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驳嘲讽证培育用试丹炉调火候成(第1页)
秦昊的嘲讽像颗石子投进人群,周围原本围着看凝露器的弟子瞬间静了下来。有人下意识皱起眉——烈火宗的名头摆在那,不少人不愿得罪秦昊;也有人低头私语,手里还捏着刚画的凝露器草图,显然对沈砚的法子更感兴趣。李长老站在一旁,捋着花白的胡子,目光落在沈砚身上,带着几分期待。
沈砚没被秦昊的气势压到,反而弯腰从药材架最下层抽出两株聚灵草,指尖轻轻捏着叶片转过身。左边那株是大会统一供应的,叶片边缘泛着淡黄绿,捏起来发脆,叶脉里的汁液像凝固了似的,轻轻一折就断了;右边那株是他从青云丹宗带来的,用凝露浇了半个月,叶片翠绿得能映出人影,指尖按下去能感受到的弹性,松开后立刻恢复原状,连叶脉都透着鲜活的青色。
“秦师兄说这是旁门左道,不如我们亲眼看看差距。”沈砚将两株草分别放在两个石臼里,林禾赶紧递过木杵。他握着木杵轻轻捣烂,动作不急不缓——先碾烂叶片,再反复挤压叶脉,确保汁液能全渗出来。没一会儿,左边石臼里挤出的汁液呈浅黄色,顺着石臼边缘往下滴时还带着细小的杂质,落在瓷碗里沉了底;右边的汁液却是透亮的淡绿色,像融化的翡翠,滴进碗里时还泛着细小的涟漪,连药香都比左边浓了三分。
“大家凑近闻闻就知道。”沈砚把两个瓷碗递到人群前,最先上前的是青山宗那个弟子,他吸了吸鼻子,立刻惊叹:“右边的药香更纯!没有杂味,闻着就让人觉得舒服!”其他弟子也纷纷上前,议论声瞬间变了调:“难怪沈丹师说能提升药性,这差距也太明显了!”“用这种好药材炼药,肯定能少出很多废丹。”
秦昊站在人群外,脸色青一阵白一阵,手指紧紧攥着折扇,扇面上的火焰图腾都快被捏变形了。他刚想开口说“不过是些小伎俩”,就见沈砚又从怀里掏出两个玉瓶,倒出两颗聚灵丹放在手心——左边那颗是用大会聚灵草炼的,灵光暗淡,表面还带着点细小的黑斑;右边那颗用的是宗门灵草,灵光透亮,圆润得像颗淡蓝色的珠子,在阳光下能看到细微的光晕。
“秦师兄,炼药讲究‘材、火、术’三者合一,‘材’是根基。”沈砚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朵里,“用劣质药材,就算有再高的丹术,也只能炼出次品;用优质药材,才能让丹术发挥最大效果。您说这是旁门左道,难道为了追求‘正途’,就要故意用差药材,浪费心血还出不了好丹吗?”
这话像根针,戳得秦昊说不出话来。李长老适时开口,语气带着赞许:“沈丹师说得在理!丹道本就没有固定的‘正途’,能提升药材品质、炼出好丹的法子,就是好法子!明天我让弟子多搬些竹筒麻布来,把所有药材架旁都装上凝露器,让大家都能用上好药材比试!”
周围立刻响起附和声,秦昊再也待不下去,狠狠瞪了沈砚一眼,甩着折扇转身就走,两个随从赶紧跟上,脚步都透着慌乱。等他走远,林禾才凑到沈砚身边,压低声音兴奋地说:“沈砚哥,你刚才太帅了!秦昊那脸色,跟吃了黄连似的!”
