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1章(第1页)
第891章
众人各怀心思的时候,五位顾命大臣已经率先撩袍跪拜于地,齐齐拱手应是:“臣等领旨,臣等必竭股肱之力,忠君为国,以报天恩!”
众人忙收了心思,俯地叩首,齐声应和:“臣等必竭股肱之力,忠君为国,以报天恩。”
“好,好,好!”盛和帝欣慰点头,微微侧身看向一直站在他左手边的晚余,“皇后江氏贤良淑德,深明大义,于国于家,功不可没,日后既要主持后宫事宜,又要辅佐幼主临朝,辛苦操劳可想而知,当受百官敬拜。”
此言一出,殿内空气为之一凝。
沈长安与徐清盏率先整理衣冠,引领众臣向晚余大礼参拜。
“臣等拜见皇后娘娘!”
“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山呼海啸般的朝拜声在金銮殿响起,晚余站在丹陛之上,恍惚间仿佛听见了命运嘲弄的回响。
曾几何时,这母仪天下的尊荣是她最沉重的枷锁,旁人对她的每一次朝拜,都像是在提醒她,永远逃不出这座黄金牢笼。
而今,她又重新站在这里,接受所有人的跪拜,像一个越狱的逃犯,千里迢迢回来自首,心甘情愿地被关回了笼子里。
从这一刻起,她不再是西北善堂的余娘子,而是即将垂帘听政的皇后,将来还会是皇太后。
那道她拼尽全力挣脱的枷锁,终究又以另一种形式,重新落回了她肩上。
她垂眸看着匍匐在地,对她恭敬垂首的群臣,不知这恭敬之下,又藏着多少不甘与算计。
她转动目光,又看到沈长安坚定如山的身影,看到徐清盏眼中无声的支持,更看到身旁的佑安悄悄挺起了稚嫩的腰板。
原来,这就是命运给她安排的归处吗?
“众卿免礼平身!”
她展开双臂,宽大的明黄袍袖如画卷铺开,抬起的眼眸中是波澜不惊的威仪。
“储君年幼,国赖长君,本宫既受皇命,虽才德浅薄却不敢辞,愿与五位顾命大臣共扶社稷,直至幼主亲政。
惟望诸公恪尽职守,同心同德,以固国本,以安天下。”
话音落,殿中一片肃然。
随即,众臣齐声应答:"臣等谨遵娘娘懿旨!"
待殿中气氛稍缓,盛和帝又牵起梨月的手,声音也温和了几分:“这是朕的二公主梨月,因她自幼在嘉峪关长大,恰好她长姐的封号也是以嘉字开头,朕便封她为嘉峪公主,将甘州至嘉峪关的土地赐作她的封地,以弥补她这些年流落在外的委屈。”
殿中又起了一阵躁动,群臣面面相觑,神色各异。
甘州至嘉峪关,虽比不上江南鱼米之乡的富庶,却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更是连接中原与西域的战略要冲。
皇上将如此重要的疆土赐作公主封地,在本朝可谓前所未有。
不等众人提出异议,梨月已然落落大方的屈膝行礼:
“梨月谢父皇恩典,沈大将军曾在嘉峪关的城楼上告诉我和佑安,大邺的万里疆域将来要由我们来守护,等我长大了,我就回到那里去,替佑安,替大邺守着西境的大门,绝不让外族踏足半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