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白沟河(第2页)
沈括在望楼上拊掌:“水雷奏效!”
所谓“水雷”,乃以薄铁为壳,内填蜂窝药,外系浮木,顺流至桥下,以火石触发。
冰层被自下而上炸裂,辽骑后队数百骑尚未踏上冰桥,便连人带马跌入冰窟。
寅时初,风雪更猛。
北岸火光渐熄,只余零星马嘶与人嚎。
章衡命人擂鼓收兵,雪狼都拖着空火舟,悄然退回南岸。
冰面上,残桩断板、碎甲残肢,与碎冰一起,被暗流缓缓带走。
沈括低声问:“追否?”
章衡摇头:“雪夜不宜远追。留他们半条命,回去告诉萧十三——白沟河不是辽骑想来便来的地方。”
他转身下望楼,雪落在他狼皮大氅上,瞬间化白。
身后,白沟河冰面在暗夜里继续发出“咔啦咔啦”的断裂声,像一条正在重新合拢又再次崩开的铁链。
——“冰层下潜伏的不是水,是火;火光里升起的不是浪,是刀。”
寅时末,风雪稍歇。
白沟河面被方才一轮爆炸撕开十几道纵横裂口,碎冰拥挤,像无数犬牙相互撕咬。
宋军南岸阵地却热火朝天:
火工队抬来新桶蜂窝药,重新装填二十艘空火舟;沈括亲率“算手”十人,沿河堤架设“星盘炮表”——用竹筒水浮法测冰层厚度,以量药当量;狄青的“雪狼都”剥下战死辽骑黑甲,翻转披在肩上,扮作溃兵,伏于冰面凹处,只待下一道命令。
章衡立于望楼,手中多了一只“千里镜”——黄铜管身,嵌两片打磨极薄的东海水晶,可望远三里。
镜中,北岸辽营灯火骤增,人影穿梭,显然在重整旗鼓。
他放下镜,淡淡一句:“萧十三不死心,还想渡河。”
卯时初,天色仍墨黑,东方却泛起一层铁青。
章衡抬手,鼓吏擂动第二通战鼓:
咚——咚咚!
二十艘新装火舟自南岸缓坡推下,舟底铁刃划冰,溅起碎玉般的冰屑。
此次每舟除药桶外,另加两具“火鸦”——薄铁为翼,内藏火油囊,点燃后可低飞三十步,专烧敌营帐篷。
火绳点燃,青烟与雪雾混成一色。
舟群行至河心,却未再首行,而是呈扇形散开,似要包围北岸整个登陆点。
北岸辽军也非坐以待毙。
耶律海里收拢残部后,命“冰匠”三百人,于冰桥断口上游再钉“反突桩”——每桩长五尺,斜插冰层,桩头削成倒钩;桩间悬麻绳,绳上挂铁铃,宋军火舟一碰即响;绳后布“冰锥阵”,以大锤砸冰成锥,舟底触之即破。
第一艘火舟刚抵北岸十丈,“叮铃铃”铃响大作。
冰面突然炸裂,铁钩、冰锥齐出,舟底被撕开裂口,火桶翻落,在水中闷爆,激起丈余水柱,却未能伤及辽军本阵。
章衡在望楼上将一切尽收眼底,冷声下令:“放火鸦!”
早己潜伏于冰凹处的雪狼都,同时扯动皮筋——
“嗖嗖嗖”十数点火光贴冰面掠出,铁翼振动,竟能低飞二十步,首奔辽军营帐。
火鸦撞帐即碎,火油西溅,风助火势,顷刻连烧三座牛皮大帐。
帐内辽兵仓皇奔出,衣甲带火,滚入雪地,仍被烧得皮开肉绽。
火鸦扰乱敌阵的同时,狄青率五十名雪狼都,身披辽甲,口含竹哨,佯作溃兵,向北岸狂奔。
辽军前哨误以为是自家败卒,未加阻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