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海军海军海军(第1页)
1345年。4月4日,东罗马第一支海军舰队,成立了,舰队番号001,当海军可以成军的消息,传到王凡这里,王凡大喊了3声海军,海军,海军。
罗马第一支舰队是无数包含契丹人在内的罗马人,奋斗5年的成果。由于契丹的船匠很少,而且大都是契丹北方地区的漕运船工匠。所以在结合了威尼斯的桨帆船和契丹漕运船的优缺点后。新式的东罗马战船开始航行在爱琴海和黑海上。是时候为东罗马的最后统一做出海军自己的力量了,伊万·瓦西里耶夫,新上任的侍卫西军司长官,信心满满的说道。
不过要说东罗马的战船就要先说说东方大宋的船舶发展史。因为北宋都城建立在黄河边,所以,北宋都城的物资之供应都依赖内河水运。所以漕运十分方便。自然上,北宋有黄河水系,淮河水系,长江水系,隋朝大运河等。经济上,水运比起陆运成本更低。载货量大。所以漕运船发展迅速。从《清明上河图》中可以看到,大宋漕船是九分船十分先进。
所以罗马的船匠仿制大宋的船型设计,如多桨船,马船,铁壁铧觜海鹘战船,飞虎战船,无底船等。这些船型的设计考虑到了不同的使用场景和功能需求,多桨船和飞虎战船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沙船和平底船则适合在浅水区中行驶。而且也采用了先进的船体结构设计,如使用多层船板,水密隔舱等技术。这些技术提高了船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契丹船匠复制的宋代大船长28米,宽9。85米,载重量约为300吨。而据船匠说在大宋的“神舟”,载重量大约为1100吨,其结构非常复杂,吃水深,抗风浪的能力强,还具备了隔舱防水这一技术。不过船匠老王咂咂嘴说,但我不会做,众人听后哄堂大笑。
而且罗马制的这些战船也装指南针用于航海方向的判定。且舟师在海上航行时,要“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惟视星斗前迈”。利用天文知识来辅助辨别方向。
虽然大宋的技术虽然只有一点点传到罗马。但是使罗马得船舶业得到了充足得发展。同时罗马也制得大海战船50艘。比当年在金角湾得船都大了一圈。全是船长28米,宽9。85米,载重量约为300吨得巨舰。还装备了多桅风帆。一昼可航行一百里。若加上夜晚航行昼夜航行200里。
不光是海船,如今东罗马帝国登记在册的锁子甲就有30万件。基本上是部队人手一件。除了武库中的3万件,部队使用11万件,6万件下放为地方杂兵使用。这只是公家的。至于那些贵族的铠甲王凡没有统计,他们自己会好好管理自己的铠甲的。当然除了锁子甲,板甲和东方甲,也都各制得了5万件。此外马甲也有3万件。王凡不知道欧罗巴其他地区的情况,但是目前的罗马不是一个奥斯曼或者塞尔维亚就可以撼动和威胁的了。
政治需要军事,军事也需要政治。在50艘战舰的护航下,五军营的战士踏上了塞浦路斯。同行而来的还有40门虎Ⅰ型野战炮。康拉德三世还想依城而守,但是使用白火药为发射药的虎Ⅰ型野战炮不答应。两轮齐射。科洛西城堡的高21米的外墙,就轰然倒塌了,之后康拉德三世在罗马强大的军事势力的规劝下,决定请降。罗马的内海行省终于是统一于王凡的政令下了。这下黄铜的获取就简单了。塞浦路斯的收复也让大姐姐伊莲娜皇帝,特拉布宗的女皇帝放弃了皇帝位,归顺了约翰五世。作为回报和鼓励。元老会特许大姐姐的嫡系子孙或者世袭伯爵之位。有1万亩不可分割的土地做为食邑。其他子孙则按照罗马法规定的继承法继承1000亩土地或者分配1000亩公田。当然这也为后来二姐姐的孩子和大姑的孩子代表保加利亚内附,纳土归降做出了例子。
当然,好事是真的会成双的,原来在1343年。楚邦的固始,哈桑·库切克去世,马利克利用郭金银和撒迪别女汗的支持,终于在1345年打败了其他竞争者,获得了固始的位置。于是马利克想起了自己的好朋友好安答罗马的约翰五世。
此时马利克急切的想和约翰五世的使者一起出使大元。当然这一想法王凡也想实现。王凡忘记老朱是什么时候打败元朝的。但是能去东方转一圈。自己在东方历史上就应该会记下名字吧。而且还可以从东方倒腾些科学巨著来。于是王凡派出陈尼,尼克斯和伊利汗的使者一起出使大元去了。临行前,王凡特意交代。多磕头多磕头,多磕头。东方巨大。多磕头一定没有错。见到书就可以买。多买多买多买。遇到愿意西迁来的,都要都要都要……
当钦察的扎尼别汗知道这件事后也派出了自己的使者,奥斯曼也派出了自己的使者,虽然,报答城己经被奥斯曼的军队占据。此刻奥尔汗又迎来了人生中的辉煌时刻。他相信伟大的大元皇帝也会给予他的充分的认可的。之所以大家都抢着去大都。因为大家都知道。大元才是世界最强大的力量。有了大元的政治肯定。那自己的国际地位就可以获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