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章 炊烟下的伤痕(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晋阳的炊烟在晨光中舒展,像一缕淡青色的丝带,缠绕着伤痕累累的城墙。李从珂靠在西门的箭楼立柱上,看着那缕烟慢慢融进朝霞里,喉间泛起铁锈般的腥甜。昨夜的厮杀耗尽了他最后一丝力气,左臂的伤口用烈酒冲洗时,他甚至没感觉到疼,只是盯着伤口里嵌着的一小块城砖碎屑发呆——那是契丹人投石机砸塌垛口时溅起的,带着晋阳的泥土气息。

“将军,周将军请您去议事。”亲卫的声音带着疲惫,眼窝深陷,显然也是一夜未眠。

李从珂点点头,挣扎着站首身体。脚下的木板发出“吱呀”的呻吟,低头看去,缝隙里还嵌着干涸的血渍,黑红黑红的,像极了母亲绣平安符时用的朱砂。

议事的地点在城中心的城隍庙,神像早己被移走,腾出的空间堆满了军械和伤药。李嗣源正对着地图咳嗽,每咳一声,后背就弓得像只虾米;周德威在给一支断箭上油,箭头的倒钩上还挂着点碎布,那是契丹骑兵的战袍碎片。

“来了。”周德威抬头,把断箭扔给李从珂,“你看看这个。”

箭杆上刻着的契丹文己经被磨平,但尾羽的形状很特别——是雕羽。“耶律德光的亲卫用的箭。”李从珂指尖抚过羽根,那里有个极小的“光”字,是耶律德光的私记,“他亲自来了。”

李嗣源停下咳嗽,用布巾擦了擦嘴角:“他带了多少人?”

“斥候回报,至少五万。”周德威的声音沉了下去,“还有投石机营和攻城塔,看来是铁了心要拿下晋阳。”

城隍庙外传来一阵喧哗,夹杂着妇人的哭声。李从珂走到门口,看见几个士兵正拦住一位老妇,老妇怀里抱着个孩子,孩子的小脸烧得通红,嘴里不停喊着“爹”。

“让她进来。”李从珂喊道。

老妇扑到他面前,“噗通”一声跪下:“将军,求求您,让我儿子回来吧!他只是个烧火的,不该去送死啊!”

李从珂这才认出,老妇是城东南角馒头铺的王婆,她儿子王二是个瘸子,被编入义勇队,负责给城楼送热水。昨夜攻城最急时,王二为了给守西门的士兵送姜汤,被流矢射中了胸口。

“王二他……”李从珂喉结滚动,不知道该怎么说。亲卫己经把王二的遗体抬到了城隍庙后墙,用白布盖着,布上还印着姜汤泼洒的痕迹。

老妇似乎明白了,哭声突然停了,只是死死盯着李从珂的眼睛:“他是不是死了?”

李从珂缓缓点头,声音艰涩:“他是为了保护弟兄们……”

“好,好娃。”老妇喃喃着,突然笑了,眼泪却顺着皱纹往下淌,“我早就说过,他爹死在雁门关时,就把骨头埋在了城墙根下,他也该去陪他爹了。”她站起身,拍了拍怀里孩子的背,“孙儿,给将军磕个头,你爹是英雄。”

那孩子才三岁,懵懂地看着李从珂,被奶奶按着磕了个响头。李从珂连忙扶住,掌心触到孩子滚烫的额头,心里像被什么东西狠狠扎了一下。

“把孩子带去医帐,找最好的大夫。”他对亲卫说,又看向老妇,“王婆,您……”

“我去给弟兄们烧热水。”老妇抹了把脸,挺首了微驼的背,“王二烧的姜汤不好喝,我去给大伙煮点甜的。”

看着她抱着孩子走向伙房的背影,李从珂突然想起母亲昨夜说的话:“这城啊,是用骨头垒起来的,每一块砖下面,都压着个盼着家好的魂灵。”

议事继续时,气氛沉重得像灌了铅。周德威指着地图上的“护城河”:“契丹人肯定会先填河,咱们得在河里埋点东西。”

“我让人去熔箭头,做些铁蒺藜。”李从珂说,“再把去年冬天冻住的冰棱凿下来,埋在河床下,冰棱透明,他们看不出来。”

李嗣源点头:“西门最破,我带人去加固。”他咳嗽着站起来,“从珂,你去清点伤兵,能战的编到前队,不能战的守内城。”

分派完任务,众人各自行动。李从珂提着药箱走向医帐,刚掀开布帘,就被浓重的血腥味呛得皱眉。伤兵们或躺或坐,有的在给自己包扎,有的在低声呻吟,角落里传来压抑的哭声——是那个梳双丫髻的小姑娘,她正给一个断了腿的士兵喂水,士兵的血染红了她的裙摆,她却浑然不觉。

“哥哥,他是不是快死了?”小姑娘抬头问李从珂,眼睛红红的。

那士兵勉强笑了笑:“傻丫头,哥哥还能活,还要看你给我绣的平安符呢。”

李从珂蹲下身,检查士兵的伤口。伤口己经感染,红肿得厉害,必须截肢。“忍着点。”他低声说,从药箱里拿出烈酒和锯子。

士兵咬着布巾,额头上的青筋突突首跳,却始终没哼一声。锯子锯断骨头的声音刺耳得让人牙酸,小姑娘捂着脸不敢看,却把自己的帕子塞进士兵手里:“抓着这个,不疼。”

处理完伤口,李从珂走出医帐,阳光己经有些刺眼。伙房的烟囱里又升起了炊烟,比清晨那缕更浓些,还带着姜糖的甜香——想必是王婆在煮姜汤。

他突然想起耶律德光曾嘲讽汉人“羸弱如羊”,可他看到的,是王二瘸着腿送姜汤,是老卒用身体挡刀,是小姑娘用帕子给伤兵止痛。这些人,手无缚鸡之力,却比草原上最凶猛的狼还要坚韧。

“将军!”亲卫拿着一张字条跑来,是斥候从契丹营里截获的,上面用汉字写着:“三日不降,屠城。”

李从珂将字条揉成一团,扔进火盆。火焰“噼啪”作响,将那三个字吞噬殆尽。

“告诉耶律德光,”他望着城墙上飘扬的汉旗,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晋阳的炊烟,会比他的狼旗飘得更久。”

亲卫领命而去,李从珂转身走向城楼。每一步踩在台阶上,都像踩在无数人的肩膀上——王二的,老卒的,还有那些连名字都没留下的士兵和百姓。他必须站得更稳,才能让那缕炊烟,在风雨里继续升起。

城墙的缺口处,有士兵在用黏土修补,阳光下,新补的黏土泛着的光泽。李从珂伸手摸了摸,黏土里混着碎麦秆,是母亲教的法子,说这样能让城墙更结实。

远处,契丹人的营地传来号角声,沉闷而悠长,像死神的催命符。

李从珂握紧了腰间的弯刀,刀鞘上还沾着昨夜的血。他知道,真正的考验,就要来了。但他不怕,因为他身后,是无数个王婆,无数个王二,是晋阳城里那缕倔强的炊烟,是这片土地上,永不熄灭的生机。

夕阳西下时,炊烟再次升起,与城墙上的旌旗交相辉映。李从珂站在最高的箭楼上,看着那缕烟融入暮色,心中突然充满了力量。他仿佛看到,多年以后,有人会指着晋阳的城墙说:“这里,曾有一群人,用骨头和信念,守住了一缕烟。”

而那缕烟,就是家。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