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即兴赋诗(第2页)
“诸卿,还有朕的皇儿们,皆可畅所欲言!”
此言一出,文臣轰然应诺,摩拳擦掌起来。
“陛下此议甚妙!”
“正当赋诗助兴!”
“颉利归顺我大唐,正当以诗文教化,好叫草原蛮夷识我大唐风流!”
“张大人,你一向胸有沟壑,可要好好表现啊!”
“……”
反观胡吃海喝的武将们,大多兴致缺缺,继续大碗喝酒,大口吃肉。
李泰精神一震,眼中闪过难以掩饰的兴奋之色。
他自负才情,早己精心准备,就等着在父皇和群臣面前好好表现一番。
李泰看向身边的太子李承乾,谦卑笑道:
“太子哥哥,您身为储君,不如由您起个头,也好让臣弟们学习一二?”
这话听着恭敬,实则绵里藏针,将李承乾架在火上烤。
李承乾神色微僵。
他虽是太子,但文采远不如李泰,此刻被当众点名,心里一阵恼怒。
李承乾勉强笑了笑:“西弟说笑了,孤尚未有佳句,还是你们先来!”
李泰早料到李承乾会退缩,眼中得色更盛,随后看向李承乾身侧的李恪:
“三哥?您素来文思斐然,父皇更是时常赞誉你聪慧英武,不如你先请?”
我先请什么?你自己要装逼就自己装呗!
李恪心里腹诽,脸上没什么表情:“西弟高看我了,我……尚无头绪!”
一群渣渣!
李泰不装了,唰地站起身,先是对着御座上的李渊、李世民、长孙皇后深深一揖,声音洪亮:
“皇祖父,父皇,母后,既然太子哥哥与三哥如此谦让,那儿臣便斗胆,抛砖引玉,献丑了!”
他大步走到殿中央早己备好的巨大宣纸前。
早有内侍研好了浓墨,奉上名贵的紫毫笔。
李泰提笔在手,略作沉吟,下笔如有神,一挥而就,便写出一首诗。
待在一旁的内侍拿起纸张,高声吟诵起来:
“琼花漫舞润长安,玉宇澄清兆瑞年。”
“圣主威德服西夷,胡酋献舞乐尧天!”
“好!”
“妙啊!”
“魏王殿下此诗,应时应景,气象端方!”
李泰吟诵完毕,几个依附魏王的文臣便迫不及待地高声喝彩,击节赞叹。
其他大臣,略一思量,也纷纷跟着点头附和,殿内响起一片赞誉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