沈砚笑着把瓷碗和丹药收好:“别光顾着高兴,我们去试赤纹炉。这炉跟青纹炉不一样,早点摸透脾气,明天比试才不会出岔子。”
苏清早就跟李长老打好了招呼,给他们留了个靠近高台的赤纹炉——这位置好,既能看清高台的情况,又不会被其他炼药的弟子打扰。沈砚走到炉前,先蹲下身清理炉底的灰烬,指尖摸了摸炉壁内侧:“这炉壁比青纹炉厚,聚热快,散热肯定慢,控火得更细。”
弟子们抱来半干的树枝,沈砚先挑了几根粗细均匀的放进炉底,用火种点燃。火苗“噼啪”窜起,很快就舔到了炉壁,没一会儿,原本暗灰色的炉壁就泛起了淡红色。他凑近看了看,又伸出手在炉口上方感受了一下温度,眉头微微皱起:“升温太快了,比青纹炉快了近一成,这样下去,药材容易焦。”
说着,他伸手转动炉侧的风门旋钮——赤纹炉的风门是铜制的,上面刻着刻度,他慢慢把开口从三分之二调到二分之一,又让弟子添了些刚从溪边捡来的湿柴:“湿柴能压一压火劲,让温度升得慢些。”
林禾蹲在旁边,手里拿着小本子,认真记下沈砚的每一个动作:“沈砚哥,要不要记下来?明天比试的时候忘了就麻烦了。”
“记下来好,细节别漏了。”沈砚点点头,眼睛一首盯着炉壁的颜色变化。过了约莫一刻钟,炉壁的淡红色慢慢稳定下来,他从药材架上取了些甘草和茯苓,切成碎末,小心地放进炉里。
可还没等他调好火候,就闻到一股淡淡的焦糊味。沈砚心里一紧,赶紧打开炉盖——果然,药材的边缘己经发黑,原本该清亮的药汁也变得浑浊。“还是不行,散热太慢,温度在慢慢往上攒。”他没慌,反而冷静地分析,“得想个办法隔绝点热量。”
苏清在一旁提醒:“帐篷里有之前装药材的碎陶片,能不能垫在炉底?陶片不导热,或许能减缓升温。”
沈砚眼睛一亮:“对呀!我怎么没想到!”林禾赶紧跑回帐篷,抱来一捧碎陶片——这些陶片是之前装冰晶花用的,边缘打磨得很光滑,大小也均匀。沈砚把陶片均匀地铺在炉底,再放上柴火点燃,这次火苗没首接舔到炉壁,而是先烧着陶片间的缝隙,温度升得明显慢了。
他重新放进甘草和茯苓,这次没急着关炉盖,而是时不时打开一条缝观察。半个时辰后,一股纯正的药香飘了出来,打开炉盖一看——药汁清亮,没有一点焦糊味,甘草和茯苓的碎末都熬得恰到好处,轻轻一搅就能散开。
“成了!”林禾高兴得差点跳起来,手里的小本子都晃掉了,“沈砚哥,你也太厉害了吧!这么快就把赤纹炉的脾气摸透了!”
周围几个正在试炉的丹师也凑过来看,看到清亮的药汁,纷纷点头:“这法子好!我们刚才试炉也总焦,回去也试试垫陶片!”沈砚没藏私,把“湿柴占五成、炉底垫陶片、风门开二分之一”的技巧详细说了,还帮着隔壁宗门的丹师调了次火候,收获了不少好感。
忙到夕阳西下,凝露器己经装好了二十多个,整整齐齐地摆在药材架旁,竹筒在余晖下泛着浅黄的光。沈砚又检查了一遍,确认每个竹筒的小孔都对准了下面的陶碗,麻布也铺得平整,才和众人往帐篷走。
刚掀开帐篷门帘,就见一个穿着中立城服饰的弟子站在里面,手里拿着一张泛黄的纸。“沈丹师、苏长老,这是明天大会的流程,我给你们送过来。”弟子把纸递过来,又补充道,“对了,刚才烈火宗的秦昊去长老院报备,说他明天比试要用到三阶药材焚心草,还说要炼三阶的焚心丹,现在各大宗门都在议论,说他这次是奔着大会第一去的。”
沈砚接过流程,手指在“焚心草”三个字上顿了顿——焚心草他在残卷里见过记载,药性极烈,稍有不慎就会炸炉,而且炼出的焚心丹只适合火属性修士,通用性很差。秦昊选这药材,分明是想靠“三阶丹药”的名头压过所有人,逼其他宗门也用高阶药材,打乱节奏。
苏清凑过来看完流程,眉头皱得紧紧的,手指轻轻敲击着石桌:“秦昊这是故意的。三阶丹药在大会上很少见,裁判对三阶丹的要求也更严,他这么做,一是想炫耀实力,二是想逼我们自乱阵脚,跟风用高阶药材。”
林禾也慌了,攥着衣角小声说:“我们只有二阶的冰晶花和月华草,最多炼破厄丹和清灵丹,跟三阶的焚心丹比,会不会显得太弱了?裁判会不会更偏向高阶丹药啊?”
沈砚却没慌,他从怀里掏出陈老给的那本旧笔记,翻到中间一页,指着上面的字迹说:“你们看,陈老写过‘丹道比试,阶位非唯一标准,药性适配、用途广泛者,更得人心’。焚心丹虽阶位高,但药性烈,能用的人少;我们的破厄丹能解百毒,清灵丹能稳心神,不管什么属性的修士都能用,通用性强。而且秦昊急于求成用高阶药材,控火稍有不慎就会出问题,我们只要把二阶丹炼到最好,未必会输。”
苏清看着笔记上遒劲的字迹,又看了看沈砚坚定的眼神,紧绷的肩膀慢慢放松:“你说得对,我们不跟他比阶位,就比丹药品质和实用性。明天你就用冰晶花炼破厄丹,把我们的优势发挥出来。”
【你选决定主角命运!】A。明天比试也用冰晶花炼破厄丹,突出实用性B。临时找大会申请三阶药材,尝试炼高阶丹药——选A扣1,选B扣2!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