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190(第13页)
养猪场也扩建过,全新的养殖方法惠及附近几个村子,运行起来赚钱不多,但也不亏。
只要注意一点,没有猪瘟,养猪场也能挣一笔。
这几年海关越来越严,出海是很难的,谈轻只能托人找一些西域来的作物,在庄子都种上,也寻了不少农人,钻研怎么让农作物更高产,红薯和土豆已初见成效,土豆在刘县那边也已经大规模种植开来。
谈轻跟人说了几句,手底下的农人也作出了这个时代独有的化肥来,目前红薯和土豆不能代替小麦稻谷,但制成的粉条之类的在那边也慢慢流传开来,庄子上新农作物的收获在京中也会供给裴彦家的火锅店。
说来去年一整年里,推广得最快的要数辣椒,因为裴彦家的火锅店在京中流行开来,谈轻和裴彦都没有藏私,辣椒苗低价售出,甚至教人种,不怕他们抢火锅店生意。
还有便是玻璃厂,谈轻已经全都交给裴彦打理,过去一年多时间里,玻璃在裴彦家商行的珍宝楼卖了一波又一波,价格慢慢降下来,现在京中一些富足人家家中也能用上了,再过几年寻常百姓也能用上。
专门为了卖玻璃开一个珍宝楼不划算,裴彦嗅到商机,让人收了不少西域和其他国家来的东西放在楼里,那珍宝楼每日光是来观光的客人都不少,也给商行添了不少营收。
庆王府也很聪明,挣得多了,也会大出血给朝廷供上,免得朝廷看他们不顺眼给抄了。
而当年跟赵希声合作的糖果生意,这一年多也在南边卖得火热,更多新品种新口味的罐头和糖果上架铺子,白糖也普及到了民间。
每个季度赵希声会派人给谈轻送分红,有个上百两。
短短两年时间,桃山庄子附近几个村镇已是大变样,不能说完全脱贫,但在谈轻带头下修了一条大道,大家日子也舒服了不少。
听闻如今在左相手底下,又成了左相女婿的周景行时不时会派人回来给学堂捐一笔银子,让学堂的学子记着他这位小周先生。
裴折玉和谈轻就这么在庄子住下,白日里,裴折玉跟着谈轻爬山、酿桃花酒、做桃花酥,又或是下地看看新种的作物,兴头上来了还会自己那锄头翻地,压根不管朝堂。
隐王夫夫不能生育的消息,也在这段时间传遍了整个京师,但又被朝堂压着发落了好些人。
有一些是瑞王派去推波助澜的,有一些是梁王手下自作主张落井下石的,都不算无辜。
三月一到,谈轻的生辰也到了,两人依旧没有回京师,去了京郊的温泉庄子待了几天。
又过了几天,谈轻和裴折玉去了紫山观求签上香。
钟思衡已然离开,这次接待他们的人是宋瑜,不错,正是那个钦天监监正的徒弟宋瑜。
宋瑜算是钟思衡的人,他的亲人本也是凉州军户,入京后混入钦天监,得监正赏识成为他的弟子,是钟思衡埋在京中的暗桩。
这也难怪,当初原主在宫宴上落水,宋瑜会下水救他,而谈轻穿来后又对他态度极好。
这是钟思衡托他暗中照拂。
两年前皇帝下旨让陆锦出家为晋国祈福,负责三天两头去看管陆锦的人就是他,他这次忙中抽空出京,是帮钟思衡递信来的。
裴折玉失宠的事连钟思衡都知道了,倒也并未责怪他无能,而是让他等,等待时机再来。
在庄子闲着的时候,谈轻也不全看着田地和养猪场,偶尔会在他新开辟的书房里琢磨什么,还找了庄子上会木工的庄户学了一手,而裴折玉闲下来,则喜欢安静地画画。
直到三月中,皇帝派来总管太监张来喜的徒弟到庄子上来,说是想裴折玉,让他们回京。
裴折玉推辞了,说自己纵情山水,希望能作出自己满意的画作,过段时间一定回去告罪。
看那小太监为难的样子,谈轻忍着笑让福生给他安排住处,毕竟天都黑了,总不能连夜把人赶回去,好歹人家是皇帝派来的。
第二天将小太监送走后,老国公在京中也给他们传了信。原来是这几天有人上奏章要皇帝立太子,不少人举荐瑞王,皇帝急了,就想着把裴折玉请回去,谁知裴折玉不肯?
古往今来,多少人挤破脑袋想要争皇位,裴璋给了裴折玉这个机会,没想到裴折玉自己要退出,裴璋当时是一肚子火气,骂裴折玉不识抬举,不过是给他安排个侧妃而已!
不过一枚棋子,竟敢忤逆,那就让他尝尝不听话的下场,能给他的,裴璋也能收回去。
本以为裴折玉绝对舍不下权势,裴璋便想晾他一晾,谁知道裴折玉这回是跟他来真的,说退出就退出,到底还是裴璋先沉不住气。
裴璋又没明说让裴折玉回朝堂,裴折玉还没这么上赶着,老国公也是让他先慎重考虑。
裴折玉打算再等等。
其实裴折玉决定跟裴璋赌这一手,谈轻最初还是挺忧心的,这些天是越闲越紧张,小太监来庄子找他们,谈轻还是不能放松,直到裴璋再派人来,他心头大石才落下来。
裴折玉赌赢了。
天知道他之前有多怕裴折玉赌输了,怕裴璋会发疯。
这一回,裴璋是派人来宣旨,召裴折玉回朝中做事,谈轻看着裴折玉接了圣旨才放心了。
让传旨太监下去休息,裴折玉回眸看向谈轻,丹凤眼里含着温柔笑意,“这下能安心了?”
谈轻欣慰合掌,“我就说嘛,上次我去紫山观求签,求的是上上签,我们这次一定很顺利!”
裴折玉弯唇一笑,神色却凝重下来,伸手握紧谈轻的手,叹道:“出来这么久,也该回京了。争到现在,也差不多该有个结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