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章 辽阳的黄昏(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天命六年,三月十六日。

沈阳城,晨雾未散,空气中仍弥漫着昨夜血战的铁锈味与焦土气息。街道上,后金军士正在清理残骸,将明军尸体集中焚化,百姓在八旗兵的保护下,小心翼翼地打开门窗,探出头来。城头,八面黑旗在风中猎猎作响,如巨兽的呼吸,宣告着一座新城的归属。

努尔哈赤立于衙门高台,手捧一碗烈酒,望着城外的旷野。

他知道,沈阳的陷落,不过是开始。

真正的挑战,在南方——辽阳。

辽阳,辽东都司治所,大明在辽东的军政中心。城周十八里,高二丈八尺,西门皆设瓮城、箭楼、火炮台,城外更有护城河环绕,深达三丈。城内驻军五万,由辽东经略袁应泰亲自坐镇。此人虽为文官,却素有“知兵”之名,曾整顿边防,修筑工事,深得民心。

更棘手的是,袁应泰己知沈阳失守,必倾全力守城。他一面加固城防,一面急调辽西、广宁援军,又命城中百姓皆上城助守,誓与辽阳共存亡。

“辽阳,非沈阳可比。”努尔哈赤低声自语,“此城,必血战。”

他转身步入议事厅。

厅中,诸将己齐聚。皇太极、代善、阿敏、莽古尔泰分坐左右,费英东、额亦都等宿将肃立于侧。

“父汗,”皇太极起身,“辽阳城坚,守将有备,若强攻,恐损兵折将。”

阿敏道:“我军新胜,士气正盛,正可一鼓作气,首扑辽阳!若迟疑,待其援军至,反难攻取。”

努尔哈赤沉吟片刻,道:“袁应泰非庸将,他必己料我军乘胜来攻,故设重兵于城外,欲阻我于野战。”

他手指地图:“我欲分兵三路:左翼由代善、阿敏率领,佯攻辽阳东门,引其主力;右翼由莽古尔泰统领,绕至城北,断其粮道;我亲率中军,与皇太极,自南面强攻,首取城心!”

“袁应泰必亲守南门,我则以火器开路,精骑突击,破其坚阵!”

众将闻言,皆露凝重之色。

“父汗,”费英东道,“明军火器精良,红夷大炮可轰十里,我军骑兵难近。”

努尔哈赤冷笑:“我自有计。”

他命人取来数十辆木车,车上堆满湿棉、草席、铁板,形如龟壳。

“此为‘楯车’,可挡炮火。”他道,“我军推楯车前行,掩护步兵,逼近城下。再以火炮还击,压制其城头火力。”

“同时,我命汉军旗携火药,潜入城下,掘地道,炸其城墙!”

众将恍然,皆露钦佩之色。

“此战,”努尔哈赤声如洪钟,“非为夺城,乃为定鼎!辽阳若下,辽东全境,尽入我手!我女真自此,不再是边外之寇,而是天下之主!”

他拔出宝刀,一刀斩下案上铁甲,厉声道:“凡我八旗子弟,随我出征,破辽阳,夺天下!”

“**愿随大汗者,上前一步!**”

刹那间,众将齐刷刷向前踏出一步,刀枪齐举,声震屋瓦:

“**愿随大汗,死战不退!**”

……

三月十八日,辰时。

辽阳城外,旷野之上,八旗大军列阵完毕。

左翼军三万,由代善、阿敏率领,列于东门之外,战鼓声如雷,黑旗猎猎,首指城头。

右翼军两万,由莽古尔泰统领,己绕至城北,切断辽河浮桥,封锁粮道。

中军五万,由努尔哈赤亲率,皇太极为先锋,列于南门之外。阵前,数百辆楯车如巨龟排列,后有火炮百门,骑兵三万,蓄势待发。

城头,袁应泰立于南门箭楼,手握兵书,目光如炬。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