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陈纪二 公元560年562年(第4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北齐孝昭帝当初杀杨愔、燕子献时,曾答应立长广王高湛为皇太弟;后来却立自己的儿子高百年为太子,高湛心里很不满。孝昭帝在晋阳时,高湛在邺城留守。散骑常侍高元海是北齐高祖(高欢)的侄孙,留在邺城掌管机密事务。孝昭帝任命领军(禁军将领)库狄伏连为幽州刺史,任命斛律光的弟弟斛律羡为领军,想借此分散高湛的权力。高湛却挽留库狄伏连,不让斛律羡上任。

之前,济南闵悼王(高殷)常住在邺城,看风水的人说邺城里有“天子气”。平秦王高归彦怕高殷重新被立为帝,对自己不利,就劝孝昭帝除掉他。孝昭帝于是派高归彦到邺城,征召高殷前往晋阳。

高湛内心不安,向高元海请教对策。高元海说:“皇太后安康,皇上对兄弟特别友爱,殿下不用多想。”高湛说:“这难道是我推心置腹问你,你该说的话吗!”高元海请求回官署思考,高湛就把他留在后堂。高元海整夜没睡,只在床边慢慢踱步。天还没亮,高湛就出来问:“想好对策了吗?”高元海说:“有三条计策,恐怕都不太好用。请殿下效仿汉朝梁孝王的做法,带几个随从去晋阳,先拜见太后求情,再面见皇上,请求交出兵权,发誓终身不干预朝政,一定能保万无一失——这是上策。要是不行,就写奏表说自己权势太重,怕遭人议论,请求调任青、齐二州刺史,低调处世,肯定不会招来非议——这是中策。”高湛又问下策,高元海说:“说出来恐怕会被灭族。”高湛执意追问,高元海才说:“济南王是先帝嫡子,皇上当年借太后的命令夺了他的皇位。现在您召集文武大臣,拿出皇上征召济南王的敕令,抓住斛律羡(“丰乐”是斛律羡的字),杀了高归彦,拥立济南王复位,号令天下、以顺讨逆——这是万世难逢的机会。”高湛非常高兴,但他性格怯懦,犹豫不决不敢实施,就派术士郑道谦等人占卜,术士们都说:“举事不吉利,安分守己才吉祥。”

有个林虑县县令叫潘子密,通晓天象占卜,暗中对高湛说:“皇上很快会去世,殿下会成为天下之主。”高湛把他关在府里等候消息,又让巫师占卜,巫师们大多说:“不用起兵,自然会有大喜事。”

高湛只好遵奉诏令,派几百名骑兵送济南王(高殷)去晋阳。九月,北齐孝昭帝(高演)派人用毒酒杀高殷,高殷不肯喝,就被人活活掐死。孝昭帝很快就后悔了。

冬季十月初一,发生日食。

十月初三,北齐任命彭城王高浟为太保,长乐王尉粲为太尉。

北齐孝昭帝外出打猎,一只兔子惊了他的马,孝昭帝摔下马摔断了肋骨。娄太后去探望病情,三次问起济南王的下落,孝昭帝都不回答。太后发怒说:“你把他杀了?不听我的话,你死了也是活该!”说完起身离开,不再回头。

十一月初二,孝昭帝下诏,因太子(高百年)年幼,可派尚书右仆射赵郡王高睿传旨,征召长广王高湛继承皇位。又写信给高湛说:“百年没有罪过,你可以找个安乐的地方安置他,别学我之前的做法。”当天,孝昭帝在晋阳宫去世。临终前,他说遗憾没能看到太后的陵墓完工(指没能亲自为太后修建陵墓)。

颜之推评论说:孝昭帝天性极孝,却不知忌讳(指杀济南王违背太后意愿),最终落到这步田地,实在是因为没读书学习的缘故。

赵郡王高睿先派黄门侍郎王松年骑马赶到邺城,宣布孝昭帝的遗命。高湛还怀疑有诈,派亲信先去晋阳的灵堂,打开棺木查看。亲信回来复命后,高湛才高兴地赶往晋阳,派河南王高孝瑜先入宫,更换皇宫的警卫人员。十一月十一日,世祖(高湛,北齐武成帝)在南宫即位,大赦天下,改年号为“太宁”。

北周同意送回安成王陈顼(陈文帝之弟),派司会上士、京兆人杜杲出使陈朝。陈文帝很高兴,立即派使者回访北周,并把黔中地区和鲁山郡送给北周作为答谢。

北齐任命彭城王高浟为太师、录尚书事,平秦王高归彦为太傅,尉粲为太保,平阳王高淹为太宰,博陵王高济为太尉,段韶为大司马,丰州刺史娄睿为司空,赵郡王高睿为尚书令,任城王高湝为尚书左仆射,并州刺史斛律光为右仆射。娄睿是段韶哥哥的儿子。北齐又立原太子高百年为乐陵王。

十一月十五日,北周武帝在岐阳打猎;十二月十一日,返回长安。

陈朝太子中庶子、馀姚人虞荔,御史中丞孔奂,因国家财政不足,上奏请求设立煮海盐税和酒类专卖制度,文帝下诏批准。

当初,陈高祖(陈霸先)把女儿丰安公主嫁给留异的儿子留贞臣,征召留异任南徐州刺史,留异拖延不肯赴任。文帝即位后,又任命留异为缙州刺史,兼任东海太守。留异多次派长史王澌入朝,王澌每次都汇报说朝廷实力薄弱。留异信了他的话,虽然表面上尽臣子礼节,心里却始终摇摆不定,还和王琳从鄱阳、信安岭秘密派使者往来。王琳战败后,文帝派左卫将军沈恪接替留异,实际是想派兵袭击他。留异出兵驻守下淮抵抗沈恪,沈恪和他交战失败,退回钱塘。留异又上奏表谢罪。当时陈朝大军正忙于征讨湘州、郢州,文帝就下诏书安抚留异,暂时对他加以笼络。留异知道朝廷早晚要讨伐自己,就派兵驻守下淮和建德,防备沿江水路。十二月二十五日,文帝下诏命司空、南徐州刺史侯安都讨伐留异。

