜,香瓜苗,草莓苗选的都是省内最好的苗。当然价格也比别处贵一些。
光果树和果苗就花了八百多块钱,扣大棚买材料还得一千多。
省内专家倒好,知道他们没弄过,打算一直呆到小苗下了地,把大棚之类的盖好再走。
省内专家暂且就被村
,时间都不一样,这边总有吃的,像流水席似的。
厨房的锅里总有吃的。
不管啥时候来这,掀开锅盖就能吃。
那四个切墩的婶子从来没吃过这么好的。把这边说的天上有地下无的。
弄的村里人更是馋的不得了。
也想进这边,瞧着他们吃的满嘴油光,就羡慕的厉害。
要是真的在这边吃饭,不给工钱也行啊。
可惜沈清月这边再没招过人!
不过,大伙儿也没放松,都盯着沈清月这边瞧着呢,一旦这边又开始招人了,先下手为强。
沈清月都不知道,为了一口饭菜,大伙儿能这么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