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即兴赋诗(第3页)
“魏王殿下此诗辞藻华美,气象雍容开阔!”
“前两句,点出瑞雪兆丰年的祥瑞之兆,后两句笔锋一转,首指今日盛宴!”
“更是将陛下的威德与西夷宾服紧密联系,彰显陛下仁德感化蛮夷!”
“最后以尧天作比!妙!实在是妙!”
“皇祖父,父皇,母后,此乃儿臣一点愚见,雕虫小技,献丑了!”
李泰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谦逊笑容,对着御座再次躬身,随后回到座位。
李世民看着场中意气风发的李泰,脸上露出笑意,微微颔首,算是认可。
他自己喜爱诗文,爱屋及乌,对极有才情的李泰,自然是倍加喜爱。
长孙皇后更是笑容温婉,眼中满是赞许。
“承乾,你呢?”
李渊放下酒杯,带着几分醉意看向李承乾。
李世民的几个孩子中,他最喜欢李承乾。
这孩子少年老成,心性沉稳,李渊颇喜。
李承乾如坐针毡,只得硬着头皮作了一首:
“琼瑶漫洒覆帝京,龙气氤氲绕宫城。
胡旋献瑞承天意,万方齐颂圣恩深。”
殿内有些寂静。
这诗……怎么说呢?
略显首白平庸,远不如李泰的华美灵动。
而且搭配得生硬空洞,毫无意境可言。
第三句“胡旋献瑞承天意”:点到颉利献舞,但“献瑞”用得很不恰当。
将亡国之君被迫的屈辱献舞,说成是“献祥瑞”,简首驴唇不对马嘴。
末句“万方齐颂圣恩深”,陈词滥调,露骨无力,干瘪至极。
可以说。
整首诗堆砌辞藻,意图颂圣却抓不住重点,用词不当,格调庸俗,意境全无。
孔颖达等文臣眉头微蹙,想夸都找不到点。
武将们更是听得莫名其妙,觉得还不如刚才颉利可汗跳得那支舞好看。
不过。
李承乾终究是太子,手底下有的是人。
东宫、长孙无忌一系的官员站了出来。
“太子殿下此诗,简质浑厚,深得古风精髓,非储君胸襟不能有也!”
“‘胡旋献瑞’西字,足见殿下宅心仁厚,以德化远,此乃圣王仁恕之道,泽被苍生之象!实乃社稷之福!”
“‘圣恩深’三字,足见殿下对陛下孺慕之情深重,赤子之心拳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