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范公三问(第5页)
“发兵、使辽,皆是旧例。旧例若能止战,何至今日?”
说话的是章衡。
赵祯抬眼,目光穿过冕旒的珠串,落在那张年轻的脸上:“章卿有何新例?”
章衡出班,手捧笏板,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
“臣请陛下,以羊毛、焦煤、火器为刃,不战而屈人之兵。”
吕夷简皱眉:“荒唐!辽人铁骑己至倒马关,岂是几斤羊毛可退?”
章衡不答,只从袖中抽出一份折子,高高捧起:
“臣有平戎三策,请为陛下陈之。”
内侍接过折子,赵祯展开,群臣屏息。
第一策:
“辽人南寇,所图者三——粮、铁、盐。今河东焦煤日炼三万斤,可换辽人羊毛十万斤。羊毛既为辽人富余,又为我大宋所缺。臣请即日开放代州、忻州、宪州三榷场,以焦煤、棉布、茶砖互市,专收羊毛。辽人得煤御寒,必缓刀兵;我得羊毛,可织百万寒衣,活百万生民。”
第二策:
“臣所造火雨流星铳,三百步外可洞重甲。今己铸成一百二十支,请选京畿神勇军三千,日夜操演,号曰‘飞火营’。辽人素恃骑射,闻我火器必惧。臣请以火铳十支、焦煤万斤为礼,遣使赴辽,陈兵易州,示之以威,胁之以利。彼若退兵,我得其羊马;彼若不退,飞火营出倒马关,一战可寒其胆。”
第三策:
“辽人五万铁骑,日耗粮草千石。拒马河冰薄,转运艰难。臣请发沿河民夫,凿冰沉船,设铁蒺藜于岸;又选死士五百,夜袭其草料场。彼欲战,则我以坚城、火器、死士当之;彼欲退,则以羊毛、焦煤诱之。进退皆在我算中。”
折子念完,殿中鸦雀无声。
赵祯沉吟良久,看向范仲淹:“范卿以为如何?”
范仲淹出班,声音不高,却像一块石头砸进深潭:
“章衡之策,利在速,险亦在速。若辽人不受诱,五万铁骑顷刻可至汴梁城下。”
吕夷简冷哼:“危言耸听!祖宗以来,辽人南寇不过掳掠,岂敢深入?”
章衡忽然抬头,目光灼灼:“吕相公,澶渊之盟前,辽人亦不敢深入乎?”
一句话,把吕夷简噎得脸色发青。
赵祯抬手,止住两人争执:“章衡听旨——”
“臣在。”
“即日加章衡为河东、河北两路军资处置使,赐金鱼袋,许便宜行事。飞火营所需硝石、硫磺、精铁,由三司、军器监昼夜督办,不得有误!”
“臣领旨。”
退朝后,章衡被范仲淹叫住。
两人并肩走在御街,雪己停了,宫墙外的槐树垂着冰凌,风一吹,叮叮当当。
“你可知荧惑守心,群臣为何色变?”范仲淹问。
章衡抬头,望见东南方,一颗赤红的星悬于心宿之间,妖异如血。
“荧惑主兵戈,心宿主宋之分野。天象示警,人心惶惶。”
范仲淹点头:“天象未必杀人,杀人者,人心之畏也。吕夷简畏你夺权,群臣畏你生事,辽人畏你火器。你可知你如今立于何地?”
章衡苦笑:“立于危墙之下。”
范仲淹忽然停步,从袖中摸出一张皱巴巴的纸,展开,竟是司天监的密折:
“皇祐二年正月,荧惑犯心,占曰:‘臣谋主,兵起北方。’”
“你怕不怕?”
章衡接过密折,三两下撕得粉碎,迎风一抛,碎纸如白蝶西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