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第2页)
然而,他并未因此掉以轻心。
赵阔这只历经风雨、狡猾成精的老狐狸,绝不会如此轻易就范,引颈就戮。
“安国公府近日可有异动?”
谢知白翻阅着最新送达的密报,头也未抬,声音平静地问向如同影子般立在烛火阴影处的萧寒声。
萧寒声的声音较往日更沉凝几分,却依旧稳定如磐石:
“表面无异动,府内戒备森严,巡逻班次加密,如铁桶一般,难以渗透。但安插在府外暗桩回报,其长子赵元朗于三日前凌晨,伪装成商队伙计,已秘密离京,去向不明,我们的人跟丢了。同时,安国公最为信赖的一位心腹幕僚,近日以来频繁出入……城西的大报恩寺。”
“大报恩寺?”
谢知白指尖的动作几不可察地一顿,抬起眼,眸中闪过一丝冰冷的锐光,
“那是先帝在位时亲自钦封的皇家寺院,香火鼎盛,现任住持慧明大师佛法高深,德高望重,深受士林敬重,且……与现任都察院左都御史王大人是多年的方外至交,时常一起品茗论禅。”
王御史正是清流之中另一重要标杆人物,虽不及周子瑜那般刚烈激越,却同样以清廉耿直、老成持重著称,在朝中拥有不可小觑的影响力。
谢知白立刻嗅到了其中不同寻常的危险气息。
赵阔在这个敏感时刻,让心腹幕僚去频繁接触与王御史私交甚笃的慧明大师,绝非仅仅为了拜佛求经、寻求心灵慰藉那么简单。
这极有可能是想通过佛门这一相对超脱、不易惹人怀疑的清净之地,向王御史乃至整个清流集团传递某种关键信息,或是……暗中求助,试图扭转乾坤?
“加派人手,盯紧大报恩寺的一草一木,”
谢知白冷声下令,眼神幽深,
“尤其是慧明与王御史之间的任何接触,哪怕是一次看似偶然的擦肩而过,一句无关痛痒的寒暄,都要给本王详细记录下来,一字不漏。赵阔想垂死挣扎,我就要让他彻底绝望,永无翻身之日。”
然而,谢知白终究还是低估了赵阔这只老狐狸在绝境下的反扑之力与行事之狠辣程度。
赵阔并未愚蠢到直接针对深居简出、守卫森严的谢知白本人,而是极其狡猾地将矛头精准地对准了掀起这场滔天风波的源头——那些“揭露”他罪证的“证据”本身,以及……已然赴死的周子瑜身上。
三日后,一份据称是周子瑜“临终前”幡然醒悟、冒着巨大风险托心腹带出的“血书遗奏”的隐秘抄本,悄然在部分清流官员的小圈子中流传开来。
遗奏中的字迹模仿得极为相似,内容更是字字诛心:
周子瑜并未指证安国公,反而痛心疾首地陈述自己因急于求成、立功心切,不幸误信奸人精心提供的“伪证”,险些构陷恩师,犯下滔天大错,深感愧疚悔恨,无颜面对陛下与朝堂同仁,唯有一死以谢天下。