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260270(第4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晏菡茱心都化了,小心地接过来逗了一会儿,小家伙咯咯的笑声驱散了身体的不适。

“昨日钧钰匆匆回来又出去,瞧着面色凝重,可是外头有什么事?”苏氏关切地问,眉宇间带着母亲天然的忧色。

晏菡茱将孩子交还给奶娘,正色道:“回母亲,夫君提了一句,是潇湘阁那案子有了新进展,似乎牵扯不小,他急着去处理。想必很快就能水落石出了。”

“潇湘阁……”苏氏眉头微蹙,轻轻叹了口气,“这京城看着花团锦簇,底下不知多少暗流涌动。钧钰在外奔波,你多提醒他,务必小心,多带些得力的人手。”

“母亲放心,儿媳记下了。”晏菡茱郑重应道。

从荣禧堂出来,又去看了有孕在身的庶妹白露,叮嘱了一番,这才回到自己的听雪轩,准备处理堆积的府务。刚在铺着软垫的紫檀木圈椅上坐下,霜降便快步进来禀报。

“世子夫人,永昌伯府的锦书姑娘来了。”

晏菡茱微讶,放下刚拿起的账册:“锦书?这丫头怎么这个时辰过来了?快请进来。”对这个上次踏秋时结识的爽利侄女,她颇有好感。

不多时,霜降引着一个娉婷少女进来。正是晏锦书。她今日穿着一身鹅黄绣缠枝莲的锦缎褙子,衬得小脸莹白如玉,身段已初显少女的窈窕。她规规矩矩地行了个万福礼,动作流畅优雅,显然教养极好:“锦书给二姑姑请安。”

“快起来,自家人不必多礼。”晏菡茱起身,亲自扶起她,拉着她的手上下打量,越看越觉得这眉眼神韵与自己年少时有几分相似,不禁莞尔,“真是女大十八变,越发标致了。今儿怎么有空来看二姑姑?”

晏锦书从袖中取出一张洒金红帖,双手奉上,脸颊微红,带着少女特有的腼腆:“二姑姑,七日后是锦书的生辰。母亲说不欲大办,只请几家亲近的亲戚小聚。锦书想着,定要亲自来给二姑姑送帖子才显诚意。”她顿了顿,又道:“方才已经去过纪府给大姑姑送了帖子。大姑姑正在孝期,虽不能来,但锦书也需当面告知一声。”

“瞧我这记性!”晏菡茱一拍额头,接过帖子,嗔怪道,“竟把咱们锦书的大日子给忘了,该打!”她看着眼前亭亭玉立的少女,那份亲切感油然而生,“放心,二姑姑一定到!你母亲身子可好?大姑姑那边……气色如何?”她想起守寡在纪府的长姐晏芙蕖,心中不免挂念。

“劳二姑姑挂心,母亲安好。”晏锦书乖巧回答,“大姑姑气色瞧着比前些日子红润些,身子也显怀了。我娘前几日去看过,说胎相安稳,再过几月,二姑姑就能添个小外甥了。”

晏菡茱心头一松,脸上露出真切的笑意,“知道你大姑姑安好,我也放心了。既然来了,也别急着走,随我去给祖母和侯夫人请个安,她们见了你定然欢喜。”

晏锦书闻言,眼中亮起光彩,再次行了个礼,姿态优雅:“是,锦书谢过二姑姑,多谢二姑姑引荐。”

……

靖安侯府老夫人的寿安堂里,檀香袅袅,晏锦书规规矩矩行完礼,双手捧上一个墨绿色的锦盒。“给老夫人请安。这是孙媳娘家的侄女锦书,特意给您准备的松鹤抹额,愿您松柏长青,鹤寿延年。”

盒子打开,那抹额上松针苍劲,仙鹤羽翼分明,针脚细密,一看就花了心思。虽说不是晏锦书亲手绣的,但这份心意实打实送到了。

老夫人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了。她一生富贵,最喜小辈环绕膝前,但凡来请安的,从不让空手回去,何况今日这小姑娘还带了礼来?她当即朝身边的大丫鬟招手:“好孩子,有心了。快,把我匣子里那个粉翠项圈拿来!”

