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第2页)
朱元璋望向天幕,若是能与明女郎沟通就好了,她看上去真的很好骗。
可惜,所谓的“系统”应该不会给他们这些皇帝这个机会。
朱标也在思考着同样的问题,若是和四弟真的走到了那一步。。。。。。
不,一定有其他解决困局的办法。
而朱棣本人,在听到明女郎说出“朱祐樘的出现是划时代的”这句话时,呼吸也猛地一窒。
他已经摸清了此女说话的习惯,就算她此时一副煞有介事的笑模样,也不一定就是准备夸人。
更何况“划时代”这词可褒可贬,就是不知这朱祐樘是极致的圣明还是极致的昏聩了。
都不是。
毕竟在明月的印象里,朱祐樘虽然离明君差了十万八千里,但也完全称不上是昏君,就普普通通一皇帝,最值得记忆的点就是他和张皇后的一夫一妻制了:“若是皇帝届没有朱祐樘,那么我们现在的古言小说里,所有一生一世一双人的皇帝都会受到更加猛烈的抨击。”
事实上,即便有这样一位划时代意义的帝后存在,写一夫一妻制帝后的写手们还是会被骂不尊重历史、不考虑现实。
让我们庆幸中国古代出了个则天大帝吧,不然现在所有写女帝文的都得被喷死。
可惜的是,咱们历史上没有以公主之身登基的女帝,因此写公主登基成女帝的写手就会饱受质疑。
“若是帝后届没有朱祐樘和张皇后,那么皇帝真爱的天花板也要降低到李世民和长孙皇后、朱元璋和马皇后的水准。没有说这两对帝后cp不好的意思,就是相较于朱祐樘和张皇后而言,他们还是差点意思。”
龙瞳凤颈,天下之主武顺,武士彟,杨……
“唯一能与朱祐樘张皇后相争的就只有九五cp了,毕竟李治给武曌分享了自己的权力,对于一个皇帝而言,称之为真爱也不过分,但有一说一,就算不提王皇后萧淑妃之流,废王立武之后,武则天也没有在后宫独宠,李治后来还笑纳了她的姐姐武顺呢。”
唐朝,利州,都督府。
应国公武士彟强忍住心头的惊愕,但一身冷汗已然浸湿了后背。
天幕出现的第三天,就言及了“武则天改唐为周”一事。
没有人会给自家的女孩起名叫则天,武士彟也一样,这听起来像是一个尊号。
若是陛下心狠一些,选择宁可错杀,不能放过,那他和两个女儿,甚至是两个儿子,都必死无疑。
毕竟这可是谋朝篡位的罪过。
太上皇对他恩重如山,他也知恩图报,为这大唐江山奉献了一生,到头来,竟要死于这样无厘头的事情吗?
武士彟虽然心有不甘,但若是陛下有旨,他也只能选择引颈受戮。
他静静地等待最后的宣判。
几日之后,武士彟接待了从长安城疾驰而来的上使。
陛下不仅没有赐死他,反而赐下了口谕宽慰他:
应国公是太原元谋功臣之一,你的忠心,陛下和太上皇都已尽数知晓了,武姓之人这么多,此事必不可能与你有关,你在任上尽可放宽心。。。。。。
武士彟叩首,感激涕零。
上使笑眯眯地看着他表演。
末了,上使含蓄地向武士彟表示:
皇后娘娘和您的夫人素有旧谊,听闻您的两位女儿柔嘉居质,婉嫕有仪,因此赐下了恩典,邀她们回长安城入宫一叙,舟车劳顿,还请两位千金尽早上路吧。
武士彟再拜,叩谢中宫,强作出喜悦情状。
“还请应国公将两位千金的生辰八字告知在下。”上使说完,又近身低声问道,“敢问两位千金如何称呼?”
“唤她们大娘、二娘便好。”见上使皱眉,武士彟呼吸一滞,意识到他问的不是这个,停顿了一下,才又答道,“长女名顺,幼女。。。。。。尚未取名。”
上使诧异地转头看了他一眼,据他所知,应国公的幼女虚岁已有五岁,身体康健,怎会没有取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