天嘉三年壬午(公元562年)

春季正月初三,北齐武成帝(高湛)抵达邺城;初九,到南郊祭天;初十,到太庙祭祖;十西日,立妃子胡氏为皇后,立儿子高纬为皇太子。胡皇后是北魏兖州刺史、安定人胡延之的女儿。十六日,北齐宣布大赦。

正月二十七日,北齐任命冯翊王高润为尚书左仆射。

北周凉景公贺兰祥去世。

正月三十日,北周在蒲州开凿河渠,在同州开凿龙首渠(用于灌溉、运输)。

二月初五,北周任命安成王陈顼为柱国大将军,派杜杲送他返回陈朝。

二月初九,陈文帝到南郊祭天,以胡公(上古贤君,陈朝先祖)配祭上天;三月十九日,到北郊祭地。

闰二月初五,北齐任命太宰、平阳王高淹为青州刺史,太傅、平秦王高归彦为太宰、冀州刺史。

高归彦曾受孝昭帝厚待,仗着权势骄横跋扈,欺辱皇亲国戚。武成帝即位后,侍中、开府仪同三司高元海,御史中丞毕义云,黄门郎高乾和多次揭发他的短处,还说:“高归彦权势震慑君主,早晚要作乱。”武成帝也查知高归彦反复无常的劣迹,渐渐猜忌他。

趁高归彦回家的机会,武成帝召魏收在御前起草诏书,任命高归彦为冀州刺史,让高乾和抄写诏书。当天白天,就下令守门官不准高归彦随便入宫。当时高归彦正纵酒取乐,过了一夜都不知道变故。第二天早上,他想入宫朝见,到宫门口才知道被免职,大惊失色地退了回去。等他递上名帖谢恩,武成帝下令让他尽快出发,另外赏赐他丰厚的钱财布帛,又下令将领们都去清阳宫为他送行。高归彦拜别时,没人敢和他说话,只有赵郡王高睿和他聊了很久,当时没人听到他们说什么。

武成帝还是长广王时,清都人和士开因擅长“握槊”(古代棋类游戏)、弹琵琶,受到宠信,被征召为开府行参军;武成帝即位后,和士开一路升任给事黄门侍郎。高元海、毕义云、高乾和都忌恨他,准备揭发他的劣迹。和士开抢先上奏,说高元海等人结党营私,想专权作威。高乾和因此被疏远;毕义云向和士开行贿,得以调任兖州刺史。

陈文帝征召江州刺史周迪出镇湓城,又征召他的儿子入朝。周迪迟疑观望,父子俩都不去。当时南江(今江西一带)的部落首领,很多私自任命地方官,不接受朝廷征召;朝廷没空讨伐,只能暂时笼络。只有豫章太守周敷率先入朝,文帝升他为安西将军,赐给他鼓吹乐队,还赏了歌女、金银布帛,让他回豫章任职。

周迪因周敷一向地位比自己低,如今却受重赏,心里很不满,就暗中勾结留异,派弟弟周方兴率兵袭击周敷;周敷和他交战,击败了周方兴。周迪又派侄子在船上埋伏士兵,假扮商人,想袭击湓城。还没出发,事情就泄露了,寻阳太守、监管江州事务的晋陵人华皎派兵迎击,缴获了所有船只和武器。

文帝任命闽州刺史陈宝应的父亲为光禄大夫,陈宝应的子女都受封爵位,还命宗正把陈家编入皇室宗籍。但陈宝应娶了留异的女儿,暗中与留异勾结。虞荔的弟弟虞寄流落闽中,虞荔因思念弟弟生病,文帝为虞荔征召虞寄,陈宝应却留住虞寄不放。虞寄曾趁机劝陈宝应分清顺逆,陈宝应总用别的话岔开。

陈宝应曾让人读《汉书》给他听,自己躺着听,听到蒯通劝韩信说“看您的背相,贵不可言”时,突然坐起来说:“这可真是有智谋的人!”虞寄说:“蒯通一番话害死了三个有才能的人(指韩信、田横、郦食其),有什么值得称赞的!哪比得上班彪写《王命论》,能认清天命归属呢!”

虞寄知道陈宝应劝不动,怕灾祸牵连自己,就穿上居士服装,住在东山寺,假装脚有毛病。陈宝应派人烧他的屋子,虞寄躺着不动。亲信想扶他出去,虞寄说:“我的性命早己悬在别人手里,逃又能逃到哪去!”放火的人最终自己把火扑灭了。

闰二月十七日,北齐任命任城王高湝为司徒。

北齐扬州刺史、行台王琳多次想向南入侵,尚书卢潜认为时机不成熟。陈文帝派人送信到寿阳,想和北齐和亲。卢潜把信上奏给北齐朝廷,还上书请求休战。北齐武成帝(高湛)同意,派散骑常侍崔瞻出使陈朝,并且送回南康愍王陈昙朗的灵柩(陈昙朗此前被北齐俘虏处死)。王琳因此和卢潜产生矛盾,互相上奏弹劾对方。北齐征召王琳回邺城,任命卢潜为扬州刺史,兼任行台尚书。崔瞻是崔凌的儿子。

梁朝末年战乱,铁钱无法流通,民间私自使用“鹅眼钱”(一种轻薄的小钱)。闰二月二十六日,陈朝改铸五铢钱,一枚五铢钱可抵十枚鹅眼钱。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