那项圈水头极好,粉嫩的翠色衬着细细的金链,正适合晏锦书这花朵般的年纪。老夫人亲自给她戴上,冰凉的翠玉贴着温热的颈项,晏锦书有些受宠若惊。

“好看!真俊!”老夫人拉着她的手细细端详,越看越觉得她眉眼间有几分晏菡茱的影子。自己统共一个儿子,膝下只有两个淘小子,做梦都想要个这样乖巧的孙女。此刻对着晏菡茱的侄女,那份对女儿的念想,便不由分说移了几分过来,只觉得这孩子怎么看怎么顺眼。

“多谢老夫人!”晏锦书感受到那份毫不作伪的慈爱,心头暖烘烘的。

晏菡茱在一旁抿嘴笑,见老夫人喜欢,便适时道:“母亲,我带锦书去给嫂嫂请个安。”

到了苏氏的正院,又是另一番热闹。晏锦书不仅给苏氏备了一对小巧玲珑、雕着缠枝莲纹的银护甲,还给苏氏怀里抱着的小叔子带了个五彩斑斓的竹骨风车。

“呼——”晏锦书对着风车轻轻一吹,那五彩的轮子便骨碌碌转了起来,发出细微的声响。小娃娃乌溜溜的大眼睛瞬间被吸引,一眨不眨地追着那旋转的色彩,小嘴微张着,发出“啊、啊”的声音,小胳膊更是努力地往前伸,肉乎乎的小手一抓一合,恨不得立刻把这新奇玩意儿攥在手心里。

“哎哟,这孩子喜欢的!”苏氏看着儿子那副憨态可掬的模样,心都要化了。她出身大家,嫁妆丰厚,库房里压箱底的首饰多到戴不完。晏菡茱进门后,她没少贴补这懂事的小姑子兼弟妹,可剩下的依旧不少。没女儿继承,她早盘算好了,就指着晏菡茱将来多生几个,好把那些宝贝传给孙辈。

此刻见晏锦书进退有度,还知道给小娃娃带玩意儿,苏氏更觉顺眼。她笑着让丫鬟取来一个精巧的发网,细银丝编织成网,上面缀满了米粒大小的莹润珍珠,最妙的是网边还垂着几个比绿豆还小的金铃铛,轻轻一动,便发出极细微清脆的叮铃声。“这个给锦书戴着玩儿,小姑娘家,鲜亮些好。”

晏锦书捧着那发网,眼睛亮晶晶的,爱不释手:“真好看!谢谢侯夫人!”

苏氏笑着拉她坐下:“锦书啊,平日在家都做些什么消遣?”

“回侯夫人,”晏锦书声音清脆,“我和妹妹跟着女夫子念书,学《论语》、《孟子》,也学弹琴、画画和下棋。我娘说,二姑姑身子骨这般康健,都是打小练武的功劳,所以也特意给我们请了位女镖师,教我们些拳脚功夫,强身健体。”

“练武?”苏氏眼睛一亮,颇为惊奇,“哎哟,这倒是少见!小姑娘家习武的,可不多!”

晏菡茱来了兴致:“哦?锦书练了多久?来,打两下给姑姑瞧瞧,姑姑还能指点你一二。”

晏锦书也不扭捏,大大方方地站起身,走到花厅中央的空地上。她深吸一口气,小脸一肃,摆开架势。虽然拳脚稚嫩,力道也弱,但一招一式倒也清晰分明,蹲马步时稳稳当当,出拳踢腿间也隐隐有了点章法。一套简单的入门拳法打完,她小脸微红,鼻尖沁出细汗,气息也有些不匀。

“还请姑姑评鉴。”她抱拳行礼,带着点小期待看向晏菡茱。

晏菡茱眼底带着赞许的笑意:“不错!架势是有了。每日这般练上两遍,强身健体足够了。不过记住,练拳前最好绕着院子慢跑几圈,把筋骨活动开,免得扭伤。”

“嗯!女夫子也是这么叮嘱我们的!”晏锦书用力点头,用手背擦了擦额角的汗。虽然累,但心里却踏实得很。想想几个月前,走几步路都要喘上几喘,如今能打完一套拳,这变化让她自己都欢喜。

苏氏看着她红扑扑、朝气蓬勃的小脸,越看越喜欢:“练得好!以后就像你二姑姑,又精神又利落,多好!”

晏锦书仰起头,看着晏菡茱,满眼都是小星星:“我娘常说,二姑姑就是因着习武,筋骨强健,心思才更清明,遇事也机敏。我也要好好学!”

侄女这毫不掩饰的崇拜,让晏菡茱心里十分受用,笑容更盛。

中午,老夫人和苏氏特意设了小宴款待晏锦书。席面精致,丝毫没有因她年纪小或是亲戚家的孩子而怠慢。饭后,晏菡茱又陪她说了会儿话。直到日头偏西,老夫人还特意吩咐,让府里得力的侍卫和管事嬷嬷亲自套了车,一路将晏锦书安安稳稳地送回了永昌伯府大门口,看着人进去了才折返。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