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砥平里折戟吞苦果 汉江北岸悟新道(第3页)
他开始吃饭,开始配合治疗。他那股子不服输的、野草一样的生命力,又回来了。
但他的人,却变了。
他不再像以前那样,咋咋呼呼,张口闭口“他娘的”。他变得沉默寡言,大部分时间,都一个人,坐在病床上,或者拄着拐杖,站在窗边,看着外面阴沉的天空,一站就是几个小时。
他在思考。
他把砥平里战斗的每一个细节,都在脑子里,像过电影一样,一遍又一遍地,反复地播放。他强迫自己,去回忆那些最痛苦、最惨烈的画面。
他想不明白,为什么自己最擅长的夜战、近战,在砥平里,就不灵了?为什么自己的部队,明明己经冲进了镇子,搅乱了敌人的部署,最后,却还是被敌人,像捏死一只蚂蟻一样,给捏死了?
他让参谋,把他能找到的所有关于美军战术、装备、后勤的资料,都搬到了他的病房里。他开始像一个小学生一样,一个字一个字地,去啃那些枯燥的、充满了洋文的军事条文。
他看到了“空地一体化协同”,看到了“特遣队”,看到了“火力支援协调中心”。这些他以前从未听说过,或者说,不屑于去了解的词汇,像一把把钥匙,为他打开了一扇全新的、通往现代战争的大门。
三月二日,星期五。
他终于想明白了。
他拄着拐杖,找到了正在指挥部里,对着地图,愁眉不展的吴信泉和温玉成。
“我们不是败给了敌人,我们是败给了自己。”这是他开口说的第一句话。
在两位老战友诧异的目光中,他走到地图前,拿起一根指挥杆。
“我们,从骨子里,还是在用打国内战争,甚至是用打鬼子的那套思想,在跟美国人打仗。”他的指挥杆,在砥平里的位置上,重重地点了一下,“我们以为,只要我们冲得够猛,刺刀拼得够狠,就能把敌人打垮。我们总想着,一口气,吃掉敌人一个团,一个师,打个伤筋动骨的大胜仗。”
“但是,我们忘了。敌人,跟我们不一样。他们不怕被我们包围,因为他们的飞机,可以随时给他们空投补给和弹药。他们不怕跟我们打烂仗,因为他们的炮火,可以把我们连同阵地,一起从地图上抹掉。我们冲进去,不是冲进了敌人的心脏,是冲进了一个钢铁的、带刺的乌龟壳里!”
他抬起头,看着两位老战友,眼神里,闪烁着一种近乎于痛苦的、清醒的光芒。
“所以,我们得改。从根上改。”
三月三日,星期六。
李云龙把他关在病房里,想了一个星期的东西,都倒了出来。
那是一套全新的、甚至可以说是颠覆性的防御战术思想。
“我们不能再想着一口吃个胖子了。”他对着所有的师团级指挥员,说道,“我们得学着,跟敌人,磨。像个耐心的老太太,用一把钝刀子,一刀一刀地,去割他的肉。”
“第一,放弃固守一点的打法。把我们的防线,变成一条有弹性的、松紧的带子。敌人打过来,我们就往后收一收,把他们放进来。但是,不能让他们舒舒服服地进来。一路上,给老子埋地雷,设陷阱,打冷枪!让他们走一步,都得提心吊胆!”
“第二,把我们的炮,都给老子藏好了!别再摆在明面上,跟人家对轰!咱们的炮,是宝贝疙瘩,要用在刀刃上!等敌人的步兵,脱离了坦克的掩护,以为安全了,再给老子用最快的速度,来个急促射!打完,立刻就转移阵地!绝不恋战!”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条。咱们,也得有咱们的‘特遣队’!”他的眼睛里,闪着一股熟悉的、狼一样的光芒,“把咱们最精锐的侦察兵,都给老子挑出来!组成无数个小分队!不要求他们攻城略地,就一个任务——钻到敌人的后方去!炸他们的桥,烧他们的仓库,摸他们的指挥部!让他们也尝尝,后院起火,睡觉都睡不安稳的滋味!”
整个指挥部里,鸦雀无声。
所有人都被李云龙这套全新的、充满了“无赖”气息的打法,给震惊了。
这,还是他们认识的那个,只知道带着部队往前猛冲的李云龙吗?
李云龙看着众人复杂的表情,知道他们心里在想什么。他拄着拐杖,缓缓地走到窗边,看着远处连绵起伏的、被白雪覆盖的山脉。
“砥平里,死了两千多个兄弟。”他的声音,很轻,却清晰地传到了每一个人的耳朵里。
“我李云龙,不能让他们,就这么白白地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